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4
/ 2

“工学结合”的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宋雪

昆明市林业技工学校 650223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社会生产生活注入强大的动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各行业转型升级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工学结合实践教育模式形成与发展,不仅彰显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通过优化调整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技能的获得形成统一,有助于培养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不竭的活力。本文就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为视角,尝试从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六段式”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希望为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如何有效革新传统的育人模式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引言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学融合,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助力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林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主体之一,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林业保护形势,亟需一批高素质、高技能林业技术人才参与其中,激发林业的潜在价值。因此,将“工学结合”实践教育模式融入林业技术教育中,有利于推动专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保障现代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1]

一、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指一种学习和工作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包含着多种形式,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主体进行统一,主要在于学生在校内以及校外学习中,参与“半工半读”模式的实践活动,由此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相互补充的目标。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围绕学生的职业发展,将校内外教育资源和环境集中起来,构建课堂学习和岗位实践一体化的育人机制。具体体现为育人目标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教育内容增强实践性、证书制度要体现“双证”融合、教学评价要引导校企双向互动等,契合职业教育改革的理念。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满足行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办学目标之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育,可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思维和技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创造性[2]。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2022年10月7日,《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高职林业技术专业教育中结合“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真实的社会岗位中,可以不仅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利用工作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意识,在未来求职工作中拥有自身优势。

二、工学结合的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

(一)产学融合

产学融合是“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重要载体,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企业生产工作中,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落实企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使得学生实践技能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林场、苗圃中,结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示范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双证互通

“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的重要育人使命,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专业教育效果。为了推动“工学结合”实践教育模式进入成熟化发展阶段,要注重利用“双证”互通规则的优势,结合林业行业从业标准,完善考证制度,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校企合作育人

校企合作育人是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理念相一致,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路径之一。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下,学校要发挥“主办方”的作用,加大与省内外林业企业的合作力度,为学生在学习期间进入实际的生产岗位提供渠道,开展生产性实践学习,提升专业核心能力[3]

三、工学结合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一)强化思想认识,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构建起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工学结合”实践教育模式,就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坚持林业技术教育规律,邀请行业学者专家、企业骨干、专业教师等主体参与教学指导,确保教育指导团队人员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导向。依据林业行业发展变化特点,深入分析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期望,将学校专业教育内容和行业岗位群特征联系起来,建立与岗位工作相衔接的课程内容,制定完善科学的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六段式教学模式,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六段式”教学模式即为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职业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岗位职业资格与职业综合能力教育,为“工学结合”实践教育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路径。

1.专业认知培养

新生入校之后,便要开展专业认知和专业思维培养,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使其科学认识林业技术专业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入实际的“工学结合”实践做好思想准备[4]。比如,在入学教育中,将林场、林业站、苗圃、企业等参观活动贯穿于其中,带领学生进入课前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主动性。

2.基本技能训练

掌握林业技术基本技能,是确保学生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中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建立以专业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教”、“学”和“做”形成平衡,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依托,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步提升。

3.职业专项技能锻炼

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和林场等环境,在学生掌握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入生产性实践学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素养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专项技能。

4.专业综合技能学习

专业综合技能是“六段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在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之间起着过渡性作用。利用技能大赛、产教融合等育人模式,组织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参与生产任务学习中。比如,结合森林资源调查、造林工程设计等任务内容,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锻炼专业综合技能。

5.岗位职业资格培训

利用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劳动部门出台的相应职业规定,对接林业行业人才市场需求标准,严格考查学生的林业管护、病虫害防治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发挥“双证”互通的优势,推动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认定,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6.职业综合能力教育

高职学校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等模式,引导学生进入林业行业一线岗位中,参与具体的产生任务。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任务,在检验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其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三)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巩固工学结合教学效果

为了推动“工学结合”实践教育模式发挥育人作用,高职学校要注重构建教学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解决“工学结合”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为新型教育模式实现成熟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束语

结合上文论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科学的“工学结合”实践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契合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关系着高职教育的特征。在实际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学校管理部门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顺应时代变化特点,立足林业技术专业的发展规律,围绕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六段式”教学以及建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促进“工学结合”实践教育体系深度融入林业技术专业教育中。

参考文献

[1]孙丽娟,纪易凡,宰学明,郝振萍,曹绪峰.“工学结合”下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培养园林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07):268-270.

[2]陈雨.基于工学结合背景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10):123-127.

[3]陈红斌,郑璇,陈茜.林业院校信息与科学计算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25):27-28.

[4]杜柏瑞.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探讨[J].中国培训,2017(0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