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创教学情境,聚焦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巧创教学情境,聚焦核心素养

  李锦苹

 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中学 广东省 江门市 529159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会的核心素养,就是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具体包括11个核心词,分别是数感、量感、符号意义、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意识、数据观念、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那么,数学老师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这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眼下所面临的难题和困惑。以课堂为抓手,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知识和情境的意义关联,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才能真正发展起学生的核心素养,否则一切均是空谈。

关键词:情境;核心素养;激发;

一、用心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固然是传授本领,但如果仅注重一招一式的传授,教学肯定流于形式而显得枯燥。但如果把教学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处理,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学的本质。如在教学七年级绝对值时,我引用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并把它改编成如下版本:众所周知,龟兔赛跑故事中,兔子由于骄傲自满,轻敌自负,输了比赛,落下了千古大笑话。经过了深刻反省后,兔子决定重新出赛,誓要一雪前耻。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他们是怎样跑的。只听“哔……”的一声,乌龟和兔子都全力向前冲。只见乌龟向东跑了500米,兔子向西跑了800米。你们说,这次到底谁跑得快,是乌龟赢了还是兔子赢了呢?由于之前学习了正负数,所以有的学生认为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乌龟是往东走的,所以是正数,兔子是西走的,所以是负数,而正数大于负数,所以乌龟赢。又有学生认为,乌龟只跑了500米,兔子跑了800米,理应把奖杯颁给兔子。学生们各抒己见,争执不休。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明晰了绝对值的概念,就是指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而距离不可能是负数。兔子和乌龟在时间相同的时间下,谁跑的距离长,那么谁就跑得快,谁就获胜。通过故事背景的设置,学生们意识到,生活之中真是处处有数学啊。这不仅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了深刻的体验:“骄兵必败,知耻而后勇”,有效落实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而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恰当创设趣玩情境,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积极性。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看着歌词,你是不是能不由自主哼唱出来?对,这就是歌曲《童年》。如果把数学的知识和定理融入其中,抽象刻板的数学定理会不会就显得诗意和有趣许多呢?前一段时间,江门一中景贤中学商庆平副校长以《童年》一曲为基础填词,创作了一首数学之歌《勾股定理诵》,歌词为:勾股定理的勾股树旁小图的面积和总等于大的,赵爽画的赵爽图上四个三角形镶在四边,左联是三四五,右联是六七八......还由师生自导自演自唱,拍摄了妙趣横生的MV。试想,以学生为主角,配乐是《勾股定理诵》,学生还会对勾股定理感到枯燥和无趣吗?学生还会置灵魂于课堂之外苦练“绝学”吗?又如在传授《同类项》一课时,利用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辅以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中加入热门游戏《羊了个羊》,让学生找同类项,找对可以通关,并在游戏中采用小组积分制,小组之间开展互动竞赛。类似于这样,让数学中多点趣味,让生活中多点数学,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掌握了知识,又充分张扬了个性,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也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性,学生的核心素养更从中得到了发展。

三、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他们所熟知、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兴趣浓厚,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锻炼他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八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我班要出一期“爱我中华”黑板报,但颜料已经用光了,必须要买新的颜料,已知2盒红色颜料和1盒蓝色颜料是25元,1盒红色颜料和1盒蓝色颜料是15元。现在只有20元的班会费,够购买一盒红色颜料和一盒蓝色颜料吗?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导入,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由于小买小卖,平时就贯穿在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所以很多学生很自然地就口算出了一盒红色颜料就是十元,但落实到真正去解具体的方程组时,学生又懵了。此时,我提醒学生,其实他们在解决这条实际问题时,就是“消元”的过程,2盒红颜料、1盒蓝颜料和1盒红颜料、1盒蓝颜料,其实就是相差1盒红颜料,也就是把两种情况中的1盒蓝颜料抵消了,剩下来一盒红颜料,两种情况的价格相差10元,也就是说1盒红颜料就是10元。这样通过生活实例把学生“我不会”转化为“我会”,新知识就过渡到常用知识中去了。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实例的解决到抽象的模型,再由抽象的模型推广到任意一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学生逐渐清晰了消元思想,逻辑思维得到了提升,数学语言也得到了发展,核心素养自然也得到了凸显。

四、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热情

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固然重要,但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才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就能引起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从而获取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如在八年级《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设置如下问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四边形的内角和呢?五边形呢?六边形呢?n边形呢?(3)能把这些多边形向三角形转化吗?如何转化?(4)把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方法唯一吗?把你的做法分享一下。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带着这些问题剪一剪,拼一拼,实际操作、自主探究,经历观察、比较、讨论、推理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度数公式。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的推理能力、发散思维和空间观念还有模型思想也得到了提升,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得到了加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创设各种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以各种教育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以养成!

参考文献:

[1]佘海燕.立足数学课堂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杨家山小学,2021,09,11

[2]STEM教师.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2022,10,20

[3]行稳致远.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教育的路上行走.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