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共同进步——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3

分层教学,共同进步——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张振芳

灵璧实验学校,安徽 宿州 234200

要: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社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基础教育活动也要随之进行改变。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习科目,对于学生的各项素质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策略,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教学可以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能力基础,有益于在集体教学当中驱动学生个体获得共同进步,数学教师应结合分层教学优化教学细节,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创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基础和理解认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数学课堂学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学生不仅能力不同,且在学习中拥有着不同的需求,如果教师采用千篇一律的统一教学指导方法,那么很难实现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有效挖掘。分层教学的应用恰好满足了差异化教学的基本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构建了活力四射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的学习信心。数学教师应深入探索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策略,站到整体角度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规划,结合细节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使教学内容贴合每位学生的发展,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共同进取的课堂新环境下,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这导致数学课堂中有些学生吃不了,而有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教师结合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获得发展和进步,这充分契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旦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激发,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数学课堂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兼顾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每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数学教师需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个体差异,通过制定分层教学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些基础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分层教学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在分层教学中始终秉承创新思维优化课程设计,这一过程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阶段性教学成果也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获得持续性成长和进步。

二、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学生合理分层

要想提高分层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分层,对学生合理分层是落实分层教学的基础环节,同样也对整体教学成效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此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调整与设计。在摸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日常观察、调查问卷、考试测评等不同的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应变能力和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实践能力,教师结合不同视角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划分,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特定的范围内展开学习并取得进步。在对学生展开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在面对学生的不平衡发展表现时要予以理解,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为学生的数学分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级,A层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较强,拥有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数学问题的解答,并且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通过严谨分析列出问题解决过程并得出答案,该城市的小学生拥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喜欢主动探究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乐于合作交流或对其他的同学提供帮助;B层学生同样拥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往往暴露出思维限制或基础能力不足的现象,在解题过程中,缺乏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整体的学习表现缺乏创新,且不具备自主探究意识;C层次的学生综合能力薄弱,甚至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并不牢固,在很多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往往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主观思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很少会主动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后,应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需求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二)分层教学目标

在分层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结合不同维度进行综合考虑,为学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使师生双方向着共同的目标进行努力,这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向性,使师生双方进入更加高效的配合互动当中,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再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考量,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教师要站到不同视角对数学教学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在分层教学视角下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设定符合其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规律,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对于C层学生而言,教师要帮助学生回顾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图形面积知识,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将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深化学生对面积公式计算的理解。而后教师为学生讲解多边形的面积,希望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对于B层学生而言,教师要结合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简单的习题演练,演练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汇总,整理学习到的新内容和新方法,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C层学生而言,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有效推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通过适当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辩证看待问题,使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多边形面积计算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数学教师在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通过串联数学知识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积累和进步,搭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分层问题设计

提问是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通过提问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设计分层问题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教师通过设计分层问题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复杂性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教师无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问题回答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设计分层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对问题分层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分层问题,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求其分析面积的基本概念,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对于接受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求得面积,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课桌的面积,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将课桌看作一个长方形,而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学生全面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在课堂中依据学生熟知的环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而发挥问题的作用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科学严谨,便于日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分层教学方式

由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暴露出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表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分层教学有益于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基于分层教学指导有益于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对于C层学生而言,由于其基础能力薄弱,教师可以融合翻转课堂教学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数学课堂灵活性;对于B层次学生而言,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非常有限,教师可以融合小组合作教学,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实现思维互补,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下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A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可以为其设计一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结合任务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水平。

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一课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学生能力的不同,教师在分层教学视角下为C层学生引入信息教学方法演示方向与位置的关系,然后带领学生到操场辨识东南西北,结合生活视角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教师要求B层学生结合地图进行练习,以首都为中心分析自己家乡的位置;教师指导A层学生分析指南针的工作原理,鼓励学生查找资料探究数学问题,在数学分层课堂通过教学方式的细节调整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五)分层作业练习

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重要一步。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设计作业要降低作业数量,提升作业启发学生思维的价值,数学教师应做好课后作业分层,检测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课后作业设计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基础性作业逐渐过渡到难度较高的探究性作业当中,教师要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整体性,为学生搭建和谐、快乐、共享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作业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获得基础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这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求C层学生首先计算一些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这部分运算内容较为简单,也是完成混合运算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B层学生可以计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教师要求这部分学生在作业探究环节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养成严谨认真的计算习惯,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度;A层学生大部分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练习已经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师为了拔升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场景应用数学混合运算,结合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借助这种不同形式和不同难度的作业逐步发挥分层作业的指导价值,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也反映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数学课堂的优化改革举措,结合以生为本的理念调整教学思路,将分层教学全面落实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满足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指导要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葛永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智力,2023(03):103-106.

[2]崔红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数据,2023(01):223-224.

[3]王中宁.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37-39.

[4]肖滢颖.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艺术,2022(10):61.

[5]孙淑美.探析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9):19-21.

[6]郑敏慧.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设计预评价探析[J].亚太教育,2022(1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