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3

浅谈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的培养

曹霞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14000

摘  要: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幼小衔接这一过渡时期,需要教师们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适应教学环境、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的要求。因此,研究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并重视情感呵护,并提出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建立幼儿园与小学交流机制等措施来有效促进幼小衔接,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小衔接;幼儿培养

前言

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的对接机制,促进幼小衔接水平的提升。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而小学是孩子们正式接触知识的学习阶段。因此,幼小衔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和个人发展,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意义重大。同时,为保证幼儿能更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需要在幼儿园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和教育,引导幼儿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家长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有利于提高幼儿对未来小学教育的适应性。

1.幼小衔接下幼儿教育基本概述

幼小衔接是指教育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它涉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诸多重要方面。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环境,帮助幼儿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向理性、健全的自我发展过渡。小学则是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环境,幼儿需要逐渐适应学习任务的要求,适应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幼儿需要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逐步适应小学生活。从学前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这些措施包括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等,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幼小衔接不仅考虑到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的变化,还需要考虑到家长、社会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家长是幼小衔接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要积极理解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观察。同时,家长也需要了解小学的教育要求、教学方法,协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社会也需要对幼小衔接过程进行有效的支持和鼓励,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服务。

2.幼小衔接下幼儿教育的研究意义

2.1理论意义

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关注的是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境,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幼儿教育研究关注的是儿童个体的成长发展。在幼小衔接阶段,儿童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学会更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这些挑战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幼儿教育研究还关注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幼儿园和小学是教育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家长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幼儿教育研究通过对幼小衔接的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加系统和连续的教育体系,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和持续的保障。幼儿教育研究还关注了跨学科的整合。幼小衔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问题。幼儿教育研究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从而实现对幼小衔接的深入探索和解决[2]

2.2实践意义

2.2.1利于提高幼小衔接教学认知深度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教学认知深度的提高对于幼小衔接的成功非常重要。幼儿教育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幼儿教育研究,可以深入研究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和需求。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还可以提高幼儿对小学学习的适应能力。此外,幼儿教育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对幼小衔接教学的认知深度。教师通过参与幼儿教育研究活动,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素养。这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为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提供更全面、系统和有效的支持。

2.2.2利于推动幼小衔接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

幼小衔接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策略,还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背景能够与幼儿教育密切结合。因此,幼小衔接下的幼儿教育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推动幼小衔接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职前教育是指幼小衔接前,教师在教育学院接受的教育培训,而职后教育是指幼小衔接后,教师在工作中的教育培训。幼儿教育研究可以通过对幼小衔接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为职前教育提供指导和参考。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改进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对幼小衔接教学的讲授和实践环节,提高教师在幼小衔接阶段的专业水平。 同时,幼儿教育研究还可以促进职后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实践,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这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幼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提供支持。

3.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小衔接观的关键要素

3.1身心准备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该帮助幼儿积极面对入学的期待和压力,引导他们适当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以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的沟通和关怀,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锻炼他们的精细动作和大肌肉动作。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幼儿的体能和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

3.2生活准备

生活准备是幼小衔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的生活规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逐步调整作息时间。幼儿在幼儿园时常常有午休时间,而在小学中午休时间较短或没有,因此需要逐步适应更紧凑的作息时间。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帮助幼儿逐步调整日常作息,让他们适应更加规律的生活节奏。其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生活要求幼儿更加独立地进行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管理。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养成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整洁的习惯,以及培养维护公共环境整洁的意识。另外,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非常重要。幼儿需要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整理书包、自己吃饭等。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任务和指导,帮助幼儿逐步培养这些自理能力,让他们在小学生活中更加独立和自信[3]

3.3社会准备

社会准备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鼓励幼儿参与分工合作、营造宽容接纳的师幼交往氛围、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品质、增强幼儿集体荣誉感以及激发幼儿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教学实践,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3.4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幼小衔接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支持幼儿的好奇心和持续的探究行为、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引导幼儿有计划地做事、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提高幼儿的学习、表达和书写能力等。教师应该创设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促进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培养的措施

