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 2

镜像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李小娟,马浩胜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250109

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其中一个重大的疾病就是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在我国发病率很高,虽然四肢损伤的发病率和颅脑损伤的发病率相比较要更高一些,但是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却居于首位。对患者进行一些恢复性的训练时要把功能训练放在首位,言语功能和认知功能,让患者学会应对残疾带来的不方便,争取最大程度的在生活以及工作方面能够自理。同时,在进行训练时应该注意对并发症的预防,任何并发症都会拖延康复进程,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发展趋势

高压氧治疗方法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最早提出,起初用来治疗重型流感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随着医疗知识以及高压氧疗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高压氧技术应用于颅脑损伤已经被世界所广泛接受。应用高压氧技术可使患者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尽早恢复,可使神经细胞死亡程度降低,保持原有的神经功能改善受损区域的情况,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降低颅脑损伤伤残程度。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的同时应用镜像疗法锻炼上肢功能。镜像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对患者的脑组织和脑神经功能的恢复都有极大的帮助,减轻患者的生活障碍,提高患者自身的功能水平。镜像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是一种新的康复思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高压氧治疗技术在不断的创新,广泛被临床所接受。效果显著早已改变了之前高压氧应用具有发病时间段的局限性的观点,即不管是颅脑损伤的早期还是颅脑损伤早期之前的时间段内都可以介入一些康复项目,应用高压氧治疗。镜像疗法可促进大脑功能重塑,提高患肢的肢体功能。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不易受空间场地环境因素的限制,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容易在临床康复上推广开来。镜像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为颅脑损伤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寻找了新的治疗方案,新的康复途径。

一、治疗方法

(一)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具体康复训练方案如下:

运动疗法:30分钟/次,1次/天,5次/周,共六周。为该患者制定的上肢功能训练方法包括:

①上肢肌肉牵伸:患者坐在稳定的凳子或治疗床上,治疗者在患者的患侧,将其患侧上肢外展的同时伴随外旋,使肩关节向后伸展,肘关节,腕关节和掌指关节都伸展,手心朝下。充分牵伸上肢肌肉。练习这个动作能牵伸到上肢的屈肌群、内收肌群、屈指长肌群。此外给与患者不同大小的球让其抓握,主动牵伸拇指内收肌。

②诱发肩周肌肉收缩:在进行肩带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支持患者将上肢摆置前屈位,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利用离心收缩慢慢下落。进行此动作时要注意避免前臂旋前和盂肱关节内旋。患者躺在治疗床上,训练三角肌和肱三头肌,话只能喝将上肢先前屈,再用手掌去触碰对侧的耳朵或枕头。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要注意引导患者做动作。

③训练伸腕:患者取坐位。上肢放在桌子上,手心朝向桌面,将桌子上的杯子拿起(伸腕)和放下(屈腕)。前臂中立位,通过屈腕伸腕调整桌子上玻璃杯至指定位置。

(2)作业疗法:30分钟/次,1次/天,5次/周,共六周。

①作业治疗:用桌式插件进行肩肘腕训练;拧螺帽进行前臂旋后旋前训练;剪纸,捏橡皮泥进行手指精细活动训练;用猜测游戏训练记忆力与注意力。

②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吃饭,如厕,清洁卫生,穿脱衣服,在平缓的地面上行走,上下楼梯,个人修饰,轮椅转移活动的训练。

(3)理疗:25分钟/次,1次/天,5次/周,共六周。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或者功能性电刺激。

(二)实验组

镜像疗法:20分钟/次,1次/天,5天/周,共治疗六周。镜像疗法是应用一种常见的训练仪器——平面镜。将平面镜和训练手法结合形成的一种治疗手段。训练前先向患者表明这次训练的机制、训练方法与训练目的,去除手上的任何装饰品。进行训练时患者需坐在稳定的凳子上,距离以能将上肢放在在桌子旁为宜,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把一个35cm×35cm的镜子放置桌子上。(镜子尺寸并不是固定一致的,我们为患者选择的镜子要让患者刚好能看见健侧肢体在镜子内的反射活动但是看不见患侧肢体为合适。)将镜子放在患者前面的矢状位,调整位置,使患者只能看见健侧肢体以及健侧肢体在镜子中的反射影像。治疗师坐在患者对面做动作,让患者去模仿动作。动作从一些简单的单纯的活动开始比如屈伸肘关节,内收外展肩关节等。当这些简单的活动做好后再增加训练动难度循序渐进做两个关节一起联动的运动比如屈肘时伸腕,肩关节内收时屈肘。在做动作的时候让患者注意观察镜子中自己的动作,想象是自己患侧的肢体在动,同时并努力尝试让患侧肢体做出相应的动作。动作难度要循序渐进,积极鼓励患者,创建康复信心。

(2)高压氧治疗:70分钟/次,1次/天,5天/周,共六周。高压氧舱空气加压0.2Mpa,维持吸氧稳定性[17]。舱内温度保持在18℃-26℃范围内,控制氧浓度≤80%。吸氧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再行减压吸氧10分钟。

二、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研究结果

1.常规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由于不同类型的颅脑损伤发病机制是不一样的,但是共性的表现是脑组织以及脑血管的直接或间接的病理生理改变。如神经通路传导障碍、神经纤维断裂、颅内水肿、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由于颅脑损伤没有固定单一的损伤形式,受损部位不同,出血程度不同使得运动功能障碍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残存功能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有侧重点的进行治疗和训练,这样才能把康复的效果最大化。本实验所选取的患者正是有以上表现,通过训练,颅脑损伤患者的上肢运动控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了不错的改善,认知功能也在逐步恢复。这些都可以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疗效指标得分具体数据的变化得以证实。因此,常规的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

2.镜像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

镜像疗法的治疗机制是患者通过观察镜子中的肢体活动,为其创造一种患肢也可以同步活动的视觉错觉,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对患者患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产生影响,在临床的应用中,镜面是可以适度扩大的,这样可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让患者可以看到整个上肢的运动,而不只是看到前臂和手,这样患者再进行训练时会得到更大的益处,训练的是整个上肢而不仅仅是手腕等部位。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是高压氧的治疗的作用原理,增加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氧含量和弥散距离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对颅脑损伤不可逆受损起到限制作用,对可逆性病灶的恢复起促进作用,有利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的增加,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组织的缺氧情况,提高患者脑脊液的氧分压,加快脑组织的恢复。在接受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镜像疗法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FMA上肢部分的评分要高于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更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好,认知功能恢复更快。

(二)研究结论

常规的康复训练确实对颅脑损伤患者上肢运动的改善有作用。但是经过实验发现镜像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时候效果要好于单纯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且在进行试验时发现,越早进行干预的患者恢复的越好。接受镜像疗法和高压氧治疗后能够减轻脑组织脑神经损伤,减轻残障水平,促进重返家庭,重返社会。

李小娟(2001.04--),女,汉族,山东临沂,学士,康复治疗学

指导老师:马浩胜(1995,08--),男,汉族,山东淄博,硕士,运动康复

该篇文章依托山东协和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