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讨论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浅谈讨论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田福灵

广东省揭西县京溪园中学   广东  邮编:515431

摘要:讨论法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运用讨论法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讨论法;中学历史课堂;运用

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为主,可以充分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符合“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讨论法的确能够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学习模式,让学生就讨论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讨论场景、制定讨论规则、引导学生互动、提供适当引导、评价与回顾等步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讨论法,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高效课堂教学。

一、精设讨论问题,激活激辩思维

讨论法作为一种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并促进他们在历史学习中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应用讨论法时,问题的科学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理设计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相互讨论,如此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目标[1]。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讨论法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讨论话题,如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话题,如此可以在落实课堂目标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参与到讨论中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保障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课教学中,根据越王勾践的故事,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得出各自的启示。这样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同时,不同的结论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还能为其他同学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又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不同层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过程”、“结果”、“历史意义”等关键内容,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失败成因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掌握重点和细节,并促进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二、创新提问方式,打造民主课堂

在讨论法的应用中,教师需要注重提问方式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避免学生对讨论法产生排斥。展开来讲,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发现和探索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相关材料和资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并给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和对比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不同观点和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实践证明,教师运用的提问的方式不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有差异,所以教师应该创新有效的提问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同时,互相提出问题并且进行解答,如此可以更加有效地落实讨论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教学中,通过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可以知道,五四运动对之后的很多事件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说,其直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自主设计一些讨论话题,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没有五四运动,那么中国共产党是不是就不会诞生?”对此,有的学生认为“受大环境的影响,当时民众的思想意识已经发生了转变,五四运动只是一个契机,就算没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也会诞生,可能会晚一段时间,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必然的的发展方向。”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他们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更加感兴趣,无论是提问还是解答问题,都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极大的强化学生的讨论效果。

三、寻找兴趣要点,促进即兴发言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启发其历史思维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某一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来热身课堂,并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中,使学生愿意去探索未知领域,并能够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成果。这种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维发展,为他们开拓更广阔的知识和见解创造了机会。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学中,提出话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异同点”,让学生就此进行深入讨论,学生们展现了极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他们也很快找出两者之间的公共点,都与曹操有关,且都属于以少胜多。

接着,学生们通过各自的观点表达出了对战役结果的不同理解:有位学生指出官渡之战曹操大胜,确立了曹操在北方的地位;而另一位学生提到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导致魏蜀吴三足鼎立;也有学生指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选择了正确战术,切断了袁绍的供应线,上下一心共抗强敌;另一位学生发言指出,孙刘联军能大胜曹操是因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曹操一方则是过于自负,士兵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最后导致落败。可以看出,通过这个小的兴趣点,整个历史课堂都被点燃了起来,学生们渴望进一步探究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是否正确,因此更加专注于思考,课堂氛围更加浓厚。相比过去应付性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四、丰富讨论活动,实现高效课堂

通过强化讨论法的应用,可以激活历史课堂,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来说,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时事相关的历史话题,例如当前社会上最新的热点事件,或者针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现代应用和影响,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并激发出激烈的相互讨论[3]在讨论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和促进的通,引导学生思考话题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知识背景,以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辩论能力,教师可以引入讨论话题,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讨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分组调研、辩论准备、辩论活动、整理总结、提供启发性方案等环节中深入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辩论技巧和思维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引入讨论法是活跃课堂氛围、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讨论法时,可以从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创新提问方式、丰富讨论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和批判性思维、引导总结与梳理等方面入手,以提升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激活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玉梅. 初中历史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运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

[2]韩长玲. 讨论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 试题与研究,2020,(10):128.

[3]翟丽.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