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直肠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直肠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陈丽  崔巍巍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脊髓损伤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探究其对神经源性直肠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选择患者,均诊断为脊髓损伤,合计12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均6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则是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早期护理模式应用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功能康复;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疾病对患者的伤害性较大,患病后患者的生理、心理均会受到较大影响,且大多数的患者还会出现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大便失禁、大肠梗阻等情况较为常见;同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也较为容易出现神经源性直肠症状,为此需展开有效护理干预,继而帮助患者进一步养成健康的排便模式,降低患者的生理痛苦,大大提高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选择患者,均诊断为脊髓损伤,合计12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均60例,其中观察组的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29-61岁,均数(45.00±10.00)岁。对照组的男21例,女39例,患者年龄30-62岁,均数(46.00±11.0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后无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外伤史明确,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经治疗后有神经源性直肠遗留,以腹胀、便秘等为主要表现;认知功能正常,神志清楚;知情同意,并报经伦理部门批准。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严重颅脑外伤引发昏迷。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施行传统护理干预,以疾病宣教、做好良肢、体位调整工作,定时翻身叩背,指导实施关节活动度训练,每次1.5h,每日1次,每周6d,1个疗程4周,连续2个疗程。观察组中患者施行早期护理干预,(1)早期心理干预护理,对心理情绪出现问题的患者实施疾病讲解,即告知患者神经源性直肠危害,并将正确护理方法加以告知,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还可以借助听轻音乐,观看影视作品等方法使患者得以放松[3]。(2)早期饮食干预护理,取无刺激、低渣食物摄入,加强营养的合理搭配,可多食绿叶新鲜蔬菜,忌摄入粗纤维丰富食物,不可暴食。(3)早期直肠功能锻炼干预,需要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为患者做腹式深呼吸,对其进行针对性吸气、腹肌训练,对肛门括约肌痉挛患者,需实施肛门牵张技术加以缓解,操作为:中指戴上手套,在其表面涂上石蜡油,并缓慢的插入患者肛门,将直肠壁向肛门一侧缓慢、持续地的牵拉、扩张,也可以应用环形牵拉方式操作,进一步缓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痉挛,刺激肛门括约肌产生肠蠕动现象,训练的频率需控制在1~2次,以此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性排便。另外,护理人员需展开腹部按摩,穴位按压,借助专业动作按摩患者的腹部,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并有效按压穴位,进一步刺激患者肠道,使得直肠功能得以恢复[4-5]。(4)肢体功能训练:在急性期,肢体处于功能位,并开展被动活动,以对废用性萎缩防范。在恢复期阶段,依据肌力状况来对训练方法选择,以发挥增强作用,包括轮椅训练、床椅转移等,经运动,促进神经源性直肠功能恢复。

1.3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研究,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当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则是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

分组

例数

便秘

腹胀

对照组

60

6.00±1.12

4.35±0.70

观察组

60

3.50±0.41

2.99±0.40

t

4.062

3.162

P

0.018

0.023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表 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社会功能

精神状态

躯体功能

生理功能

观察组(n=60)

64.00±3.55

69.00±2.31

66.15±6.30

60.57±9.80

对照组(n=60)

51.20±6.80

49.35±2.60

50.45±6.60

47.55±10.10

t

10.054

10.113

16.042

20.030

P

<0.001

<0.001

<0.001

<0.001

  1. 讨论

   脊髓损伤在临床创伤领域多见,是由直接或间接外力对脊髓构成损伤所致。此创伤发生后,易有脊柱骨折脱位问题出现,若情况严重,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感觉障碍及肌张力异常等表现出,促使患者运动功能和躯体感觉受到明显影响,使患者排便、排尿功能出现明显受阻,诱导神经源性直肠和神经源性膀胱发生,促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其中神经源性直肠主要指代的是:机体控制直肠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者是周围神经受损害,继而造成的直肠功能障碍,多是发生在脊髓损伤疾病患者中,会使得患者出现大便失禁,继而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其生存质量。在脊髓损伤早期,即对直肠开展精准照护,引起的直肠康复的关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取理想预后。脊髓神经损伤可造成对肠道运动,负责支配神经功能出现明显异常,副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明显损伤,进而减少了肠道蠕动能力,引发便秘出现,而通过开展体位改变、排便训练、进食训练,可对功能康复创造条件。本文采用的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神经传导功能,以此控制患者排便活动,对纠正排便行为有积极意义,同时对患者不良情绪加以疏导,并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帮助其肠道功能恢复,调整直肠功能锻炼方式,提高整体护理护理水平与质量

[6-7]。结合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便秘、腹胀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通过对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可消除其负性情绪,增强抗病信心,主动在自我照护过程中参与,可为各项医护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保障。通过开展饮食护理,可避免便秘事件,利于在提升机体抗病能力的同时,增强康复进程。经开展积极的康复锻炼,可促进肠道蠕动,推进直肠功能恢复进程。此外,还需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以加快整体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模式应用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陶佩佩,张兰香,陆敏敏,等.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直肠功能康复状况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6):226-227,229.

[2] 刘宏晶,王晓霞. 早期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直肠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6):91-92.

[3] 杨颖,兰正燕,蒲晓霞,等. 腹部按摩仪联合中医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1,39(7):211-214.

[4] 关榴燕.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161-162.

[5] 胡凌燕,刘红,张之娟. 神经源性直肠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155-156.

[6] 陈兴贵,樊海燕.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J]. 自我保健,2020(6):64-65.

[7] 蔡娜,沈姜津. 排痰机腹壁震动按摩在神经源性直肠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