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建设项目中过程监督的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内部审计在建设项目中过程监督的现状与对策

杨帆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1

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程审计应当实现从传统审计向过程管理审计的延伸,将事后审计变为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做到关口前移、找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规范工程建设行为。但实际工作中如何规范和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如何更好地介入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内部审计过程监督的现状及成效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应当按照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对工程项目的过程介入和过程监督的审计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审计监督向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的方式转变,及时发现风险点,及时提醒整改,较好地弥补了事后审计难以整改的不足。

二、存在的难点与不足

(一)内部审计角色定位不够明晰。

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方,内部跟踪审计人员在建设过程中与外部审计的角色定位不完全一致。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审计目的、审计方法、重点关注事项有所差异,外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利用的审计资源更多更广,审计水平较高。而内部审计立足于单位内部监督,如何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如何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成为摆在内部审计人员面前的难点。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均提出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参考省内国企内部审计情况,目前大部分为事后审计。但在开展工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不能参与决策事项,缺乏了审计的客观独立性;又不能置身事外,将跟踪审计工作等同于传统的事后审计,有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难以取得良好的审计成效。因此,审计工作如何准确定位需要进一步落实解决。

(二)审计监督介入方式不够明确。

目前,内部审计介入项目实施过程监督仍处在探索阶段,对跟踪审计工作需要确定在什么时间节点介入,在不同的关键控制节点关注什么内容还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索审计模式。

(三)内部审计事项重点不突出。

内部审计监督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当有重点、有抓手。如果该重点审计的重要事项没能的到重点审计,一般的审计风险较低的项目事项却花费较多时间,这样势必分散了审计人员精力,降低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如何恰当确定审计重点、合理分配审计时间,成为审计急待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三、如何更好的介入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监督

(一)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和介入时机。

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必须明确工作目标,合理定位。

一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内部跟踪审计工作须围绕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重要目标开展,通过开展内部监督,有效开展审计,助力建设项目以批准范围内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范围内,完成符合各项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

二是明确自身职责定位。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要求,内部审计应保持独立性,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工作。内部审计应当具备监督、评价、建议的职能。内审部门应重点检查建设项目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是否规范,监督建设项目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是否存在明确的责任主体,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相关单位是否切实履行职责,提出风险点,给出合理的建议。参与有关会议,不作为决策者直接参与建设项目管理。

三是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介入的时机。跟踪审计工作应当与工程建设进展同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提醒。一般事项审计人员可用口头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或人员发表审计建议,以增加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有倾向性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应向相关部门出具正式的审计文书,包括审计建议书、审计提醒函等,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反馈情况,切实发挥审计的审、帮、促作用。

(二)有重点、有步骤的介入项目实施中开展跟踪审计。

在项目跟踪过程中,如果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介入事项不明确,会造成审计重点不突出,盲目参与,形成审计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应当选择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影响较大的事项,事后整改难度较大的内容,以及国家审计关注的重点,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关注事项。具体包括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结算环节等过程,介入设置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招投标过程。重点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存在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招标程序是否合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是否由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并确认,招标文件有无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评审现场评标专家是否遵守各项纪录要求,投标文件是否有雷同等围标串标行为。

合同签订过程。重点审查:是否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合同主要条款与招标文件约定是否一致,预付款、进度款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明确、具体。

建设资金支付过程。重点审查:付款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审批,是否属于本项目的支出范围、是否符合概算,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付款。

工程建设过程。重点审查: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批程序是否合规、是否经有关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签字审批,索赔申报与审批程序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和内控制度履行,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检测记录等是否齐全,施工及监理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履约到位,是否按照进度计划实施。

(三)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既是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办法。内审人员要与时俱进,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完善自身建设。

一是提升大局意识和宏观分析能力。作为内部审计人员,不仅会查出问题,更应该站在项目建设的角度综合进行判断,不仅关注事项的合规性,还要推动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当的建议或尽可能的降低风险。

二是更新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断的更新,审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紧跟新政策、新要求,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不仅仅是懂审计原理,也应当熟悉业务;不仅仅是学习书本审计理论知识,也应当走出去学习新的内部审计经验;不仅仅是坐下来看资料,也应当走进施工现场,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使审计工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四)全方位加强审计力量。

一是增强单位内部审计力量。审计人员一方面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当好学习员、宣传员,学会沟通,完善制度,制定审计内容和重点清单,争取在单位内部形成人人理解审计、人人都懂审计、人人都能审计的局面,为建设项目构筑防护网。同时,内部审计应当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共同形成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即第一道防线是业务实施部门的管理及风险控制,第二道防线是法务的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第三道防线是纪检和内审的监督评价。

二是借鉴外部审计力量。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审计覆盖面会越来越广,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的方式,或借助审计中介库的力量参与审计工作,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