4.1积极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

幼儿园可以建设数字化教育平台,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软件、学习网站、在线课程等,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数字化教育平台,幼儿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在线观看一些寓教于乐的动漫视频,帮助幼儿加强对过马路看红绿灯、讲卫生、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系鞋带、拿筷子等技能的掌握,为小学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其次,设计互动式教学课程。幼儿园可以利用数字教学工具,设计互动式教学课程,包括互动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动画等,以此,让幼儿更直观、生动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同时,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轨迹跟踪,了解幼儿的视频观看情况,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和教育计划。幼儿园方面还可以和小学一起开展在线问答活动,用来回答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提早了解小学的生活与学习[4]

4.2建立幼儿园与小学交流机制

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小学老师参与,让家长了解小学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以及小学对幼儿的期望。同时,家长会也是家长之间交流的平台,可以共同讨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幼儿园与小学还可以定期举办幼小衔接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育学者参与,分享幼小衔接的经验和教育理念。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问题和挑战,寻找合作的切入点和解决方案。此外,当地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例如双方互访观摩课程、教学案例分享等。通过教研活动的方式,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在幼儿与学生生活教育、合作教育、卫生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幼小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4.3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首先要提高幼师的阅读指导能力,包括指导幼儿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解读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意义、提问和引导幼儿思考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并且,在幼师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多样化的阅读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图画书、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绘本等。同时,可以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提供电子图书、阅读软件等,让幼儿在多种媒体的阅读材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幼儿园可以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阅读活动,例如阅读周、阅读角、读书分享等,鼓励幼儿参与其中。同时,可以设立阅读俱乐部,组织幼儿参与阅读讨论、阅读挑战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了提高对未来小学教育的适应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幼小衔接这一阶段,设置一些阅读导向的学习任务,例如通过阅读故事来学习语言表达,通过阅读科普读物来学习科学知识,并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评选出读后表达内容、逻辑都较好的幼儿,给予丰厚的奖励,同时对那些阅读效果不佳的幼儿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通过一些物质鼓励提高他们的信心

[5]

4.4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可以制定一套适合幼儿理解和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行为准则,例如安静排队、不打闹、尊重他人等。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贯彻执行规定,并与幼儿进行沟通和解释,让幼儿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在平时活动中,幼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和理解规则。例如,可以用小动物的故事来讲述规则的重要性,或者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规则对于团队和个人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规则讲解和讨论活动,与幼儿一起明确规则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方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讨论和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规则问题,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幼儿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激励能力,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遵守规则[6]。幼儿园还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家庭访问,向家长传达规则和行为准则,并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通过家园合作,可以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和规则执行方式,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行为准则的遵守能力。

4.5适当改变幼儿作息习惯

幼儿园要制定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作息时间表,通过规律的时间安排,帮助幼儿树立起科学的时间观念,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其次,幼儿园可以逐渐调整幼儿的就寝和起床时间,使其逐渐接近小学的作息时间。幼儿园还可以组织时间管理的教育活动,例如制定个人时间表、时间计划的编制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和安排学习任务,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此外,通过使用定时器、闹钟等工具,让幼儿在游戏和学习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时间的限制。引导幼儿了解时间的概念,例如白天和黑夜的变化,一年四季的变化等。最后,通过家园合作,家长可以和幼师一起制定幼儿时间规划,并监督落实,帮助幼儿合理安排各项活动与休息时间,逐渐形成能够在未来适应小学作息的时间管理能力,促进幼儿时间观念和良好作息习惯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紧密衔接将为幼儿提供一个平稳过渡的桥梁。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的培养应该注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这些都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以幼儿为中心、注重情感呵护是关键因素。需要幼儿园与小学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能力、规则意识,适当改变幼儿的作息习惯等。此外,幼小衔接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共同培养幼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探讨[J].成才之路,2022(30):101-104.

[2]庄晓雯.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23(16):64-66+78.

[3]迟小鹏.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小衔接环境创设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9):161-162.

[4]林宜真.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师,2023(02):90-92.

[5]谈敏娜.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良好课堂习惯培养实践与思考[J].智力,2023(07):195-198.

[6]孟红芳.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教师,2023(10):90-92.

 课题项目: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小衔接观的研究,课题编号: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