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梁华芬

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后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改革工作中的一种理论。初中科学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理论是新时期下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尝试。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同学生学习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科学常识,并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要通过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改善初中科学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了解创设情境,活化教材,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教学概念。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科学课;应用

科学课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中科学课的教学意义一直是致力于对科学、自然的了解。然而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这同科学课格物致知的教学意义是相背离的。为此,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科学课教学内容同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我国科学课的由来已久,从西汉时期提出格物致知思想开始,科学课的教学目的即是了解探究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并寻找结果。这决定了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同社会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而要改革传统科学课程中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的提出,说明了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科学课的要求更为严格。如何将相对抽象的科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又不会引起学生的突兀感,需要对生活化教学中的教学思想进行准确把握。在课程知识上,即是整合和构建知识、生活、教学三者之间的联系。不仅仅要做到课堂知识同社会生活相联系,还要跳到其背面,让生活自然联系到科学知识。

  案例1: 关于“力臂”概念的教学。

    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先来玩一个推门游戏吧。

  (推门游戏:请一比较弱小的女生和一强壮些的男生进行推门PK,男生负责在门外推开门,女生负责在门内关门。第一次是两人分别按在外门框上用力,结果男生很轻易推开了门,第二次女生仍按在外门框上,而男生则按在内门框上,同时用力,结果却是女生轻易关上了门。)

问:在推门游戏中门在两个同学力的作用下可以绕门轴转动起来,所以门可以当做杠杆,那这个杠杆的支点在哪里?

生:门轴上。

问:很好。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你能总结出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第一次说明与力的大小有关,力越大,转动越明显。第二次说明与作用点的位置有关,离门轴越远,转动越明显。

问:你的意思是与力的作用点到门轴上的支点的距离有关吗?

生:对,力的作用点离支点越远,转动的效果越明显。

问:那如果力的大小一样,而力的作用点离支点的距离不一样的话,是不是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呢?

生:是的!

问:大家觉得呢?

生:是!

师: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展示介绍自制教具)

师演示:在右边和作用点1处都挂上2个相同的钩码,放手后木板能够保持水平平衡状态,现在右边不动,左边移到作用点2时放手,木板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问:如果我把作用点移到3处,你们猜木板能不能保持水平平衡呢?

生:不能!

(师放手后,木板保持水平平衡)

问:移到4呢?

生:4肯定不能!

(师放手后,木板仍保持水平平衡)

问:说明什么?

生:我们刚才的结论有错,原来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同,效果也可以一样。

问:作用点1、3、4离支点的距离不同,但是它们产生的转动效果却相同,我们找一找它们与支点O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同关系?

学生讨论后得出:作用在这三点上的力的作用线重合,支点O到这个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相同。

师:支点O到这个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我们就把它称为力臂。

这部分力臂的教学,我采用了问题探讨带动新知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产生问题并带着一个个问题去观察实验或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分析,打破原有的错误认识,即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成力臂,帮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力臂概念。

科学知识同实际之间的关联性要较其他课程强,这既是科学课开展教学的优势之处,也成为束缚教师改革教学思想的一个枷锁。科学课教师局限于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逻辑思维中,反而不能够将科学课程生活化的工作开展到位。

二、教学手段生活化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所以,生活化教学理念还是需要同科学课的实际课堂教学相关联才能发挥其作用。

科学课程是对自然社会的一种研究,初中科学课程虽然涉及尚浅,但却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物理、生物甚至的地理课程的基础所在。为此,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把生活中学生能见到的和不能见到的东西都尽量搬上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2:科学入门第一课《科学并不神秘》的教学中,我们引入大量的图片,如美丽的含羞草、珍贵的间蜂猴、绚丽的烟花、壮观的火山岛等,再利用视频展示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等让学生感知周围存在着的无数奇妙的现象,既能让学生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又可以教导学生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和直观印象,更是让学生拓宽自身的视野,对大自然怀抱应有的敬畏。只有摆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才能够正确的掌握并运用知识。

三、教学语言和气氛生活化

对于初中科学课的课堂教学,科学课教师需要在语言上进行组织,在加强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之余,还需要在教学语言上进行生活化的转变,增加更多的与学生沟通和互动的语言和交流时间,减少教师独自讲解的时间,减少与学生之间提问形式的沟通。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气息,放松学生的心情,实现快乐教学的作用,当然要在保持课堂严肃性的基础上。初中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育的阶段,过于开放性的课堂教育,以学生出发,其自身还不具备相应的自控力,为此科学课教师需要掌握课堂的主动性,也可以通过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解决课堂失控的隐患问题。

四、教学习题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此,对于科学课的课后习题,也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做习题,可以加强对于知识的认识和记忆,同时也锻炼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当然,为了减少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产生枯燥感,进一步增加习题当中的生活关联性同样重要。通过传统题型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的教学结果,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改革科学习题的类型。

总  结:

初中科学课程是帮助初中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良好途径,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化学课程、物理课程和生物课程的良好基础,同时对社会生活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科学课程的学习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行程中的初中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如何将生活化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不仅仅需要在理论和经验上的逐步丰满,更需要科学教师严格要求自身,抱有积极的教学态度。

【参考文献

[1]  于伟. 初中科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的策略探索[J]. 浙江现代教育技术, 2008,(01) .

[2]  藏炳良. 浅谈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有效性的策略[J]. 浙江教育技术, 2010,(02) .

[3]  李明娟.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科学教学[J]. 浙江教育技术, 2010,(01) .

[4]  李团卫. 浅议初中科学中考复习方法[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

[5]  谭旭环. 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