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探析

李赛男

山东华泰庄园园林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1

摘要:生态风景园林在施工中既要重视生态功能,也要充分考虑资金投入,注重成本管控。本文针对目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从施工方案入手,管控施工成本,选择与当地环境匹配的施工技术,并注重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相信随着生态风景园林理念与施工技术进步,未来必将更好服务于城市功能。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工艺;关键技术

引言

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为了让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为居民创造更为优良的生存环境,需要重视风景园林改造工程的开展。但具体的风景园林改造建设耗时耗力,施工人员不仅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需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只有如此,才能够让风景园林建设更贴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向。

1栽植前施工要点

1.1自然环境改造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前,需结合区域地形、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综合条件科学设计自然环境改造方案,具体包括:(1)对当地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其土质及有机物含量等是否符合园林绿化种植条件,若土质不适宜栽植绿植与花草,则需更换种植土。(2)通过样点布设与挖掘勘察,掌握地表以下约1m深度的土层结构,若土层中含有建筑残基,则需制订清除方案将建筑残基进行清除。(3)对栽植区域的自然地形、地势进行调整与改造,以提升视觉艺术体验,改善园林绿化平面化布局的单调性。在地势改造时,应精准测算地势造型所需土方量,以土方的科学测算降低地势改造施工成本。同时,地势改造时铺设的土方通常会在两年后得以沉实,其间土方高度会下沉5~19cm,因此,在地势改造时应充分考量土方下沉现象带来的园林绿化视觉效果与艺术呈现变化。

1.2植物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应符合植物生长特征以及视觉艺术感知,通过乔木、灌木与草等不同生长高度植物充分体现园林层次结构的错落感,并以香樟、梧桐、桂花等乔木为主要植物,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发挥植物调节小气候的功效。乔木的种植间距应控制在5~7m,以合理的栽植密度留足灌木与花草的生长空间,实现灌木与花草在乔木间的点缀与衬托。在植物品种选择方面,应结合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条件优选树种,如在太阳辐射不强的地区,可选择珍珠梅、接骨木等耐阴的灌木品种;在风力较大、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可选择白蜡、香花槐等乔木,以免风力强盛导致植物出现倒伏与抽条等问题。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季节性差异与视觉多样性,如乔木、灌木、花草的生长周期应较好地覆盖四季,品种的多样化可避免视觉单调性与审美疲劳,使风景园林的四季风貌各有特色、气象万千。

2栽植施工关键技术与施工工艺

2.1土方施工技术

分析土方施工技术是园林风景工程建设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如果工作人员能够从设计阶段切入,完成土方施工的优化建设,那么园林风景的设计的美观程度将会大大提升,其实用效果也能变得更为理想。因此在具体的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不应当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结构,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园林工程的设计更具有层次感。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尽可能考虑园林工程的土壤环境和条件,选择恰当的涂料回填方式,进行绿色植被种植土壤条件的进一步改良,这能够让整体的风景园林设计更具有实用价值功用,也能够让亭台楼阁等景观的地基土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能够让风景园林的土建施工变得更为理想。

2.2肥料选择方法分析

在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种植的草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如果土壤养分供应不充足,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草木的生长效率和生长速度。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实际,选择与目标建设地点更为贴合的肥料种类,完成草木种植工作。在具体的肥料选用过程中,有一部分设计人员会优先考虑选择使用腐熟的树叶作为肥料来进行填充,这能够让草木生长的各种养分均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也能让植物免疫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使用这类肥料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能够得到更为彻底地解决。而实际上相比较传统的肥料来说,自然肥料要明显更安全一些,不至于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损伤。如果土壤的养分严重不足,那么工作人员就要选择其他的肥料,为草木创设更为优良的生长环境。在具体的肥料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土壤养分检测活动,确定土壤当中的具体营养成分,并结合实际数据信息选择能够补充土壤缺少营养成分的化肥,为草木提供丰富的营养。这能够让绿色植被的种植生长发育达到理想状态,也能够让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持续性推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养分含量较高的问题,如果养分含量过高,那么草木根部很可能会营养过剩,最终出现死亡或烧苗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施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出现化肥过度使用方面的问题。

2.3树穴开挖技术

分析在具体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树穴开挖技术的使用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够合理使用该项技术,那么风景园林的美观度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草木结构也能变得更为科学合理。实际上该项技术在具体的园林风景工程建设中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如果移栽的树木能够顺利成活,那么工作人员就务必要遵循既定的树穴开挖标准方式,完成开挖操作。在具体的开挖操作推进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尽可能保障给不同种类草木树穴挖掘的深度,贴合其自身的标准。否则草木的存活率很可能会大幅度下降。除此之外,在技术使用之前,技术人员还应当全面完成各类准备工作,在具体的草木移栽过程中,需要完成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检测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确定不同种类树木的最佳挖掘深度,让草木在更优质的生存条件中茁壮成长。这能够让草木后期养护难度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也能够让植被在光照更为充分的情况下全面生长,这能够让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变得更为理想。

2.4绿化浇灌方面应用喷灌、滴灌、微喷灌等技术

浇灌植物方面,可以选择使用喷灌、滴灌、微喷灌等技术,不仅可以提升风景园林内绿化浇灌的技术,同时还可以降低园林在人力、水资源以及机械方面的损耗,根据实际调查,在风景园林工程方面,喷灌和滴灌是使用范围较广的技术。当前,我国也在将微喷灌技术进行引用,在绿化带的两侧进行安设微喷管道,为了降低对绿化植被的影响,通常会使用散式、矩形等多样化喷头,进行两侧对喷,从而达到促进植被生长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苗木成活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通过应用微喷灌技术,可以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因为微喷灌所产生的雾化水汽,可以净化空气、除去杂陈,在城市当中也是独特的景观。微喷灌技术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

结束语

生态风景远离施工中技术优化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城市建设者来说是一个难题。相比于城市其他建设项目,生态风景园林不仅在施工技术上要优化提升,还应当从生态角度出发开展优化研究,确保施工技术的提升方案具备针对性和科学性。相信经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优化,未来的城市景观将更美好,满足城市发展生态需求。

参考文献

[1]田宝宏.优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镇建设2020(7):337-337.

[2]]孙秀慧.风景园林施工中技术优化和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J].花卉,2021(6):181-182.

[3]何嘉鸣.关于优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途径[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21(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