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小儿脑瘫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3

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小儿脑瘫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探讨

于斌,张洪钿,马蕊, 曾旭,梁明,邹德非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北京 100700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患者的疗效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74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的治疗。待全部病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自理能力、肢体活动能力以及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自理能力评分(75.46±1.23)、肢体活动能力评分(155.48±6.08)以及治疗结果的有效率(97%)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有效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肢体活动能力,这种联合疗法具有较高的医学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康复治疗;联合疗法;小儿脑瘫;临床应用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一般表现为感觉障碍、智力低下、中枢性运动障碍、运动和姿势障碍、以及言语行为障碍等[1]。小儿脑性瘫痪以感知、中枢、运动功能以及行为异常为主。脑性瘫痪是一种以癫痫、睡眠、姿态以及中枢运动等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脑损害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害[2]。本研究主要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疗效以及临床价值进行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住院的74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按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有23名男性患者,14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龄范围为2月-5岁,平均年龄为1.75±1.09;发病时间范围为2-19个月,平均为7.46±3.28个月;其中,痉挛型脑瘫20例,迟缓型脑瘫痪10例,四肢徐动型脑瘫7痪例;其中12例为早产,18例为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为黄疸。实验组20名男性,17名女性;患者年龄2月-5岁,平均年龄为1.78±1.08;发病时间2-19个月,平均7.52±3.41个月;其中,痉挛型脑瘫痪19例,迟缓型脑瘫痪11例,四肢徐动型脑瘫痪7例;11例为早产;19例为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为黄疸。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这项试验得到了伦理学委员会的认可。

1.2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①心理康复: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和年龄,对患儿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其调节其情绪,引导患儿主动接受治疗[3]。②膳食干预:临床医师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提倡儿童食用高蛋白膳食,从而提高儿童的免疫力。③言语训练治疗: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从日常交际能力的训练,到呼吸的训练,再到发音的训练,使孩子在任何时候以及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逐渐建立起言语的感觉。④口唇舌周冷冻刺激训练:采用冷冻棉棒对儿童口唇舌部进行冰冷刺激,以提高对唇舌肌肉的控制力。⑤舌身锻炼:舌肌肉、舌尖、舌上提至颚部、腮部吸气、卷舌以及抗力锻炼等。指导孩子伸出舌头,打开上下唇,舌头向两边伸,或者在理疗员的指导下向外拉。每一个动作都要尽量维持数秒,之后再放松,每组做5-10次。经过舌体锻炼,可提高舌体的控制与协调能力,提高咀嚼与吞咽能力。⑥被动式锻炼:用被动式牵引法锻炼各关节,每天2-3组,每组3-5次。⑦头控训练:主要是针对3-4月龄难以站立的儿童,医师以双脚夹紧双脚,支撑双肩,缓慢地往上拉,直至将头抬高,再放下,每次3-10秒钟,每天3-5次。⑧双臂撑地练习:在胸部放置一垫以支持身体重量,当你的肩膀和肘部与地面成直角时,手肘与地面成90度,然后双手在地面上支撑,手指张开,每日5次;引导患者平躺,头向一侧偏斜,在髋部及下肢上加力,让患者翻身,上半身抬起,左右互换,每日3次。⑨攀爬练习:以掌、膝为支撑点,以四点为支撑点,对患者进行各方向的按压。爬行练习,一次10-20分钟,每天2-3次。⑩坐位练习:当练习坐位练习时,需要让患者独自坐在床上,医护人员将一只手放在患者腰骶部,5个手指张开,为患者提供保护性支撑,一只手给患者玩玩具,两只手交换平衡训练[4],每次30-45分钟,每日一次。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神经节苷脂疗法,以2 mL的神经节苷脂与5%的葡萄糖水混合,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停药20天后继续服用。

1.3检测指标及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疗效的判断标准:有效:儿童的智力迟钝和行为异常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出现的次数显著降低,且儿童的智力发展量表得分超过20分;无效:未达到以上要求[5]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SPSS 21.0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偏差为单位,进行t检验以及检验,计数数据以%为单位。

P<0.05者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肢体活动能力评分的对比分析 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肢体活动能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如表2所示,实验组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肢体活动能力评分的对比分析

组别

病例人数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肢体活动能力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7

33.15±1.34

55.12±1.28

107.46±4.34

125.29±4.37

实验组

37

33.23±1.27

75.46±1.23

107.68±5.28

155.48±6.08

t

0.342

53.258

0.276

14.170

P

>0.05

<0.05

>0.05

<0.05

2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组别

病例人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37

9

19

9

2876%

实验组

37

24

12

1

3697%

7.386

P

<0.05

3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在出生一个月以内,由于不完全发展的大脑损伤而导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大部分病灶发生在脑部,并波及到肢体,会对其智能发育及行为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6]。儿童脑性瘫痪的发生,不但对儿童的生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儿童脑性瘫痪是在新生儿出生之前或一个月之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损害。临床表现以姿势控制不佳、肢体痉挛、不自主运动为主,并伴有精神发育迟缓、癫痫、视觉及语言障碍等[7]。在临床上,它可以被划分成五种类型,分别是:肌张力减退型、不自主运动型、共济失调型、痉挛型以及混合型,它的并发症较多且症状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脑部康复、瘫痪和全方位功能锻炼[8]。大脑的重塑与功能重塑是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的关键。在康复训练中,积极和消极两种方法均可诱发大脑活动模式发生变化。

康复训练是影响缺血性中风病人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重复、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增加健侧皮层的数量,进而引起功能依赖的皮层重塑[9]。在此基础上,将合适的运动模式引入到病变周边脑细胞中,促使健侧脑突起“萌发”,并使健侧脑突起功能发生代偿、重构,从而形成新的神经反射通道。在康复训练的时候,病人的家属会直接参加到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帮助病人在病房或者家里持续地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使病人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从而加快病人的功能恢复。基于大脑重塑与功能重塑的现代康复技术,联合应用高压氧疗法(Hyper Baric Oxygen, HBO)与神经营养类药物,可有效提高重度脑卒中病人的运动与日常活动[10]。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刺激儿童的感觉器官,把丰富的知觉经验传递给儿童的大脑,从而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能够充分挖掘儿童脑的潜能,促进儿童脑功能的恢复。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含有唾液酸鞘脂类物质,这种物质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非常丰富,在神经再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1]。神经节苷脂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及神经突起发育的作用,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显示,神经节苷脂在维持细胞膜功能、减轻神经损伤、抑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过度生成、调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可通过与NGF直接作用于细胞膜上或与其结合而发挥神经修复与再生的作用[12]

总之,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有效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肢体活动能力,这种联合疗法具有较高的医学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恒峰. 小儿脑瘫应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北方药学, 2020, 17(12): 105-108.

[2]雷焕琼. 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12): 19-20.

[3]彭文育.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探析. 系统医学, 2021, 6(8): 108-110.

[4]杨俊杰, 陈萌, 刘青, 等.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小儿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18(14): 2332-2335.

[5]许慧峰, 甘明霞, 晋艳勇. 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 14(5): 135-137.

[6]刘春.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对小儿脑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 VEGF、CK-BB 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 4(3): 82-83.

[7]王晓格.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 16(11): 39-42.

[8]陈文婷, 张美华, 赖永娥.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2): 63-65, 121.

[9]杨玲霞. 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3): 167-168.

[10]陈婧颖, 万娜. 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16): 94-95.

[11]李雪. 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脑损伤患者神经行为功能影响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19): 39, 42.

[12]李力. 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30(15): 2684-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