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平衡功能,步行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平衡功能,步行能力的影响

张靖

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肿瘤疼痛科  650000

【摘要】 目的 探究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可改善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改善腰背肌功能恢复效果。

【关键词】强化训练;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re muscle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rain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after surger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balance function and walking 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30 cases each by random draw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ain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re muscle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rain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interven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tensive training of core muscle stability after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can improve patients' balance and walk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recovery effect of lumbar and back muscles.

【 Key words 】 intensive training; Compression fracture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 Application effect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特别是对脊柱健康的关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发病率高和容易造成残疾的特点,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健康问题。如何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各大医院和康复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1】。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之一,这类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注意到骨折影响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等方面的恢复。核心区肌群是人体平衡的关键部位,针对性的稳定性强化训练对于这些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3.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7-70岁,平均(47.2±3.7)岁。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包括下肢训练、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步行能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干预。(1)稳定性强化训练的准备:在开始稳定性强化训练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确定其身体状况和康复能力。其次,在选择稳定性强化训练的具体方法时,首先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康复阶段,避免过于强烈或不适合的训练,防止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2) 稳定性强化训练的具体方法:①平衡球训练:平衡球训练是常见的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方法之一。训练时,患者要站在平衡球上进行平衡练习,同时进行手臂舞蹈或躯干扭转等动作。这种训练可以锻炼核心区肌群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对恢复患者平衡能力有很大帮助【2】。②稳定板训练:稳定板训练是另一种常用的稳定性强化训练方法。训练时,患者站在稳定板上,通过调整身体的平衡来锻炼核心区肌群的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③立式平衡训练:立式平衡训练是针对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的一种稳定性强化训练方法。该训练要求患者先将重心放在一只脚上,然后慢慢将另一只脚提起,通过调整身体的平衡直至完成整个动作。这种训练可以有效锻炼患者的核心区肌群协调性和稳定性,促进其康复。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使用 步态分析仪对患者的步态参数进行测量, 记录跨步长、步频分钟内的步数。(2)平衡检测仪对患者的静态平衡参数进行测量,分别于睁眼和闭眼状态下测量并记录轨迹长。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步态参数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步态参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干预前后步态参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跨步长(m)

步频(步/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0

0.46±0.16

0.57±0.15

0.86±0.23

1.07±0.25

对照组

30

0.43±0.14

0.49±0.12

0.87±0.22

0.91±0.21

t

0.772

2.2814

0.172

2.684

P

0.442

0.026

0.864

0.009

2.2 两组患者平衡参数比较

观察组平衡参数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平衡参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睁眼轨迹长(mm)

闭眼轨迹长(mm)

观察组

30

1126.55±310.11

1860.61±298.55

对照组

30

1259.34±302.12

2102.11±365.13

t

2.323

2.667

P

0.023

0.009

3 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3】。近年来,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在康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是一种针对腹部、腰背、臀部等核心区肌群的训练方法,通过增强这些肌群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姿势控制和运动效率。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的应用效果已被证实【4】。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可以对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一项研究表明,在腰椎骨折术后康复阶段,进行6周的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步态稳定性和步态速度。

综上,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适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浩.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对比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1):146-149.

[2]黄跃华,董冬.单侧入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6):1417-1420.

[3]万里甫,王海峰.单侧与双侧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颈腰痛杂志,2018,39(04):451-454.

[4]薛威.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0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