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回归和转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新时代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回归和转向

王守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摘要: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校内勤工助学不可避免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正视这些困境,理性客观分析产生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困境的新思路和新突破。解决新时代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困境的关键在于资助模式的转变,由经济资助型转向多方服务型,劳动资助转向为引领、服务育人,回归育人本位。

关键词:勤工助学;资助育人

一 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专章论述、一体部署,更加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报告强调“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言约旨远,对新时期的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内勤工助学的困境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高校教育面临的社会形势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表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复杂,体现在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开展中,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的困境。第一,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引发的困境,互联网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催生了很多的新型自由职业,如代购、微商、直播播主等等,这些新型职业的出现,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了比以往更多的职业选择,这种职业选择不仅体现在毕业后的长期职业规划,也表现在校内大学生活的兼职工作选择;第二,勤工助学参与主体自身出现的困境,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为“00”后一代,思想更加活跃,性格更加张扬,选择更多多元,同时也意味着价值观的迷茫,职业选择的不定。另一个主体,学校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校内勤助岗位资源的不均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等等,都给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开展造成了现实中开展的困难。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增强,各个高校总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呈现绝对数量逐年减少的现象,对勤工助学资助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体数量减少,并不是意味着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变得不那么重要,相反会促使勤工助学工作由大水漫灌式粗放管理逐渐要转变成精细化管理,质量要求更高,针对性更强。而现状是,目前的校内勤工助学模式还没有完成这一转变。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供给不平衡,对勤助岗位资源挖掘、设置提出新要求。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导致表面上勤工助学岗位的需求减少,但是这种减少是一种整体上的,并不是平均体现在在各个岗位的需求上。例如,一些重复性工作较强、程序化较枯燥的岗位需求明显减少,但是一些能够确实提高学生求职能力和水平的岗位需求却在增加,但往往这些岗位数量设置不多,导致竞争加剧或者一部分学生主动放弃。目前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均在设置不合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较为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勤工助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学生参与校内勤工助学积极性不高,获得感不强。这是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中面临的非常大的问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热情不够、参与意愿不够强烈将直接影响勤工助学整体工作的高效开展。综合分析整体学生参与校内勤工助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1 相对来说,校外的兼职机会更多,经济报酬也更多。客观现实得讲,随着新冠疫情走入“乙类乙管”时代,校外各种兼职机会重新回到在校大学生视野之中,相比较于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校外兼职的经济回报相对更高,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尤其家庭经济困难生参与校内勤工助学的积极性。

2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限,可选择性有限。一般而言,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主要固定集中于几个部门几类岗位,供同学们可选择余地不多,缺乏吸引力。

3 总体而言,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工科类高校校比文科类高校所修课程要多,工科类院系比文科类院系所修课程要多,这样就导致工科类高校或工科类院系在校学生的课余时间要少,本身要完成学业和学分就已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很难再抽出多余时间进行勤工助学。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也成为他们参与校内勤工助学积极性不高的现实难题。

对策研究

校内勤工助学运行模式的转变,是解决上述困境的关键,由经济资助型转向服务引领型,回归其固有的育人功能。在勤工助学工作开展中,培养学生提高基于所学专业的职业能力,指导学生树立基于自身实际的职业理想,这是校内勤工助学无可替代的天然优势。只有完成运行模式的转变,才能扬长避短,回归育人本位。

基于勤工助学岗位大数据调研和分析,正视广大有勤工助学需求学生的要求和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岗位资源挖掘和整合。一是优先挖掘符合和开发广大学生迫切需要的岗位;二是减少操作性较差、重复性较强、枯燥程度较高的岗位;三是开拓符合当下互联网新型职业样式的岗位,深化岗位供需改革,优化岗位资源配置,保证有意愿的同学有岗可选,有岗能选。

结合具体高校所在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背景,增强校内勤工助学宣传引导。增强在校大学生的校内身份认同,进行具体岗位招聘时,可以根据岗位具体特点,加大优势宣传,比如校内勤工助学时间成本较小、融入校园生活更快、认识优秀同学机会更多等,增强对校内勤工助学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归属。

结合“三全育人”的整体要求,全校“立德树人”工作一盘棋。在各学院各专业制定培养计划时,以及在课堂、课程育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课余时间,为资助育人预留充足空间。课程育人与资助育人同样重要,二者应该是合力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但是一旦前期没有充分沟通协调,就会导致学生在两者之间疲于应付,两者效果都将减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育人的各个环节前期沟通协调、中期统筹安排、后期集中实施,一旦某个环节脱节都将实际影响“三全育人”的整体实施效果。校内勤工助学工作是高校三全育人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与育人整体工作协调一致,同时也需要其他各部分通力配合。

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需求,调整校内勤工助学学生的回报方式。一是提高经济补贴金额,减少与校外兼职的收入差距,从而提高校内勤工助学的经济吸引力;二是回归校内勤工助学的育人本位,更加关注勤助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理想的引领。在勤工助学工作开展中,开展“职业能力训练营”,指导学生简历制作技巧、面试技巧等,增设“勤工助学十大自强之星”等类似荣誉,纳入评奖评优体系。校内勤工助学的天然优势在于其育人属性,而并不仅仅在于其经济资助功能,所以面对校外各种高收入的兼职的冲击,更应该清醒地回归育人本位,转向学生的服务和引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四 小结

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校内勤工助学不可避免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正视这些困境,理性客观分析,合理应对挑战,从中寻找资助育人的新突破口。资助育人的整体思路是回归和转向,由劳动经济资助转变为引领、服务型育人,回归其育人本位,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只有真正地坚持回归育人本位,转向学生的引领和服务,才能使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不论面对何种挑战和困境,都能一直良性开展下去,服务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徐玥.高校勤工助学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9(5):80-82.

[2]陈映余,赵倩.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初探[J].大众标准化,2020(9):73-74+76.

[3]王金蕊.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方法与育人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19(6):93-95.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 年 修 订)》的通知[EB/OL]. (2018-08-24)[2021-05-02]

[5]张雅利.大学生勤工俭学管理的研究———以云南省本科院校为例[J].知识经济,2020(16):28-29.

课题来源:2023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资助育人专项课题《转向服务和发展——新时代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困境及其对策初探》,课题编号ZZ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