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对技校学生就业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课程设计对技校学生就业率的影响

刘和燕

广州城市职业技工学校

摘要:技工学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是无法分开的,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教学方法的使用,并将它包含到课程设计的内容中。所谓“提高就业力的课程设计”,并不是为了引人注目,而是希望强调教学的目的。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或技术的内容,但最终目的或长期目的一定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就业能力,或者社会生存能力。谈到课程设计,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但国内教育领域的老师更熟悉或者更关心的,还是怎样的备课和如何进行学生评估,但这两者其实只是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我们国家技工学校的课程设计应该是老师进行备课和评估学生学习结果的基础。

关键词:技校生 课程设计 就业

一、技工学校课程设计与就业的关系

1、技工学校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社会上存在这样的现象,因为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对口”,供需内容出现了一些偏差。企业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开发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而学生群体,因为环境资源有限,一般的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理论知识都是比较专业的,但对于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却不是很好,所以在学生群体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效果也不理想,这对于学生来说,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最大问题,经常碰到学习的专业与找到的工作不对口,求职意愿越来越低。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必须实行岗前培训,但对用人单位来说,在各行业仍是人才流动比较大的市场的前提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资源、人力资源和必要的经济资源,这是企业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必须保证人才资源的可靠性。当代技校生自主择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同样匮乏,但又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只安排一个工作给学生,直接让学生去岗位就业,而应该把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有能力去自主择业,而不是只把一个现成的就业岗位交给学生的做法来缓解当前技校生“就业难”的就业压力,这就反映出技校生在校期间的针对就业问题的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2、技工学校针对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要进行课程设计的改变

谈到今天的技工学校的课程设计与技校生就业力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学生们最熟悉的就是学校的教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他们每天到学校来学习这些课程,课程内容的学习是学生最深刻的在校经历。因此,课程设计是技工学校和技校老师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课程的内容应该定期回顾并根据客观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现状而来改进,这一点应该是国内技工教育有待提高的。教学的内容必须反映社会的发展,所以技工学校的教学课程的设计是需要不断的更新改进。

二、文化理论类课程的分析

1. 文化理论类课程的设置意义

技工学校在文化理论类课紧密设置的课程安排下,一方面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从新生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一方面是基于职业教育现状,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是对未来的择业和就业问题,现在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对学习课程的要求,有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求必应。这样的学习现象在技工学校普遍存在:多数学生机械地按照学校既定的课程任务学习,在就业前额外参加培训考证与自身实际相关的课程,只有少数学生能有自己的计划,有能力进行选择。技校生的可塑性很强,尤其是个性特点鲜明、学习创新能力较强,他们在刚入技校之初就有一定的文化理论基础,这对技校生未来的职业道路规划将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从而对其能力的理解也会有一个进一步的提高。

2. 思政与文化课理论课的开设的重要性

学生的文化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政治与文化素养两个方面。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心智成熟开始的,所以正确的思政与文化理论课在技工学校的课程中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技校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思政课是技工学校可在思想文化理论方面,根据学生需求,适当安排,给学生以真知灼见。同时,技校生还应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内外形势,为中国当代的发展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这样,技校生的理想才能在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同时,与国家的理想相衔接、同步,与时代同步,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思政与文化理论课程取得的成绩

随着全国技工学校扩招,技工学校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数量从 2005 年开始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对技工学校的用工压力。思政与文化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将为技校生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增强分析能力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等方面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树立理想和目标,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思维逻辑习惯。当他们明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时,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业中去,把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程度上来,就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这样,就能多给学生一些锻炼自己的时间。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面对就业问题就会更加从容。

三、心理类课程的分析

1.心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在毕业生面临求职时,由于没有正确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导致部分学生会出现焦虑、迷茫等状况。因此,技工学校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适当增加有利于技工学校心理正常发育的心理学内容。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学生们身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都在不断增加,所以每到一所技工学校的学生都要普及心理辅导的相关课程。

2. 心理课程的设置

作为就业类别的课程,在技工学校里会限制教学课时,不能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这些课程中去。心理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效率,贴近实际。心理课程设置应注重效率,贴近实际。在课程设置上,更多的要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分析技校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告诉他们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2)解题思路,有据可依,有理有据,解题思路清晰。提出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在遇到难题时,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自我剖析,怎样的动手解答。或者提供一些倾诉的途径,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一体化课程与实操课程的分析

1.一体化课程的一般特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现代技工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理论性课程注重课堂内,注重的是一般性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一体化课程不仅是注重于课堂内外,更加重视在工作岗位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一般的实操类型的课程并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实践类型的课程。

2.实操类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操型课程一般安排在技工学校的第二个学年度,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来说再合理不过,专业课程结束了。在实操课的编排过程中,集体练习优先于单独练习,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由于集体练习的安全系数比较高,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比较容易;另一种则可以在团队中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和享受集体的成就感,强化个人的创造能力,更容易提高个人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

3.提升实操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技校的实操课程安排中,很大一部分的实操课程安排大同小异,甚至大同小异,能够分享课程经验,总结实操课程安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避险,共享发展成果,提升技校课程品质。另一方面,随着实操类课程的普及,部分技工学校在这些实践类课程的安排上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练习内容,并无太大的提升作用。在实操课中,更要注意不可预知的风险的存在,允许课程在一定限度内发生变化,适时增加新的内容,不断设计新的环节,使实操课真正让学生有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结束语

在技工学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全国技工学校在国家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积极的文化理论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拉开了一波促进就业的热潮,技校生就业安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然而,就业问题的难度仍在持续增加,“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在家庭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加大的同时,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收益,社会公众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课程结构,都有待继续完善。初步分类分析了技工学校在就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旨在为今后就业安置工作的方向提供一个方向性的依据,希望

在不久的将来,各技工学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能够看到更多的硕果。

参考文献

[1] 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 齐梓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D1].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