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学旅游的非遗手工技艺活态传承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基于研学旅游的非遗手工技艺活态传承机制研究

骆丹丹 ,张梦园

商丘工学院  邮编:476000

摘要: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非遗手技艺日益受到重视,但在传承方面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将研学旅行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有利于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研学旅游”与“非遗手工技艺”的关联分析,构建非遗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路径,为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研学旅游非遗手工技艺活态传承传统文化

引言

在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保护、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

1.非遗手工技艺和研学旅游融合的价值与意义

1.1.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一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非遗手工技艺和研学旅游融合作为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手工技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和理解,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热爱传统文化。

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新思维的能力。非遗手工技艺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将非遗手工技艺与研学旅游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自感受到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是促进地方文化保护和发展,推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非遗手工技艺和研学旅游融合可以向学生展示非遗手工技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地方文化保护和发展,推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

1.2.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1.2.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研学旅游是一个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非遗手工技艺和研学旅游融合可以提高地方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非遗手工技艺传承者和从业者可以在研学旅游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技艺和产品,增加非遗手工艺品的销售渠道和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2.2.推动非遗手工技艺市场化和产业化

非遗手工技艺和研学旅游融合可以将非遗手工技艺制品纳入旅游产品中进行销售,进一步推动非遗手工技艺市场化和产业化。此外可以促进非遗手工技艺与服装、家居、礼品等行业融合,扩大非遗手工技艺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

2.非遗手工技艺传承的现状

2.1.传承人老龄化和人才流失

一方面,由于非遗手工技艺对技艺的要求较高,只有长时间反复练习和刻苦磨炼方能达到精湛的水平,而随着诸多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年龄逐渐增大,身体和精力无法继续从事这项工作,使得非遗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同时,现代社会变革、城市化、市场化等的冲击也使得非遗手工技艺传承面临着难题。另一方面,许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有前景、收入高的职业,而非遗手工技艺则被视为一种较为传统的职业,因此缺乏吸引力。再加上社会中电子游戏、社交网络等的诱惑,很多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缺乏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的意愿,这进一步加大了非遗手工技艺传承的困难。

2.2.数字化和机械化快速发展造成影响

与现代化的机械化生产形式相比,传统手工艺品在产品价格、生产速度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此外,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很多生产和销售环节发生了变化,也提高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手工艺品制造的门槛和技术要求,在线购物、电商平台等数字化渠道迅速崛起,这让传统手工艺品行业需要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

3.基于研学旅游的非遗手工技艺活态传承路径

3.1.开展非遗手工技艺体验活动

设计和规划多样化的非遗手工技艺体验项目,例如陶瓷、木雕、剪纸、铁画等手工艺品制作,提供必要的场地、工具和材料,并指导游客进行非遗手工技艺制作,让游客亲身感受并了解非遗手工技艺的魅力在体验活动现场设置摊位,展示、销售非遗手工艺产品,提高非遗手工艺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2.弘扬非遗手工技艺文化产品

将非遗手工技艺与旅游消费结合起来,推动非遗手工技艺的商业化运作,这也有助于提升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非遗手工艺文化产品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设计具有当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非遗手工艺品、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要确保非遗手工艺品的品质和原创性,提升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非遗手工技艺可持续发展。

3.3.将非遗手工技艺纳入研学旅游课程

将非遗手工技艺纳入研学旅游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体验非遗手工技艺的传统工艺、历史文化背景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非遗手工技艺课程内容和形式,如制作剪纸、铁画、陶器等。

3.4.建立非遗手工技艺教育基地

建立非遗手工技艺教育基地,将其作为非遗手工技艺展示、传承和推广的场所和平台

招募专业人才,包括招募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专家、非遗手工技艺教师等开设相应的课程和讲座,并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在非遗手工技艺教育基地设立展览区域和工作室,让参观者深入了解非遗手工技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3.5.加强协作推进非遗手工技艺的产业化、市场化

加强非遗手工技艺传承者和从业者与研学旅游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推动非遗手工技艺产业化和市场化,有助于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例如,某些非遗手工技艺产业园区可以与研学旅游机构合作,开展非遗手工技艺培训、推广等活动,同时将非遗手工艺品纳入研学旅游产品中,以促进非遗手工技艺传承者和从业者的人才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同时为非遗手工技艺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非遗手工技艺与研学旅游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推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和创新,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为学生和游客提供全面了解非遗手工技艺的机会,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促进非遗手工技艺产业化和市场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研学旅游为基础,对非遗手工技艺进行活态传承,主要包括:建设非遗手工技艺教育基地,开展非遗手工技艺体验活动,推广非遗手工技艺文化产品,将非遗手工技艺纳入研学旅游课程,在研学旅游活动中组织非遗手工技艺的创作与展示,引进非遗手工技艺项目,开发研学旅游线路。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对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商业素养。总之,将非遗工艺技术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是推动非遗工艺技术发展与传承的一条有效途径,政府、教育、旅游、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者与从业人员应该共同努力,推动非遗手工技艺的“活态化”与可持续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云奇.基于非遗传承的民间手工艺高校课程开发探讨[J].吕梁学院学报,2021,11(06):77-79.

[2]王平胜.当下“传统非遗”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和解决路径[J].戏剧之家,2021,(27):191-192.

[3]李楠.“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21,13(07):51-53.

第一作者简介:骆丹丹(1994.7—),女,汉族,籍贯:河南省夏邑县,商丘工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简介:张梦园(1995.8—),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漯河市,商丘工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