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9
/ 2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张仕娟

贵州省仁怀市第八中学 564500

《基础教育课程》语文研究性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语文课改的一个亮点,充分利用网络,更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它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因此在初中语文中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来看,它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下的一门活动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是指以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学会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课程。从广义看,它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特点

1开放性。一方面是指要改变传统的课堂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创设一个开放的活动环境;另一方面是指要在问题的设计和讨论中保留开放状态。

2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只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而不是什么都包办,应留有适当的余地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3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研究的特性,重视学生对知识进行研究、探求的过程,而不强调结论的正确性。

4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学生本人的亲身体验来探求。

5协作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活动和集体协作的统一。

三、初中语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要素

1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语文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2探索研讨。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按照计划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对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3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

四、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

1、激发求知兴趣.

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动为对象,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满足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就必须不断地钻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探索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兴趣将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并逐渐得到培养。

2、形成学良好品质。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务又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不少困难;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言而喻,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3、提高学生感知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和知觉参与。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提高对事物的感受性;增强知觉的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具有高水平的感知觉是一个人取得卓著成绩的前提条件之一。具备敏锐的感知觉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培养学习意识

初中学生从初中到初中有一个转变与适应期,也对新的学习充满了渴望与新奇感,教师必须抓住时机,设法使学生改变原先对语文学习的不良看法,唤起并留住对他们语文的浓厚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摒弃了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觉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识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

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如在教授《死海不死》时,一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是什么意思?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兴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