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含量检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探析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含量检验方法

马雯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食品添加剂氯化钾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食品的味道和保持食品的稳定性。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需要对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的主要含量进行检验。通过合理选择检验方法,严格控制实验过程,正确处理样品和数据,可以得出准确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含量检验结果,使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能提高其质量。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氯化钾;检验方法

氯化钾在食品中的主要功能包括调味和保鲜。作为调味剂,氯化钾能够增加食品的咸味,用于替代部分食盐以减少钠的摄入量。由于高钠摄入与高血压等健康问题的关联,氯化钾的应用有助于提供更健康的食品选择。同时,氯化钾还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可以用作食品的防腐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为确保食品中氯化钾的添加量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氯化钾主要含量的检验是至关重要的。检验结果可以用于监控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合规性、质量控制和产品标识。因此,研究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含量的检验方法,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家市场监管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控制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因此,研究和改进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含量检验方法,有助于满足监管要求,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食品的质量安全。

1基本检验原理与方法

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的主要含量检验方法可以采用滴定法。滴定法是通过一种化学反应来确定氯化钾含量的方法。基本的滴定方法是利用氯化钾与一种已知浓度的银离子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当反应滴定至等量点时,溶液中的氯化钾完全与银离子反应,此时可通过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化钾的含量。在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的测定过程中,我们必须熟悉其相关的实验原则和技术手段。以GB 2558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标准为依据,涉及的基本检验原理与方法如下。

1.1检验原理

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使用银电极作为指示电极,并选择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接着采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以确保氯离子的准确测量。其中,离子反应表示为Ag+ +C1- →AgC1 ↓。通过观察电位的瞬时变化,我们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终点,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氯化钾的含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1.2检验方法

称取0.25g氯化钾(KCl),干燥之后精确到0.0001 g,将100 mL的烧杯放入,再倒入40 mL的清水,滴上溴酚蓝指示液1滴,以确保混合液的质量。然后滴加( 1 + 1 )硝酸溶液1 ~2 滴,让溶液呈现黄色,进―步采取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以滴定到终点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为依据,计算氯化钾含量,其计算的标准公式为:

KCl ( % )= ( V×c×M/1 000 ) /m× ( 1一w0)×100

其中,V表示为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mL;c表示为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数值,单位为mol/L;w0表示为测得干燥减重的质量分数,单位为%;m表示为试样的质量数值,单位为g;M表示为氯化钾的摩尔质量,为74.55 g/mol。

2检验过程涉及的问题及原因

2.1涉及的问题

样品的准备: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样品的选择、采样方法和存储条件等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任何实验室操作前,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准则。这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等。还要注意正确处理实验室试剂和废弃物,并遵循实验室内的安全操作规程。

滴定液的选择和标定:滴定法中使用的滴定液,通常是银离子溶液。确保滴定液的浓度准确,并进行适当的标定和校准。这有助于获得准确的滴定结果。

指示剂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对于滴定法的成功至关重要。指示剂应与滴定反应相关,并在滴定过程中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常用的指示剂包括硝基苯酚和硝基萘等。确保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根据指示剂的使用方法正确添加。

2.2产生问题的原因

样品选择和处理:原料纯度参照文献可知,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是由岩盐光卤石或海盐通过精炼而成的,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钾和氯化镁,由于氯化钾的成分最多,因此该添加剂的名称为氯化钾。原料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钙等杂质氯化物。在使用硝酸银对这些溶液进行滴定时,它会与被溶液中的氯化物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消耗一部分硝酸银,这也使得硝酸银消耗量过大。按公式计算,实际把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钙等杂质氯化物的含量都累加到了氯化钾含量上去了,造成了氯化钾含量升高。不正确选择或处理样品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如果样品不具有代表性,或者在采样、保存或前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仪器设备问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故障或不准确的仪器校准可能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例如,滴定法中滴定液的浓度不准确或离子色谱仪的仪器校准不正确,都会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

操作失误: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也可能导致问题的发生。例如,在滴定法中,滴定液的滴定速率过快或过慢、指示剂的添加不准确等操作错误,都可能导致滴定终点的判断错误,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环境因素:实验室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污染物等,也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验条件的不稳定或干扰样品的分析,从而引起问题。

数据处理和计算错误:数据分析和计算过程中的错误也可能导致问题的出现。使用不正确的公式、计算方法或数据输入错误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实验人员技术能力:实验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如果操作技术不熟练或缺乏相关经验,可能导致操作不规范或错误判断,从而引起问题。

3检验改进策略

标准方法选择:选择适用的标准方法进行检验。确保所选方法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并具有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样品采集与处理:确保样品采集具有代表性,并严格控制样品的保存和处理过程。采用合适的采样方法,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并采用适当的前处理方法,如过滤、稀释等。

仪器设备维护与校准:定期维护和校准实验室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严格按照仪器制造商提供的维护和校准指南进行操作,并及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校准。

控制实验条件:控制实验室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性。遵循实验室规程,避免污染物对实验产生干扰。

质量控制与质保体系: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保体系,确保检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包括使用合格的试剂和标准品,进行样品重复检验和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

操作培训与技能提升:为实验人员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和实验方法。加强实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性。

数据分析与验证: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验证程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核实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数据重复性和一致性的分析。

外部质量评估与参比材料: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和验证,评估实验室的检验水平。使用参比材料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结语

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含量的检验方法通常采用滴定法。滴定法基于氯化钾与银离子的反应进行测定,通过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化钾的含量。离子色谱法则利用离子交换柱将氯化钾中的离子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量离子峰的面积或峰高来计算氯化钾的含量。在进行这些检验方法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选择和处理,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并且没有受到污染。同时,仪器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添加滴定液和指示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及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此外,数据分析和结果计算也是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采用正确的公式和方法,并进行数据验证和审查,以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总之,通过合理选择检验方法,严格控制实验过程,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以及正确处理和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准确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要含量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婷婷.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含量检验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7(24):85-86.

[2]韩仲果,匡洪红.对食品添加剂氯化钾主含量检验方法的探讨[J].盐业与化工,2015,44(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