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血液细胞检验,要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控制质量?

/ 2

做血液细胞检验,要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控制质量?

贺娇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在现代医学诊断中,血液细胞检验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具有极高的价值。无论是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还是监测治疗效果,血液细胞检验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科普血液细胞检验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血液采样注意事项

1. 采血器材的选择及消毒

选择合适的采血器材对于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采血针应选用医用无菌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以降低感染风险。此外,还需选择相应规格的真空采血管,如含抗凝剂、促凝剂或无添加剂等,以满足不同检测项目的需求。在采血前,务必保持采血部位的皮肤清洁,使用70%酒精棉球进行局部消毒,并等待酒精挥发干燥后再开始采血,防止污染样本。

2. 采血部位与方法

通常情况下,血液采集部位为患者的前臂正中肘静脉,这里的静脉较为明显且容易穿刺。在采血过程中,采血者应让患者以坐姿或半卧姿放松双手,采血者自己也要选择稳定的姿势。然后将止血带捆绑在患者上臂,帮助暴露静脉。采血者应将针头与皮肤呈15-30度角插入静脉内,缓慢抽取血液至合适容量后拔出针头,并按压采血部位以止血。

3. 采血时间与空腹状态的影响

为了获取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采血时间和患者的饮食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建议在早晨进行采血,因为此时生物钟效应较小,能够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实际状况。对于需要空腹检查的项目(如血糖、血脂等),患者需提前8-12小时禁食,避免饮食干扰检测结果。为了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可以在采血前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心情放松。

4. 避免造成溶血等采血问题

溶血是影响血液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常见问题,可能导致血红蛋白、胆红素等指标偏高。为防止溶血,采血者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使用粗针头或采血管质量差的设备;不要过度搅拌血液样本;尽量缩短采血时间,避免长时间止血带压迫。此外,还需防止血栓、凝血和其他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样本质量。

                

二、实验室操作规范

1. 标本的接收、储存与处理

实验室在接收标本时,需检查标本采集时间、样本类型、患者信息等,确保与申请单一致,避免误检。对于不合格或损坏的标本,应及时联系临床部门进行更换。标本储存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检测项目和样本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如室温、4℃冰箱或-20℃、-80℃低温冰箱等。在处理过程中,要遵照实验室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离心机、水浴、恒温箱等设备,并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2. 各类检验仪器的操作与维护

在实验室内,各类检验仪器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关键工具。因此,实验人员必须在掌握仪器原理与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清洁,确保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的性能。同时,建立并执行仪器的日常检查、校准和质控程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遇到设备故障,应及时联系售后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数据记录与报告的规范

准确、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是保证检测结果可追溯的重要环节。实验人员需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原始记录表格,并保存相关数据、图片等证据材料。同时,对于异常或突变数据,需做好说明并开展相应的复核工作。在编制检验报告时,务必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检测项目、结果数值等内容,以免出现错误。最后,由实验室负责人或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核签名,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常见检验误差及原因分析

1. 采血过程中的误差

在实验室检验过程中,采血环节是产生误差的关键因素之一。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包括:患者未按照规定空腹进行采血;采血部位选择不当,如静脉与动脉混合、局部水肿等;采血器械污染或使用不当,如采血针头与皮肤接触时间过长或针头与试管壁磨损等;采血量不足或过多,导致稀释或凝血效应异常等。为确保结果准确,需要对采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2. 样本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样本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包括:标本未按照要求储存和运输,如温度不适宜、暴露在阳光下等;样本离心或处理过程中发生溅洒、污染或交叉感染;试剂的管理和使用不当,如试剂过期、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人为操作失误,如计算错误、误选试剂盒等。实验室需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以降低样本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3. 检测仪器操作及维护不当导致的误差

检测仪器操作和维护不当是另一个可能引发误差的重要原因。这类误差主要表现为:操作人员未按照说明书进行仪器操作,或操作技巧不熟练;仪器校准、质控方法不符合要求,或校准参数错误;设备清洁、维护不到位,如光学系统污染、零件磨损等;环境因素对仪器性能产生影响,如温湿度、电源波动等。为降低此类误差,实验室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定期进行校准、维修和保养,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

四、提高检验质量的策略

1.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人员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关键。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拔合格人员。实验室应选择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执业资格的人员,以确保其具备从事检验工作的基本能力。

(2)开展定期培训。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规程和操作方法;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技能更新和业务知识学习,以便掌握行业动态和最新检测方法。

(3)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验室应设立考核指标,定期对人员的业务能力、操作规范性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4)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实验室应注重人才激励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2.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与维护

设备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定期进行设备校准与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设备管理计划。实验室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校准、保养和维修计划,并确保按照计划执行。

(2)进行定期校准。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性能指标满足检测要求。校准过程应遵循相关标准,记录校准结果,并在需要时调整相应参数。

(3)设备保养与维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等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对于复杂设备,可与专业维修公司签订服务合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关键。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实验室质量手册。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手册,明确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有力指导。

(2)实施内部审核。定期开展内部审查,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3)参加外部质量评价。积极参与外部质量评价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了解自身水平和存在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4)持续改进。实验室应根据内外部审核结果、客户反馈等信息,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科普,相信大家对血液细胞检验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我们应始终关注其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技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也是每一位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士应当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