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采取护理管理干预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采取护理管理干预的价值

唐秀琼1黄永健2

1.重庆市大足区龙滩子卫生院,重庆市  大足区 400900

2.重庆市大足区双路卫生院重庆市  大足区4009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输液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30例,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应用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应用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改善护患关系,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脉输液;老年患者;护理管理

静脉输液指的是将大量的液体以及电解质等通过静脉注入人体内的方式为静脉输液法。临床中由于注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中心,以及高营养输液和输血。由于临床中的静脉输液是一种高度性、专业性的技术、在治疗中涵盖的肠道外的输液,发展历史较长。输液治疗的优点:容易将药物送至人体内,提升治疗效果,对人体中肌肉、皮下组织通过静脉给予药物刺激。通过静脉输液可迅速补充人体内缺乏的营养物质和血液。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在静脉输液中处理不当会导致全身性或者局部性感染的情况。同时当药物过量或者滴注速度较快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130例,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男/女(例):44/31,年龄61-80(70.75±3.34)岁;实验组:男/女(例):40/35,年龄62-80(71.09±3.09)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对患者基础性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告知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输液治疗期间定期巡查。

实验组:应用护理管理模式,(1)成立关于老年输液护理管理小组,小组内护理人员具有5年全科护理经验。应在进入小组前进行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应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静脉输液实操训练,训练时间应控制在上午进行,下午由护理主任考察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水平。(2)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需求,学习老年人静脉特点,应保证静脉输液1次成功,避免多次穿刺同一个位置。当老年患者意识不清楚,并且患有多动症时,应对输液针进行固定,防止发生针管脱落等情况。(3)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输液药物的情况,以及患者的疾病类型控制药物滴注速度,防止药物过快引发患者不良反应。(4)当患者输入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时,应采用生理盐水等对输液管路进行冲洗,防止药物混合产生作用。(5)护理人员在输液血管选择上,应选取四肢静脉官腔较大,并且回弹能力较强的静脉进行输液,当患者输入的液体具有高危性时,护理人员应选取较粗的静脉进行操作。(6)应对老年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药物知识方面的讲座。对输液中药物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告知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注意事项,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的安全教育,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1)通过本院自治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人数=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人数。

(2)通过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输液护理干预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包含液体外渗、针头脱落、回血情况等。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为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对比[n;(%)]

小组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n=75)

19(25.33)

27(36.00)

29(38.67)

46(61.33)

实验组(n=75)

41(54.67)

30(40.00)

4(5.33)

71(94.67)

X2

-

-

-

24.281

P

-

-

-

<0.05

2.2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小组

例数

液体外渗

静脉炎

针头脱落

回血导致堵管

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

75

2(2.67)

2(2.67)

10(13.33)

2(2.67)

16(21.33)

实验组

75

2(2.67)

0(0.00)

0(0.00)

0(0.00)

2(2.67)

X2

-

-

-

-

-

12.374

P

-

-

-

-

-

<0.05

3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发生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感染,当使用药物过量或者滴注速断过快,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当老年患者持续性的过量输注时,容易造成循环负荷较大,或者引发电解质失衡。因此静脉输液护理人员操作不正确,会对患者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常规护理技术操作,技巧较多,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形象。护理人员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发生,输液时对管内的空气排空,防止液体流空出现,观察患者输液情况,主要观察有无针头脱落、局部肿胀情况,重点观察患者输液反应情况。根据药物配伍禁忌,同时由于老年人血管较为脆弱,应对患者血管进行保护。保证穿刺准稳,针头固定,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当输液中含有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应成功穿刺后,再向其中加入药物,应进行充分的稀释,输液完成后,应进行渗入液的输入,保护静脉。本研究中通过护理管理的干预措施,通过成立护理管理输液小组,对老年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输液方案干预,依据老年人的具体需求,保证一次针刺成功,控制药物滴速,根据老年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注意事项宣教,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应用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改善护患关系,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孟文君.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2):4..

[2]殷晓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1(3):1.

作者简介:唐秀琼,19873月,女,汉族,重庆永川,本科,全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护理专委会委员。擅长全科医学、心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及急诊急救护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