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王羽

三明市青少年宫    365000

摘要:支架式教学理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教学理论,它有清晰的可供许多老师学习、模仿和借鉴的方法,它注重创造现实的情景,构建的支架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在一个生动的作文教学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张嘴,敢于张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支架式的教学理念应用到了作文教学中,尝试利用一个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支架,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从而让他们拥有了自主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论;写作;教学

引言

如今,在语文体系中,作文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伴随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教师需提高对写作教学关注度,以此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支架式教学法可以更好的完成此操作。在应用该教学方法时,要以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理解能力为依据,选择程序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等多种形式的搭建,在此基础上,对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正确的运用,从而突破以往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为学生开辟一条独特的写作学习支架搭建之道。

1、支架准备

1.1教学观察法

首先来听他说的话。教师在每一堂课中,要设置有一定的层次的教学问题,尽量让全班同学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教师还会依据学生的答案,适时地对作文中的问题进行调整。重点关注的是,在教师设定的环境中,同学们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他们是沉默不语,低头沉思,或者是趴在书桌上,不愿意参加讨论,或者是响应热情,敢于提出建议的。综上所述,老师应该以学生在课上的反应为依据,来考虑所设置的问题究竟是较难的,还是较容易的,并在较难的地方搭建支撑。好的教师不仅要学习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更要学习观察学生的神态;如果上课时,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神采奕奕,那就表明他们对所讲的东西很有兴趣;如果上课时,发现同学们都是一副兴致缺缺、神游天外、愁眉苦脸的样子,那就是该课程的设置过于困难,超出了同学们所能接受的范畴。

1.2作业检查法

每个教师都要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在课程中所学到的东西的掌握情况,得到他们的教育反馈,以此来决定今后的教育规划,查找漏洞,补足以前在教育方式上的缺陷。在阅卷过程中,老师会发现有的同学的作业整洁规范,字迹工整,思路清楚;有的同学的家庭作业写得不整洁,字迹潦草,甚至把稍微难一点的话题都留了下来;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同学抄袭了他们的作业。我们在审查作业时所找到的问题,恰恰就是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技巧,这也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指的是课堂练习、练习册、试卷、周记以及作文本等。在这里,我想要着重指出的是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作业,也就是所谓的课前预习类的作业。拿作文导学案来说,在教学开始前,需将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可以预先对作文的文本类型、概念厘定、表达手法、收集与该习作有关的好词好句。教师会在上课之前,将学生的导学案收集起来,并进行检查,从而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初步的掌握。最后,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综合考虑,来构建一个支架,从而让写作支架变得精准、有针对性。

1.3谈话法

都说交际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从一个人的言辞中就能看出他的涵养。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交谈,以更好地理解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并据此制订出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计划。教师在与学生交谈的时候,不能说得太多,也不能没有目的性,要清楚自己想要测试的是学生的词汇积累、语言表达、论证思维清晰的程度。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可以就学生将要学习的写作目标进行讨论,并表达出学生的观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来判定该生的发言是否符合逻辑、条理是否清晰、语言是否连贯、是否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检验交谈对象的写作基础,从而确定其已经有的发展程度和潜力。因此,在交流中,老师应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支架运用

2.1实体情境创设

创造形式真情景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创造出一个逼真的情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非常的敏锐,非常的容易被外界的新东西所感染,他们的性格依然是爱玩爱闹的,所以在创造实体情境的时候,具有真实性、沉浸式、参与性等特征,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物质环境的创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组织室外的活动,也可以组织游戏,眼睛竞赛,故事角色扮演等等[1]

2.2生活经历情境创设

叶圣陶曾经说过:“人生即文字之源,文字之源充盈,则文字之源永不枯竭。”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作文来自生活,生活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在中学语文统编版教科书中的习作也证实了这一点,教科书中的习作大多是来源于生活,包括了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与小学生不同,他们对这个世界还处在一种茫然无知并不完全适应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感悟能力和生活经验。因此,在进行一堂作文课的时候,应该将写作教学与他们的生活经历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写作情景,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绪。例如,要写的主题是有关大自然的,那么就可以将两三个伙伴一起玩耍的经验结合到一起,在设定情境时,要发掘生活的细节,等等。

2.3多媒体情境创设

虽然,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情景,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情景都可以出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在这个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在教育界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的写作教学情景,也能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学习体验。

3、支架反馈

3.1学生评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多数同学都无法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寻找自己的缺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要指导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协作,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利用学生的不同程度的知识,让优秀的学生带领普通的学生一起来改文,提升文章的品质。何克抗博士表示,「支架法」的成效评估,不仅要评估写作所需的学识水准,也要评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水准,以及对团体合作所做出的贡献,因此评估的内容要尽量多元化。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同学们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目标的内容显得比较模糊,不够明确。因此,老师可以建立一个反思支架,让同学们在互评的时候,有个标准,来检阅该成员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3.2教师评价

在应用支架教学理论时,应大力提倡由“以成果为导向”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由“以单一化”转变为“以多元为导向”[2]。从调查的问卷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教师仍然还停留在那种全接受全改,写评语、打分数的老路上,他们写出的评价简单、随意,让学生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写。周子房教授在论文《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中提出:采用元认知框架,有助于同学们在作文的校改过程中,对所构建的框架进行思考,使其成为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而达到评、批、改三者统一的目的。在进行元认知支架的设计的时候,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设计。如果是有良好的写作基础的学生,不仅要称赞他的作品中有一些闪光点,还要将评价语引入到更高的知识层面上。而对写作基础较弱的同学,则要进行具体的评价,要进行具体的、详细的评价,搭建的支架主要是以问题和提出意见为主要内容,并给出其对文章进行修正的具体方式。

具体、详细,搭建的支架以问题和建议为主,给予其修改写作的具体方法。

结束语

以“支撑”为基础的“自然优势”与“可操作”相结合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写作教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根据学生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构建一个教学支架,它采用了一种简明易懂的方法,通过循循善诱,使学习者能够突破自己的最近范围,深入到他们可能的发展范围,这个理论的终极目标并不是要他们在每一次的作文之前,都要让他们依靠这个框架来完成,相反,它可以让他们慢慢地对这个框架进行内化、吸收、理解,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去构建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框架,从而能够真正地掌握这种风格的基本要领,从而能够独立地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付辉,涂昊.量规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汉字文化,2023(15):112-114.

[2]王瀚逸.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9(0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