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把立德树人厚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论如何把立德树人厚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高晓燕

长武县职业教育中心 713600

摘要:语文是基础性科目,其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文学素养等方面的培育与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对语文教学的关注,结合实际情况,创设充满德育教育意义的课堂,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进步。现阶段,立德树人课堂的创设成为了主流趋势,教师必须在授课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原则,强化教学成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目标,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才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职语文;教学措施

引言

在经济的持续进步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发严格,中职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必须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原则,强化教学成效,培育综合人才。现阶段,中职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必须认识到培育学生德育素养的意义,将立德树人厚植在语文课堂中,切实实现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进程中,也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与健全人格,实现学生不断进步。

一、生活化教学

每一部文学作品之中都涵盖了丰富的内涵,也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生活中真情实感的反射。因此,在实际的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文章与文学、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反思实际生活,与作者之间形成共鸣。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渗透目标,教师还应该将生活元素有效引进,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落实语文素养,从而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1]

教学案例一:在讲解《我的母亲》这一文章时,为了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对于母亲的感恩与赞美之情,教师就可以依据文章片段,来向学生讲一讲实际生活中所出现过的种种关于母爱的事迹,之后引领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平凡的日子中,所感受到的、看到的母亲的付出。当学生们谈到:“母亲外出工作,早起做饭”等事情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强调文章中作者所描写的“手是微肿的、鲜红的,清苦”等关于描写母亲行为的词语,学生们在实际阅读文章的进程中结合实际生活,可以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母亲对于自己、对于家庭的无私奉献。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可以引进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与学生一同探索一下父母教会自己的做人的道理,以此实现学生在体悟生活中平淡幸福的前提下,形成对亲人、亲情、人生的感悟。

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将生活与知识相互结合,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深刻感受语文知识带给自己的全新体验,同时在知识的研究下形成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悟,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规划问题着眼点

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并不是教师简单地对学生展开思维理念与道德品质方面的说教与灌输,而是将语文知识讲解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切实实现学生可以自主、积极地探索研究课文之中所显现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了达成预期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的方面着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知识特点,为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借助问题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探索文章内容、解读文章内容,实现学生在提高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品格[2]

教学案例二:在讲解《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一文章时,本文通过散文的方式赞誉了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课堂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于文章的阅读只是流于表面,没有深刻探索与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对于此种状况,教师就可以着眼于问题,创设问题入手点,向学生提问道:“标题说最美的坟墓,那么它美在何处?”以问题的方式指引学生找出文章中关于托尔斯泰坟墓以及其生前所出现的各种事情的描写语句。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将拿破仑的坟墓与其进行比对,因此学生也随之被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之美所惊叹,切实明确了外表的华丽只是虚空,只有内在与精神的文明才可以打动人心。

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理念,充盈了内心世界,实现了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

三、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

多媒体科学技术属于新时代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以多元性特点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探索动力,也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研究热情。在新课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有效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在生动多元的环境中感受知识熏陶,提升语文素养[3]

教学案例三: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沁园春长沙》时,为了可以实现学生深刻体悟文章内涵,感受作者所感,体验作者所想,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通过层层递进与铺垫的方式,灵活使用科学技术,提高语文教学课堂质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幻灯片,展示毛主席创造这一诗歌的背景环境,并配上相应的插图。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本首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通过音频来体悟毛主席创作诗歌的感情,提高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实现寓情于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展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并说一说通过阅读感知到了哪些深刻含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一谈自己是否有毛主席一样的魄力来为国家做贡献。如若没有,那么应该怎样强化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与祖国有作用的人。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整个课堂氛围融洽,同时学生讨论的内容符合德育要求,实现了学生爱国素养的深化。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进步,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4]

通过这一教学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环境,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理解,也实现了学生对文学家鲁迅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满足立德树人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这一学科具有基础性特点,需要学生认真钻研,持续探索,作为中职语文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充满实效性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立德树人的课堂下不断发展与进步,成长为社会与国家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金梅.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以说理文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为例[J].科教导刊,2023(05):115-117.

[2]蔡喜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中职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02):25-28.

[3]周纪灿,杨美君.中职语文“一核三目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2):74-75.

[4]张雪平.基于学科素养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2,21(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