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的小学美术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绘声绘色的小学美术课堂

李晓红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北校区  江苏苏州 215600

摘要:美术发展历史悠久,顺利开展美术教育意义深远。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转折的关键时期,周围的真实环境对其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通适性、经典性、时代性、个性化的重要性,借助当下丰富多彩的美术绘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概念,产生美术学习兴趣,将经典性、时代性的绘本知识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达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和生成性的目的。

关键词绘本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引言:美术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改革。伴随着“双减”改革的浪潮,小学美术课堂也面临着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从小学美术新课改的内容出发,美术教学从以往浅层次的“作品赏析”和“常识学习”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思维引导”“技能教学”和“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教师要深度挖掘美术教学的内涵与潜力,帮助学生丰富课堂教学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内在艺术素养。

1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专业的美术教学和绘本美术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美术图画书比较单一,而绘本赋予了一定的故事情节。虽然美术图画书具有一定的寓意,但对小学生来说,要理解其中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而绘本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绘本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绘本中有简单有趣的故事,更能吸引小学生。其中,简单的文字搭配形象的图画,轻松解决了年龄较小的孩子“画中会意”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此外,绘本丰富的内容,不受美术教学大纲的限制,所表达的图画包罗万象,是常规美术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绘本可以丰富课堂,延伸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创作能力

美术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开拓思维,养成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初始和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开展美术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轻松便捷的掌握基础知识,且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师画学生学或直接让学生临摹画册,这种教学形式很容易让学生在枯燥的环境中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且没有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很多想法和构想也无法有效的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任务能够高效实施。

2.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想象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绘本进行选择。绘画本就是变换且丰富多彩的,就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的定理一样,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和理解会基于天赋、想象能力及环境等综合因素而产生区别,如在画一朵花时,由于某些学生见得多,所以画出来的花也各式各样、多姿多彩,而有些学生的观察不是很细致,画的花朵同教材一样中间一个圆圈,外面围绕着画一圈波浪,即便如此,学生在上色时也会由于自身的喜好而画出丰富多样的花朵。因此,绘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重视没事的多元化特点,并借助不同种类的绘本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想象力的源泉和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2.3丰富美术教学形式,提升读图能力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国家对于学生的美术教学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更重视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读图能力作为构成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成为教师的教学核心工作内容。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绘本的价值和特点,通过其独特的叙事结构、细节设计等的深入研究和学习,革新教学形式,创设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对教材内容和绘本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过程中,高效提升读图能力。

3如何打造绘声绘色的小学美术课堂

3.1预习中的素材积累

艺术源于生活,要想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美术作品,就必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美感,感受春有绿叶夏有风,秋有高山冬有雪的壮美。现在的小学生面对着庞大的社会信息资源,有太多“现成”的美遮住了他们看世界的眼睛,他们常常对着短视频中的美丽事物惊叹不已,却忽略了下午阳光里随风摇摆的一株小雏菊,正在用自己微小的生命诠释着宁静的美好。例如在学习《水墨园林》这一课时,学生对“园林”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古风建筑、楼台水榭这些认知里,教师可以讲解中国园林自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历史以及“三步一景五步一园”的园林美学,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去附近的传统园林中进行实地采风,亲手触摸一草一叶、一花一木,感受凉风自湖面拂过、轻扫脸颊的舒爽与惬意;亦或者在学习民俗节日相关的课程时,让学生亲自去庙会、文化街等地方,感受传统节日的热闹和浓厚的文化气息等等。

3.2情境带动想象力发展,打造生动课堂

传统美术中有一些看似枯燥无趣的内容,比如水墨画、印章雕刻、古建筑研究等等,但如果用丰富的情境来带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把美术作品“活起来”,就没有什么真正枯燥的内容了。比如在学习《水墨变体画》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水墨画生动、活泼与形象的一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短片,该片用水墨的形式来讲述儿童故事,将“静物”转变为“动画”,让学生认识不一样的水墨画,看完动画以后,学生们才知道,原来水墨画可以“动起来”,而且可以很生动、很有趣,原来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可以是这样的,进而在绘制变体画时,学生就能够抓住水墨画的特点来进行绘制,避免了变体画只是“换了画笔来画”的错误教学效果。

3.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打造自主课堂

绘画作品是学生精神世界的集中展现,因此在评价方式上不应只有教师的一面之词,更要综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学生可以通过自评的方式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表达,在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对自我认知的完善和自我感知力的锻炼;而通过互评的方式,学生可以进行绘画心得体会的交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培养学生“易地而处”的能力,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不一样的世界,这不仅是一个艺术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良好社交、增进友谊的过程,进而,教师在综合这些评价的基础上给予总结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利弊得失,在画法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精进内在理解能力与外在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听音乐画音乐》这节课时,有的学生将《十面埋伏》在整张纸上用黑色和红色的线条来表达,线条纷乱而沉重,一眼看去就给人以压抑、窒息的感觉,教师在评价时,问学生:“画这幅画的想法是什么?”学生说是因为最近比较烦闷,听到音乐后更有一种抓狂、想要大吼大叫的感觉,所以才借着画画来发泄情绪,教师问学生碰到了什么事如此心烦呢?学生在引导下逐渐把自己遇到的烦心事都说了出来,在教师的开导下,慢慢放下心结,情绪也变得平和了很多。可以说,通过这种绘画诉说法来进行的心理干预是及时的、有效的,也是更贴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教育方式。

3.4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绘本临摹

临摹即复制或模仿绘画原作,是学习书画技巧的一种途径。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的读物,其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临摹素材。在绘本教学的初步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对绘本进行临摹,在动笔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线条的变化,对作者的构图、绘画技巧有初步的了解,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绘本临摹并非单纯的上手描画,许多教师往往将临摹简单地归为“照葫芦画瓢”,认为学生在此期间不用动脑,致使绘本临摹变得单调枯燥,无法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对此,教师应将“读画”与临摹相结合,通过“读画”来实现对绘本构图的深入解读,带领学生了解画面的结构关系、绘本主题下作者采用的绘画技巧有哪些优点,以及作者为营造画面氛围所采用的手段等,让学生深入故事情境,随着故事情节的推演产生情绪的变化,并能把这种情绪带入临摹。如此一来,教师对技巧与知识的讲解弥补了临摹限制学生想象力的不足,也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结语

小学美术的教学是对孩子艺术修养的培养,在这一阶段,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及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绘本只是其中一种教育渠道,完成实现创新课程,让学习成为习惯,教师团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渝.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绘本的作用及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76-178.

[2]陈慧.小学低年级绘本式美术教材设计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