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历史课程资源,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3

巧用历史课程资源,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江志龙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38

摘要:在2018年由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我国正式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个名词,也标志着历史学科教学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时代,五大核心素养正式取代了三维目标成为了新的课程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后需要形成的必备品格以及需要获得的关键能力,新的目标的提出,要求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教学中心,围绕着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中学的历史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促进历史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在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巧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得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关键词:课程资源; 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 中学生

一、相关概念概述

1、历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所有对课程教学有用的人和物,故而历史课程资源就是指所有能够运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能对历史教学目标达成起到作用的每一种条件和资源。历史课程资源的分类方式是各种各样的,通常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通常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外课程资源有博物馆、科技馆、工厂等各种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典型的有网络技术、远程教育等。历史课程资源既有和其他课程资源相同的特点,如多样性、丰富性、目标性等。又因为历史学科自身所具备的特性,历史课程资源也有他的特性,如人文性等。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我国于2017年推出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渐形成成熟的世界观,最终促进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总结概括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我们的新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一个教学活动甚至可以培养多个素养,同时,也可以运用多个教学活动去持续强化培养学生的单个核心素养。

二、如何运用历史课程资源培养核心素养

1运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因为历史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历史课程资源的种类数量是非常多的,而且,随着历史课程资源的持续不断地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够运用到现实课堂,对课堂教学起到作用的资源也是越来越多,因此,有部分中学历史老师不对课程资源进行精简整理,本着多多益善的错误想法,在实际教学中不加节制的使用大量课程资源,其中,存在着为了用课程资源而用课程资源以及重复使用类似的课程资源,没有坚持适度性的原则,过多的使用课程资源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反而使得教学没有秩序,无法使得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

(2)目标性原则

   使用历史课程资源是有其要达成的目标在的,为此,历史课程资源的使用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既核心素养的达成来进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选择历史课程资源时一定要看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把落脚点落在该落的地方上,也就是学生,运用课程资源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以及具体要培养的那种核心素养,培养时空观念就要选择比如历史地图、VR技术等相关课程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就要选择博物馆、影视剧等资源。

(3)时效性原则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部分历史会被更正甚至推翻,历史课程资源也会不断更新与淘汰,一些不合时宜的课程资源不能在继续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比如,中学的历史教材也是不断更新,部分中学教师往往因为习惯了教传统的老教材,对新教材的部分更新变化不以为意,仍然使用老教材的说法,其实这是不对的,比如在新版的教科书写解放战争时候是以人民解放战争为大标题,而过去的老版教材是没有“人民”这两个字的,别看是两个字的差距,却反映了新的时代要求,人民体现了解放战争是依靠广大人民而取得胜利的,而这所包含的含义是非常正确的,其中,解放战争中的四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深刻体现了人民战争的精髓,人民解放战争的标题更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深刻体系,以人民为主线,更是培养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的极好方法。

2、用历史课程资源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1)深挖教材资源,固牢核心素养培养之基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对教材的理解之后再结合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历史教材是所有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因此,教师必须在深刻吃透历史教材之后,再去谈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教材作为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在讲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四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时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学思之窗的一张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的历史图片,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以及图片的文字,进而思考雍正帝是怎么强化君主专制,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但在深挖教材时也要注意不能太依赖教材,也要适当结合课外内容。

(2)巧用多媒体资源,让核心素养培养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属于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包括、投影、录像、幻灯等各种形式,多媒体资源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很直观、很形象的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多媒体资源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作用也是非常的明显。比如在讲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时候,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共一大红船开会时的图片或者播放觉醒的年代的相关视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大开会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明白中共共产党的诞生是非常艰苦的,非常危险的,但是前辈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国家,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学生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对党对国家深厚的感情,家国情怀的培养就可以达成一部分。

