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保健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高校体育保健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研究

 潘薇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23

摘要: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伟大任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学习生活质量及未来发展道路,体育课做为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新时期,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入学体检标准不断下降和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中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身体方面的特殊原因,这一部分学生不能象普通学生那样正常上室外体育技能课程,只能学习保健类理论课程,成为高校体育教育弱势群体。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体育保健课,然而受学生身体和心里因素的影响,加上学校器材限制、教学不规范等情况,造成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何提升这一部分体育保健生的身心素质,成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体育保健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1. 开展体育保健课的意义

体育是指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恰当、合理安排体育运动与培训,有助于学生树立锻炼意识、培养锻炼习惯。而要想得到良好的身心发展,应该从学生健康角度出发,不仅要注意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体育保健生来说,他们因身体情况限制,时间一长,会使其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其中许多学生存在自卑、胆怯、孤独的心理。加之生理上的缺陷,使其在体育课上极易出现排斥心理。所以体育保健生群体中一部分学生在上课前都会表现出紧张和不安,往往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或热情。只有深入分析高校体育保健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体育保健课的功能,为体育保健生的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提高体育文化修养有积极意义。

  1. 影响体育保健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2.1生理因素

伤残疾病对体育保健生参加体育活动有生理影响,生理上的病因,致使不能正常地参加体育活动,间接成了主导因素;运动能力弱则是由于缺乏锻炼而出现损伤的直接诱因。比如女孩在生理期,多数喜欢安静,认为体育活动的参与对机体有消极影响,有意回避体育活动,导致参加体育保健课的人数有所下降,致使课堂氛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生理的改变,造成了他们性格上也有了很大改变。生理疲劳感及不适应现象,成了影响体育保健生体育参与的生理因素。

2.2心理因素

生理上的特殊性,导致体育保健生产生自卑、恐惧、敏感乃至害怕的心理。这些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3客观因素

①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限制

许多高校因为资金预算等原因,仅装备最基础运动场地器材,并没有针对保健生配备合适的锻炼器材。体育保健生在无法使用基础器材实现锻炼身体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消极心理。即使有老师进行指导,也会因自卑心理,担心自己成为别人嘲笑的目标,抵触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一长,心理负担加重,构成心理障碍,最终使体育保健课不能顺利地开展。

②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内容不规范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受到了普遍关注,而保健课始终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甚至退化为体育观摩课。由于学校对体育保健课程认识不足,导致很多人认为它可有可无。有的院校虽然有体育保健课,但是教学内容不够规范,没有提供专门的课程资源而形同虚设。

  1. 提高高校保健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3.1创建体育活动平台

在全纳教育中,学校有关管理及负责部门要加强对体育保健生体育参与的扶持,为他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体育保健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存在局限性,平时也很少有指导教师或志愿组织引导其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原因还是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单独购买适合体育保健生锻炼所需的体育器材,同时大量高校体育也教师忽略了这一群里的身心需求。这一现象更表明,学校有关部门要给予更多地关注,强化学校宣传,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更加重视体育保健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应重视并关注体育保健生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把公共体育保健课打造成有特色的体育课。面对现实身体健康状况,向体育保健生提供公共体育保健课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制订教学大纲,让教学时间、内容更具体化。同时加强学生对于体育保健课的认知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配备专业授课教师,确保正常教学活动,让学生接受系统科学的体育锻炼与培养。

3.2培养体育保健生的实践能力

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保健课的主要因素。而体育保健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不能适应室外的体育课程,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去给予他们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课,丰富平台资源,让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技术讲解,把体育与健康、体育与保健等知识融为一体,加强生活上的应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设置适合体育保健生的理论内容,学会把养生、康复之技巧,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科学评估自我身体状态,改善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届时,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在身体活动可以承受范围内以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比如体育游戏,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瑜伽等,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调整,使其更符合体育保健生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性,是体育保健生能否顺利被吸引的关键所在,通过课堂上认识、参与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体育保健生因生理上的特殊性,常有自卑、恐惧的心理,在全纳教育视域下,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帮助体育保健生克服心理障碍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正视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辅导员、班主任应利用职业便利,适当地进行心理辅导,针对不同体育保健生类型,采取不同心理辅导方式,督促体育保健生建立完善思维方式,控制自我的不当行为,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使体育保健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推动学校保健课程的有序开展。

3.4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随着我国推动全民健身的浪潮,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保健生应正确看待自己身体状态,综合考虑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中的利与弊,选择合理化、有效化的运动。因此,体育保健生需要科学地设计好每一次体育课,在课堂教学中灌输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道路,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意识目的,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强.对高校体育“特殊学生群体”体育课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02):129-132.

[2]吴蕾红,黄耀辉,邹京.对普通高校病弱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62-63.

[3]梁兰颖,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学校体育学,2015,5(4):116-117.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编号2133
备注:标黄的位置一定要放在文章题目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