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3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刘婧

贵州师范学院 55001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全面探索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开展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已然成为每一名教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提升和后续全面发展的主动选择。本文将在讨论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原则遵循的基础上,就家校合力理视角下高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期望通过阐述可以促使教师全面的把握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基本规律,并全面的借助家校共育的优势来不断地破解心理健康教育瓶颈,服务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

当前,积极地从家校共育视角下探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已然成为每一名小学教师的共同目标追求和基本工作导向,同时也在众多小学教师的不断探索中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小学教师要进一步沿着正确的路径指引,积极地对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开展深入化研究、分析,继而逐步破解心理健康教育瓶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质量。

一、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一)要强化以生为本

学生是家校共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服务对象,全面的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强化家校共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和基本方法,其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强化家校共育来破解心理健康教育瓶颈和服务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提升服务的。因此,小学教师要积极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中全面树立以生为本和服务学生不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并全面的将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每个学生的不断发展与更好提升上,也唯有此才能不违背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初心,才能真正地挖掘家校合力共育的优势,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要注重互动交流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与其他优秀同行及各方群体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路径固化、渠道单一、视野狭窄,因此教师要在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强化与其和同行的互动交流与互动沟通,全面在互动交流中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并在互动讨论中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和瓶颈,同时相互分享经验和对策,从而真正地在开放式探讨中全面激发教师的探索思维和探索视野,为教师更好的把握家校共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规律铺路架桥。

(三)要强化长期探索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件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任务,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积极在探索过程中遵循长期探索、长期研究和长期实践的探索思想和理念,并积极立足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现状、存在的瓶颈,合理的制定长中短期相衔接的家校共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开展与实施的目标与规划,同时明确不同阶段探索实施的侧重点、核心点与关键点,真正按照一定的节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与实施。

二、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一)强化思想认识,提高重视力度

小学教师对家校共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重视的力度是高还是低,会对该项工作的有效化开展产生较为重要的和直接的影响,小学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思想认识,全面的理解家校共育视角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不断地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力度,为后续高质量的工作组织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要积极深化对新课程标准、双减政策的细致化研究和解读,并全面将高质量的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提升、服务学生不断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深化自身的思想认识。同时教师要积极立足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现状,积极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如要在家校共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做到以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并强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还要更加注重协调与沟通,真正为后续的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健全沟通机制,丰富沟通渠道

全面的建立健全沟通机制,进一步丰富沟通的渠道和路径,是家校共育视角下推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化与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通过实际的情况来看,存在沟通渠道固化、沟通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制约着后续高质量的进行沟通与交流,需要每一名小学教师充分理解家校合力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并借助各种有效地策略来不断地的建立健全完善的沟通机制,有效地拓展和丰富沟通的渠道和路径,为后续高质量的沟通与交流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例如,教师要结合家校共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需要,积极借助家长会、座谈会、家访、电话沟通等渠道和机制,来深化与不同家长朋友的互动与沟通,还要结合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积极引入微信群组、QQ交流群和线上直播等新型沟通机制,还可以搭建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空间等,真正拓展和丰富沟通的渠道,为后续的高质量协同与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讲解方法运用,注重互动沟通

积极在家校共育视角下的沟通交流中全面讲究方法运用,进一步把握有效与家庭方面沟通的规律和技巧,同样是推进家校合力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要全面的重视起与家庭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并在沟通中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应用,从而提升沟通的效益和质量,凝聚家校之间的共识,为全面的解决家校合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进行沟通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并尊重每一位学生家长,认真聆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公平公正,不因为家境贫富、文化程度高低、个人相貌美丑而有所偏颇,同时要针对沟通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如沟通过程中不能凝聚共识,则要分析分歧点在哪里、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分歧,真正在沟通过程中讲究方法和技巧,继而让沟通的成效更足、效益更好,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目标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通力合作,设计科学目标

积极强化合作沟通,进一步制定更为科学化、合理化与有效化的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目标与规划,是指引后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和方向的有效渠道,而从目前的家校合力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基本情况来看,存在目标制定不科学、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需要小学教师进一步强化与家庭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并在深入探索中恰当的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目标和规划,从而按照一定的节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化开展。例如,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层次、全方位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等,协力制作可实施性较强、针对性较强、指引性较强,且长中短期相衔接的合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同时还要对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侧重点、核心点与关键点进行明确,真正提升目标制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后续高质量的心理健康实施指引明确方向和奠定坚实基础。

(五)营造良好氛围,注重环境熏陶

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氛围,进一步强化环境熏陶和环境感染,是推进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妙招和法宝,也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有效渠道,而通过实际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家校合力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不注重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益和质量提升打了折扣。小学教师要充分立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在家校合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地借助各种有效地方法和策略来营造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氛围,从而给予学生无声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质量的不断提升。例如,在学校层面要积极对环境布设进行优化,可以张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条幅和标语,并借助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墙等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宣传,还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家庭方面,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积极为孩子做好榜样,并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带领孩子参加公益活动,真正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六)强化活动引领,带动各方参与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喜欢参加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也能够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地展现自我,充分的释放学习活力,有效地克服各种困难,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阶段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并积极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合理的引入丰富化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以具体的游戏活动为基本依托和载体进一步调动不同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活力,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主题内容学习体验,促进家校合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总体质量的不断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谈谈心里话”为主题的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具体的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家长朋友和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一起探索一种双方都容易接受的相处方式,一起解决双方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瓶颈,教师则要在一旁给予鼓励,并调和双方关系,逐步解决双方相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真正在活动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

(七)搭建线上空间,拓展教育渠道

传统的家校共育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在线上和课堂的几十分钟内进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固化、渠道单一,自然不利于给予学生更加灵活化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制约着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需要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地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思路,合理的通过搭建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来不断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路径,并给予学生有效化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和促进每个学生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联合学生家长一起申请抖音账号,并每天合作制作与推送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讲解、具体心理健康知识分析的抖音短视频,并借助抖音线上直播的功能,每周开展一次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并为学生推荐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抖音账号,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线上交流群开展讨论,真正挖掘线上工具的应用优势,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全面的从家校共育视角下推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借助各种有效地方法来提升该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已然成为每一名小学教师的共同目标追求。小学教师要全面的重视起该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积极地联合其他优秀的同行探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规律和策略,同时在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强化思想认识,提高重视力度;健全沟通机制,丰富沟通渠道;讲解方法运用,注重互动沟通;强化通力合作,设计科学目标;营造良好氛围,注重环境熏陶;强化活动引领,带动各方参与;搭建线上空间,拓展教育渠道风等,从而真正地借助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恰当的方法来提升该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和后续的更好发展铺路架桥。

参考文献:

[1]卢杰.凝聚家校社合力构建心育新格局——南京市秦淮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与创新实践[J].江苏教育,2022(96):7-8.

[2]封美君.师爱护航、家校合力转化“心困生”[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07):17.

[3]张小英.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新智慧,2022(11):78-80.

[4]王红妍.家校合力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5(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