(3)利用历史纪念馆资源,培养核心素养需要动起来。

纪念馆资源是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一种,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而建立的建筑物。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的历史物件和图片,我们经常提倡我们的教学要走出课堂,而历史教学走出课堂,去参观纪念馆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历史纪念馆里的丰富历史资源也可以很好的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当我们在讲解八一起义是,空讲教材就会导致非常的枯燥,强硬地灌输核心素养会导致学生不容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和厌烦的情绪,而这时,在讲解完八一起义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前往南昌的八一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让学生亲眼目睹八一起义纪念馆里丰富的历史物件,看八一起义时的武器和衣服,知道当时我们尽管装备落后,但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视死如归,这时候在向学生讲解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打响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深远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4)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让核心素养培养近起来。

乡土历史文化产生于学生从小生长的土地之上,是与学生最切近、最熟悉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尤为重要,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使用能够使这一目标得到更好地实现。以江西地区为例,在讲解明朝统治时,讲明朝经济的发展,明朝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制瓷业的发展,而典型的代表就是出现了瓷都景德镇,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参观景德镇的制瓷加工过程,然后让学生亲自去做瓷器,让学生明白我们先辈的无穷智慧,为景德镇辉煌的历史感到自豪,同时,要向先辈学习,发扬名族工艺,然后给学生拓展中国的英文名和瓷器的英文名字是一样的,当时,中国精美的瓷器引得外国人纷纷购买,中国瓷器远销欧洲,家国情怀素养得到贯彻。

三、历史课程资源在培养核心素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误以为课程资源堆砌就等于核心素养落地

许多教师迫于新课标的要求而去硬性培养核心素养,既没有理解核心素养的真正含义,也没有掌握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听说这个历史课程资源能够培养核心素养就照搬照抄,听说到纪念馆去参观可以培养家国情怀,就做形式也去参观,到了拍个照就学到了核心素养,这种野蛮愚蠢的使用课程资源让人贻笑大方。

2)单一的依赖某个历史课程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提出以来,中学历史教师都非常重视,也逐渐会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部分老师只会使用自己经常使用比较擅长的个别历史课程资源来培养核心素养,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地区的区别合理选择不同的历史课程资源,典型的就是只用历史教材,尽管他能把教材吃的非常透彻,但还是太过于局限,有些知识必须借助课外的其他历史资源来落实核心素养。

3)部分地区历史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教育落后,导致相关的历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学校缺乏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学生对最新的历史新发现也不能很好的了解,边远地区师资严重不够,教师专业能力有限,对核心素养不理解,教学理念没有更新,还停留在传统的三维目标商上,在教学中没有历史课程资源去教学,或者在教学中错误的理解和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3、对应的解决措施

(1)正确的选择使用历史课程资源

为了避免课程资源堆砌的状况,教师必须合理选择课程资源,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合理的选择适量的课程资源,同时,在使用课程资源时,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的把课程资源的作用发挥完全。

(2)开发使用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繁多,我们不能局限于现有或擅长的课程资源,虽然。一堂课使用的课程资源种类是有限的,但我们必须要学会使用各种课程资源,这样才能适应复杂的历史内容,根据所教内容,想使用什么课程资源就会使用。

(3)加大教育投入和师资建设

     针对边远山区教育资源不足,严重影响历史教学的质量,阻碍核心素养的培养,政府必须加大对边远山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而针对教师能力不够,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政府必须改善教师的质量,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面向社会,号召优秀历史师范生前往西部支持教育发展。

四、总结

琳琅满目的历史课程资源能很好的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取舍的选择合适的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政府要积极改善边远地区的历史资源的状况,教育平等要深入贯彻,让每个学生享有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让核心素养充斥在每个中学生的脑海中,让中国教育朝着理想的状态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

[2]李惠康,訾亚军.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历史教学,2019(07).

[3]蔡振莺.浅谈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

[4]陈巍.高中历史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8(09).

[5]王伟.基于历史单元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J].教育观察,2019(21).

[6]林杰,戴瑞文.高中历史教学怎样有效开发利用教材课程资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作者简介:江志龙(2000.8-),男,汉族,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