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

尹艳1,2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手术室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是手术室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明显影响,而预防和减少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是手术室护理的重难点。本文针对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进行可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护理,为临床预防性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对住院患者受压力性损伤所引起的原因、预防及治疗等研究越来越多且深入[1]。而压力性损伤的常见发生科室主要为手术室。因此,对于手术室的护士来讲如何更好的预防压力性损伤成为了严重的挑战之一。一般情况下术中压力性损伤常常发生于手术后的几个小时到6天之内,常见于1-3天,而且发生率也很高可达5%-53.4%。若患者因为出现了压力性损伤而延长住院时间,在影响病情恢复的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压力性损伤得的护理显得很重要[2]。本文针对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

1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1患者年龄因素

研究发现,出现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常见因素就是年龄因素。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提高,目前的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危重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的皮肤相对较薄,弹性较差,而皮下的脂肪与胶原组织出现了退行性萎缩,导致患者抵抗力较低,对患者皮下组织造成的创伤更敏感,因此损伤也会更严重。面对手术,老年患者会出应激、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当营养不良出现时,其器官组织、肌肉等自我调节功能便会下降,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1.2患者体型因素

据统计,肥胖也会使压力增加,从而成为压力性损伤的因素。由于肥胖的患者皮下脂肪成分特别多,会对血运循环造成较大阻力,使皮肤的受压部位着力点变大,导致患者的受压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情况,造成压力性损伤。而超重严重时会使患者在变换体位时改变承受的摩擦力变大,导致皮肤受损和感染发生率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因此而造成压力性损伤。

1.3基础病

此时的患者若合并其他的基础疾病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也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原因。当患者本身有长期的营养不良、糖尿病、低蛋白水肿或肾衰竭等疾病时,此时患者的自身组织对外界的刺激应对反应就会变弱,而自己的基础疾病合并时也会导致自身出现免疫力降低及抵抗力下降的情况,此时手术,会增加患者在体位摆放的过程中出现和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摩擦,从而使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

1.4精神、心理因素

手术对于每一位第一次做的人来讲都是较强烈的应激源,据不完全统计,心理压抑、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出现较强烈的轻度波动等都会造成淋巴管的堵塞,从而出现无氧代谢产物出现堆积的现象对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

1.5手术因素

若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为了配合手术而被迫被摆放各种体位,时间若超过2.5小时,则会出现压力性损伤;若患者在手术时输入的液体没有进行保温而是直接应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而大量的消毒液挥发也会带走患者的热量,从而出现局部供血不足,使皮肤出现缺氧的现象,进而引起压力性损伤;手术时过量的使用消毒液并没有及时擦干或吸引,也会使液体流到患者的受压部位,引起受压部位出现潮湿的情况,从而引发压力性损伤;麻醉药物会抑制患者的植物神经系统,是患者出现血压降低,血压循环相对较慢的情况,致使患者的受压位置出现缺血缺氧,继而造成压力性损伤。

2 手术获得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

2.1加强培训,规范护理

按时做好组织学习计划,强化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理念。成立相关的护理小组,了解护理流程,建立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时的护理方案。若患者在术中出血问题要及时处理,术后做好检查,一经发现,及早处理。

2.2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一天需要手术人员到病房对其进行巡视并做评估,告知患者手术体位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帮其进行疏导,缓解焦虑,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巡回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并制定相应防护措施。

2.3保暖及保持干燥

合理控制手术室内温度情况,手术时尽量给患者做好保温措施,减少体温散失,可以将输入液体进行加温处理或给患者盖保温毯等,尽量避免患者出现因温度过低而造成的外周循环不良,从而出现压疮等危险。合理使用消毒液,尽量避免出现消毒液体浸湿受力部位,使局部保持干燥。从而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4手术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专业的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引流管道是否通畅,避免出现电极片受损引起皮肤破溃等。同时也要密切观察患者受压迫的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及皮肤是否出现温度及颜色的改变。在不影响手术且医生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每间隔2小时帮助患者放松一约束带。尽可能提早完成手术,避免因时间过久而出现压力性损伤。

2.5合理使用压力性损伤防护用品

患者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准备齐全的压力性损伤防护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选择各种能有效缓解压力的水胶体敷料或啫喱垫等,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压疮的风险。合理的摆放体位、减少低温预防设备及物体等,根据手术的需求,安排合理的压力性损伤防护品也是降低压力性损伤的主要方式之一。

3 结束语

目前,压力性损伤在世界医疗界都是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压力性损伤成为了预防护理工作中的考核较为重要的指标[3]。压力性损伤的出现,不仅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也会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科学的进步,近几年大家对科学的护理要求更多,因此预防护理显得特别重要[4]。预防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理负面情绪,缓解压力,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完成手术,规范培训可以使护理人员更好的处理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防护用品、保持干燥及密切观察患者可以使患者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为其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侯学峰,牛瑞红,戴靖华.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87-2889.

[2]宋辉,刘春英,王悦,王莉,李宏彬.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6):1485-1488.

[3]陈哲颖,吴晓蓉,吴梦媛.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019(1):43-48.

[4]龚艳,蒋琪霞.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5):3409-3413.

作者简介:尹艳(1994-),女,籍贯:四川岳池,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