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双减”视域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周惠, 欧阳亚丹

(宜章县梅田镇麻田学校   湖南  郴州  424212)

摘要: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是学校实施“双减”战略的关键,学校应鼓励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双减”视域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整合策略。

关键词:“双减”视域;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深度融合

在实际教学环境中,语文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学习语文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得教师的授课质量难以保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发挥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困境,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新型教学方法,来丰富和完善语文课堂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讲授、灌输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程序固定,教学内容机械,缺少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内容,课本知识的开发不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稍有下降。而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利用其内部的丰富的视频、音乐、图片等资源,确保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给予学生良好的听觉、视觉刺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传统教学形式的单一化。

(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双减”教学理念的实质是“减负提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而教学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充足、质量较高的情况下,教学效益显著提高,反之则教学质量下降[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教师能够更加方便地在网络平台上收集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学生的兴趣驱动着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语文课堂教学刚开始时,学生很难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由于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控能力不强,上课时容易走神,开小差,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一些有趣的语文小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站起来做游戏,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有效地防止学生走神,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堂上。

二、“双减”视域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关注学习效率,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难点上,使静态的语言成为动态的图像,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它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课文《搭船的鸟》的第二、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对静态的翠鸟进行观察,而且要指导学生对动态的翠鸟进行观察[2]。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翠鸟图像进行观察,使学生对翠鸟的美有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然后,运用希沃白板的“蒙层”功能,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用自己语言进行描述;教师按照学生所说的顺序,“擦出”图片上的翠鸟。有了先前对翠鸟的视觉印象,学生们能将这件事描述的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播放“翠鸟捕鱼”的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阅读文章中的相关句子,从而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观察顺序。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感受、表达和积累,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展示方面的灵活性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并创造出恰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生活中的语文原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自主探索和总结,而非通过简单的模仿和记忆,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课文时,学生对于火烧云所造成的奇景,或许无法形成比较完整的图象。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手段,阐述火烧云形成的基本原理,展现火烧云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对自然的壮丽景色有更深的认识。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凭空想像、似是而非、晦涩难懂的弊端,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独特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交流上交互性功能

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使教学活动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的灌输对象,不经过任何创新、加工,只是一味地吸收。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的练习内容也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全程都是被动的

[3]。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性可以有效地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具有“音像一体”的功能,是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的交互式功能的直接承载者,它以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人机交互式方式,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交互情境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巩固和提高。帮助学生合理调整和重组自己的知识和认知结构,使新知识实现通化,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清晰合理的知识框架。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方式。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结合的方法,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具创造性、更具互动性、更具人情味的学习方式。这不仅能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而且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慕丽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研究[J].好家长,2023(14):61-63.

[2]王国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山西教育(教学),2023(02):50-51.

[3]陈天祥.例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深度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5):30-3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周惠(1981年11月18日),女,汉族,湖南郴州人,中小学二级教师

第二作者:欧阳亚丹(2000年01月16日),女,汉族,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人,中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