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曲蕾

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小学 158306

摘要:新时期小学语文高段教学时,为保证学生读写学习的质量,教师需要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创新,为学生建构全新的语文读写学习环境,发挥读写结合的教学引导价值,提升小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1读写结合概念的界定

顾名思义,读写结合就是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序、有深度的结合,将文学知识以更加整体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读写结合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步发展的基础上,精准地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以更加新颖的角度和切入点为学生带来丰富、新颖的文学知识学习体验。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读写结合模式的核心是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融合,只有实现全面的读写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2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从当前实际来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实施过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第一,对读写结合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中,读与写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隔阂。在教材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精力过多集中在阅读活动中,而作文活动则主要集中在每单元的习作课中。这种情况下,阅读和写作活动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语文课堂中的读写练习活动比较匮乏。

第二,读写结合的形式比较单调。读写结合的训练形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最终的练习效果。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中,由于教师对读写结合的着眼点主要放在通过阅读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以及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技巧上,所以往往会采用仿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方式。从效果来看,这种训练方式涉及到的训练层面比较狭窄,难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提升。同时,由于训练的形式比较单调,再加上读写练习是语文课程中的难点,所以容易使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到枯燥。

第三,学生在读写活动中比较被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课堂中的师生角色定位缺乏合理性。一方面,教师在发挥组织者作用时没有适当控制权利界限,对学生进行了过多的干预;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处于被动的角色,在参与读写活动的过程中难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流于表面。

3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3.1课前自主阅读,记录理解困惑

核心素养教育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准确定位高段语文的教学目标,并精准诊断学生的语文学习最近发展区,进而采取灵活多变的语文教学策略。

在读写结合教学理念主导下,为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从课前预习教学层面入手,如制定精美的微课视频,辅助小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前阅读预习。

小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时,由于学习能力有限,会遇到一些阅读困惑,如生字词的理解、文章故事的理解、文章人物关系理解等。为达到读写结合的教育启蒙目标,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可鼓励学生动笔记录自己的阅读理解困惑,并将自己阅读的观点进行快速记录,养成边读边记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为有效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质量,教师可围绕课文教学内容,为高段小学生制作精美的微课视频,辅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从多个维度入手解读文本《只有一个地球》的核心思想。小学生在自主预习时,可基于教师的课前引导,及时开展阅读记录,形成阅读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的课堂学习活动,助力小学生语文写作与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3.2明确读写结合的教学重点

读写结合教学的重点,是指读写训练中要掌握的重点知识或能力要点,其占据课堂的时间长,对学生的要求高。如果没有教学重点、或教学重点不突出、存在偏差,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所以在确定读写结合教学重点时,不能仅凭教师个人的主观判断,还要参照多方面的客观依据。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明确教学重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制订相应的教学重点时,不仅要依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还应该综合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制订出更加明确的读写结合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提升读写结合学习思维。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导语部分来整理出一份清晰的结构框架表,对各个年级教材中每个单元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重点加以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个年级读写结合学习的重点方向和内容,以及对自身所处水平形成清晰的认知。在明确了教学重点之后,教师便能够整体地掌握教材的编写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落实必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做到“一课一得”,教学才会有成果。同时,通过这份结构框架表,教师还能够关注到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学期、不同年级的细微差别,从而对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某一知识、能力点的提高,使得读写结合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譬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出发,明确本单元的阅读重点和写作重点,并在两者结合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成长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法。

3.3丰富课堂活动,加深学习感悟

读写结合的组织方法比较单一是当前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增加常规的读写练习方式之外,教师还要利用恰当的形式进一步增强读写结合活动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语文课堂的活动,以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还能够从不同的层面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3.4局部精读,发散写作

为有效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潜能,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局部精读,即选择文章描写精彩的段落,鼓励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思考,对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文化内涵、思想情感进行解析,并基于学生自己的精读理解,开展发散性写作练习,使得学生能够有感而发,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保证学生读写学习的整体效果。

例如,进行《腊八粥》教学时,为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写作练习,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局部精读,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调动主观情感,对文本的精彩段落进行深度剖析,从文本的场景描写中发现传统民族节日的文化底蕴,使得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意识认同、思想共鸣,挖掘出文本潜在的教育价值。在学生对腊八节产生更多的理解认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围绕传统民族节日进行写作练习,有效激发出小学生的写作潜能。

结论

综上,笔者以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为例,阐述了读写结合的具体教学策略,旨在说明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今后,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应当紧扣高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诉求,围绕核心素养育人要求,对语文读写结合方式进行不断优化,以保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梦雪.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23(1):70—72.

[2]黄银花.阅读与习作的有效链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如何才能相得益彰[J].学生(下旬刊),2023(21):112—114.

[3]郭敏.读写结合为语文插上双翼——例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3(1):26—28.

[4]陈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J].学生(上旬刊),2023(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