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言语康复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自闭症言语康复教学方法探究

李竹 ,周鑫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根据关于社会儿童健康的调查结果,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有些家庭为此破裂。此外,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能力和行为能力相对较弱,给家庭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困难。基于此,社会各界应该广泛关注自闭症儿童,从不同角度为自闭症儿童和家庭带来帮助。本文主要分析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表现及康复策略,针对自闭症儿童在早期阶段的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运动训练;班级融合

引言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考与交流的最主要手段,缺乏语言学习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将会极大地阻碍他们的身心发育。儿童自闭症一般表现为语言功能发育迟缓、沟通交流障碍等症状,刚开始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去找职业医生进行干预治疗,用语言康复训练来摆脱精神困境。

一、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自闭症儿童不但无法了解并利用“有声语言”来进行交际,而且其身体语言的应用也表现出了严重的缺陷。此外,自闭症儿童因其长期“自我封闭”造成了语言发展的先天障碍,使得自闭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部分儿童有少量的词汇,但吐字不明,表述不清,能清晰表明的词汇很少;或是只会鹦鹉学舌般单纯模仿他人说过的句子,而没有自己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还有部分儿童可以发声,但根本没有任何语言,经过后天训练,他们可以拥有一定语言能力。

蒙台梭利关于“关键期”的理论认为:3-6岁是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关键期,此时儿童的大脑正在迅速发育,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经出现明显差异,对感觉体验与表达需求较为旺盛,此时开展儿童语言训练教学效果较好。

二、自闭症儿童语言运动康复训练教学的策略

(一)在个训活动中,推进发音器官和呼吸肌群功能基础训练策略

自闭症儿童不会使用呼吸,症状表现为:吸气不深,而且无法对其进行控制,说话声音很小,或者是没有语音。因此,必须要进行运动训练,对他们的呼吸进行调整,学会使用呼吸和发音气流调节。采用个训活动的方式,通过口肌训练和吹气训练,引导儿童学习发音。

首先是嘴唇的肌肉锻炼:让儿童模仿教师的嘴唇形状,加强嘴巴的自主性和活动性。比如:鼓腮,颤唇,咧嘴,咬唇,伸缩舌,打响舌等。再试着用手掌拍打嘴巴来发声,让儿童感受到了不同的音色和音效。

其次为呼吸的锻炼:利用各种“吹气”动作,进行呼吸的操练。例如:犬类吸气,吹熄蜡烛,吹气球,吹口风琴;使用不同长度和粗细的软管,以不同的速率吹向不同的物体等,良好的气息控制为儿童的发音奠定基础。

第三步是语音训练:引导儿童发准单韵母→发准声母音→单个字的音节练习→学习发叠音→两个音的转换练习,通过发音练习有力促进呼气,为儿童的发声奠定基础。

通过阶梯式的呼吸、气息的训练,提升发音器官的力量,使之能产生有节奏、有力量、有不同情感的声音。

(二)在小组融合游戏中,发展自闭症儿童语言理解与运用策略

在小组的融合游戏中,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沟通环境,激发其沟通欲望,同时扩大词汇量,从而提升自闭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拍”作为活动的题材,创设自闭症儿童互动交流的环境,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提高其语言水平。首先创设不同方向的拍(上拍、下拍、左拍、右拍、前拍、后拍),按指令自己拍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然后同伴间互相拍打各部位(同伴间拍打时互动交流,“你要我帮你拍哪里?”“拍肩、拍背”。自闭症儿童在有效的活动场景,通过各种运动体验,激发表达欲,丰富词汇量,提高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在班级融合下,发展自闭症儿童语言的游戏教学策略

1.运用班级融合下的游戏教学,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仿说能力

自闭症儿童学习技巧,大多是通过模仿。模仿对象大部分来自于自己周围的教师指导,以及其他同学的示范,尤其是在一起玩耍的同学,他们对自闭症儿童有示范作用,对自闭症儿童语言的发展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正常儿童能够正确地演示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后,可以指导自闭症儿童说出他们的名字,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模仿其他儿童,并且愿意去学习语言。通过交互性的训练,自闭症儿童可以用手去触摸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并能模仿说简单句。一般周围的语言环境会对自闭症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提高其主动仿说能力。

2.运用班级融合下的区域游戏,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

由于缺乏沟通欲望,自闭症儿童通常没有或是极少产生主动性语言和交流性语言。可以安排自闭症儿童参加课堂活动,以激发其沟通表达的欲望。比如,如自闭症儿童想玩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就让普通儿童带领自闭症儿童一起参与角色扮演游戏,他们相互之间要沟通讨论玩什么,怎么玩,谁扮演什么角色等。如在点心店中,他们要会说点心的名字,招呼顾客时要说“请坐”、“你想吃点什么?”;在玩超市角色游戏时,自闭症儿童扮演营业员,当顾客来买东西时要问:“请问你要买什么?”,顾客回答说:“我买一个苹果,多少钱?”,为了满足游戏的欲望,自闭症儿童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主动交流的行为和语言,并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中,提高语言交互能力。

三、教学效果

(一)发音能力的提高

经过培训,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舌头灵敏度明显增强。通过阶梯式的呼吸和气息的训练,提高了发声器官的强度,这体现在:儿童的语音从一个字到一个词,从一个词到说一句话,到如今可以唱出一支完整的儿歌,发音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

经过这一系列的培训,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从一开始听不懂老师说的话,没有任何反应,到后来,孩子们可以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老师喊到他们的名字,也可以用“到”或者“举手”示意回应,甚至可以独立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同学、老师、家人进行沟通。

(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学会使用人称代词。以前,老师问“你吃了什么早餐?”回答是“我吃了鸡蛋”,问“谁陪你上学?”回答是“妈妈陪我上学”,通过训练,现在自闭症儿童基本能正确使用“你、我、他”人称代词;能正确区分所属的概念,训练前自闭症儿童说“XX饼干”,现在会跟老师说“XX要吃饼干”。想玩滑梯,训练前说“老师,滑梯”,现在会说“老师,我想玩滑梯”。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自闭症儿童脱离自己的精神桎梏,从自己的心灵中走出来,重新获得信心和阳光,就必须要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困境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了解,更要在与真实案例相联系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科学规范且系统的治疗方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必须要有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让自闭症儿童既能学习到语言沟通技巧,又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为自闭症儿童的生活铺平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范家玲.视频示范教学法应用于语言康复的个案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2):56-59.

[2]陈雯珺,钱倩,朱双双,李苏安. 国际在线语言康复的新发展[J].语言战略研究,2022,7(03):47-58.

[3]钟庆,刘青,陈芳芳,王莎莎,班定舒. 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实验研究[J]. 安顺学院学报,2021,23(0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