知行合一 实现德育实效——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知行合一 实现德育实效——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

温秀娣

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 广东  中山  528400

德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在实践中,要注意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质量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其与其他各育融通起来,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式的贯穿渗透,让劳动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中无处不在。

课改后,不管是道法课程还是劳动课程,教材中强化了以儿童为主体,融入核心价值,加强法治意识,渗透传统文化。这样的变化,也告诉我们授课者必须适应变化,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实现课堂的实效性,单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显然是不足够的,而且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果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外。基于这个想法,我不断探索:如何实现知行合一,课内外联动,从而达到德育的实效性。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并于感受体验。因此,我把劳动课程融合在道法课中,以《试种一粒籽》这个教学内容为例,谈谈我在探索过程中的做法和感受。

《试种一粒籽》这一课的教学任务重点是:通过学习、种植、整合单元内容,以点及面,尝试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情。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尝试,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做事中学做人。在本课的课堂教学时,我采取与劳动教育课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明白劳动过程中的艰辛,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学会尊重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爱护花草树木。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课前我通过播放植物生长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一颗小小的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由破土而出,到长出嫩叶,最后开花、结果。通过视角直观感受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悟种子神奇及生命的神秘。

与此同时,我还邀请到科学老师一起参与我的课堂教学,为孩子们补充讲解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科学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逐渐懂得了原来我们常常吃到的许多食物原来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花生米、玉米、芝麻、马铃薯等等。在课堂上教会给孩子的是理论知识,通过课堂能让孩子们慢慢积累到一定的种植知识。当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种植知识后,我再让孩子们作出交流,共同商讨并挑选出我们准备用来进行试验的植物种子,最后大家一致确定种植种子为西红柿。西红柿既可以说是一种水果,也可说是蔬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而且是许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吃的食物。因此选择这种有代表性且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植物,使得开展活动时他们会更感兴趣,更乐于动手尝试。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接着我们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我们利用学校的“本源小农场”作为我们的种植实验基地。首先进行分组:以2人为一小组。接着在校工周姨的帮助下给土地松土,并在土地里洒基础肥,为播种作准备。这些环节看起来简单,但当要自己动手做的时候,孩子们就明显地感到吃力。而且光这简单的松土,孩子们也在不断地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泥土翻一遍啊?直接播种不是更简单吗?种子还没播撒下去为什么就要就提前施肥?这样的问题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身体力行,亲临劳动实践基地体验种植的全过程,由于这些知识是在孩子们在劳动中实践所获,今后将记得更加牢固。播种环节结束后,我向学生了解:这次种菜有什么感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学生说:我开始很兴奋,很希望拿到翻地的铲子,但当我开始翻地时,发现需要用很大的力气,翻了一下我就累得不想再动这翻地的铲子了。没有拿到铲子的孩子就负责拔草。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我一直认为拔草是很件挺容易的事情。一开始抓住草的叶子用力拔,结果一下子就拔断了。后来,老师教会我要贴着草根拔,我用手紧贴着那棵草底下的土,把草的底部紧紧捏住,使劲往止拔,终于连根都拔起来了,但是感觉手火辣辣的痛。更多的学生都是同样的感受:很有趣,但又太累了。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亲身劳动实践,更能感受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来自内心的厉行节约必将很快落到实处。

 让同学自己明白播种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呵护,除草,等待,浇水,施肥等环节,才会有最后的收获。而且让他们明白农民伯伯能种好地,不单单只要力气,还需要有种植相关的知识,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思索并改进更佳的方法,才能把庄稼种得更好。

当种子长出小苗了,孩子们十分兴奋,只要经过小农场就会围在一起讨论自己种下的小苗。于是,接着的两个多月是这样安排的:分组负责浇水、除草、施肥。由于贯穿的时间比较长,我们会每一到两周组织全班去参观,孩子们带上尺子测量高度,观察开花结果情况,果子由青变黄、变红的过程。

种子的成长变化过程,收获的不仅仅是种子发芽的喜悦,也收获了如何种植的知识,动动手,动动脑,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除了试种一粒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自觉尝试去做更多事情的习惯。重要的是要敢于尝试,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通过种植日记,让学生自己分析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明白种植时我们需要耐心等待;要找到种植的方法;缺乏水分的滋养种子会失去生命力,需要细心呵护。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最后,我们利用自己劳动的果实上了一节分享课。这次的西红柿有两个品种:水果类的(黄色)、蔬菜类的(红色)。分享课我们继续请来科学老师,用我们现摘的果实进行科学实验。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种子的奇妙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力量。这样的课程,以“做”为主,体现了“做中学”,重点关注的是做的过程,做是一个积累全面经验的过程,错不仅长知识,更是自己对世界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当我们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学习过程终生受益。

劳动教育,现在已单独成为一门学科,它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的。孩子们在做中学,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了对世界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并且这种理解是更加深刻、更不容易被遗忘的。种植植物如同育人,它不是一撮而就,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培养。让学生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活动,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实践,通过与自然和生活的对话,提升自己的品德,获得成长。

《试种一粒籽》这个课程的内容虽然只有两个课时,但实际上它贯穿了整个学期的育人教育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去经历、去感受、去发现生命的神奇和不可思议,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更加容易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