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分析

魏宝林

深圳市格致中学  518131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强调对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学科,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极大地削弱了它的价值功能。所以,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创设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景创设分析

1论问题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1.1创设物理问题情景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比如,在超重和失重这一部分,让每个学生把两本书的书页重叠在一起,然后把它们放在桌子上,互相拉扯,当他们使用很大的力气,依然无法将它们分开,但可以把两本书都抬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在松开的时候,再轻轻一拉,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分开了。怎么会这样?悬念的突然出现,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于是,问题情境出现了。

1.2高中阶段的认知规则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要求

“情境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例如机械单位系统部分,首先介绍了一个故事,一九九八年二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一颗探测火星天气的卫星,计划在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到达火星,但卫星并未进入预定轨道,而是坠入火星大气,并迅速消失,经过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洛克希德马克的数据是英制的“磅”,因此飞船在飞行过程中产生了细微的误差,累积下来,结果就是差了一毫米,就差了十万八千里。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单位制产生的兴趣。

1.3物理问题情境化是物理实践的需要

物理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它来自实际,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理论,都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抽象的逻辑关系的集合,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架桥、移动电话、导弹发射、卫星操作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看见真正的问题情境,要让他们看见生活中的事实,要让他们去做真正的调查,这样才能体现出现代物理教学的价值。比如,在让步纸片和硬币下落的时间之间存在着差异,请学生们进行分析和讨论,有的学生会认为是因为硬币的重量比较大,所以下落的速度比较快。然后,老师把纸片捏成纸团,再进行一次实验,结果发现纸团和硬币在同一时刻落到了地面上,这就引发了学生们对自由落体运动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们非常想弄清楚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引出了本节课中所讲的“自由落体运动”。

1.4物理问题情境的生成是物理概念抽象的必然要求

就其内容而言,物理学包括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等。在这一部分,物理学的基础就是物理的概念。只有奠基扎实,才能使物理学的建筑长盛不衰,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比如,在全反射一节中,将一个被熏黑的鸡蛋放在了水里面,学生可以看到一个闪闪发亮的银蛋,或者是通过观察饮水机里面升起的气泡,看起来格外亮,从而引出了全反射的概念,并分析了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又比如牛顿的第二定律,它涉及了力、质量、加速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因此,要用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观念。

由于物理观念的高度抽象性和多重抽象性,使观念的教学变得非常困难。比如牛顿的第一个定律,说的是力可以改变物质的运动,牛顿的第二个定律,说的是力可以加速物质的加速度,牛顿的第三个定律,说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浅谈创建问题情境所应遵循的原理

2.1兴趣性原则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按照兴趣性原则来创设问题情境,设定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2.2适宜性原则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所以创设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可以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学习到与物理课题相关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要根据“适切性”的原则来创设与物理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3浅谈中学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想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将从导入情境、趣味性情境以及生活实际情境三方面的创设展开讨论,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优化提供有效的依据。

3.1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创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严密、抽象性很强的课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点的理解都不够深刻,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难提高。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那些与生活中的实际关联性较强的物理问题,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创设,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点提供了保障。

例如,在“物体惯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将物理问题以一种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拿张驾驶车辆的照片,询问为什么在车启动的一瞬间,人的身体会向后倾斜,为什么在突然刹车的一瞬间,又会向前倾斜呢?在行驶时,为什么要和前面的车辆保持一段距离?通过这些生活实际案例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了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又达到了物理课堂教学目标。

3.2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情景”的生成必须遵守“利益”原则。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如何创造一个有趣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小鬼当家》中的主角为何要将油洒到地面上?为什么反派人物在雪地上都能走得很稳,而在平地上却能摔倒?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他们的答案,进行评估,并适时地引入“摩擦力”这个主题,说明摩擦力的功能。很明显,创设趣味性情境可以帮助高中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依据。

3.3创设引导情景,让学生迅速地融入自己的角色中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通过创设引入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达到教学目的。在引入情景开设之前,教师需要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资料,层层推进,进而引出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确保引入情景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例如,在《行星的运行——开普勒第三定律》这节课上,老师可以先讲日心和地心的争论,然后再讲哥白尼到第谷二十年来的观察,最后再讲开普勒对第谷的观察。通过这种方式,引入一个有效的课堂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题的学习之中,最后,教师总结出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研究问题的开端,它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的序幕,它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形成探究的平台,它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在“物理问题情境”这个问题上,教师要做的工作最多。

参考文献:

[1]郑玉霞.高中物理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风,2020(01):55.

[2]杨恩红.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分析[J].品牌,2015(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