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结合非那雄胺子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结合非那雄胺子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梁波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泌尿与小儿外科 重庆 408000)

【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结合非那雄胺在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选在本院收治的60例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023年1月-2023年5月),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观察组,3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非那雄胺治疗)。比较两组前列腺症状(IPSS-Ch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IPSS-Ch评分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10.00%对比(P>0.05)。结论: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结合非那雄胺治疗后,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症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非那雄胺;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

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是慢性前列腺炎一个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尿动力学改变明显等,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患者常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虽具有良好的成效,但因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使得手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建议联合药物治疗。以往,非那雄胺多被临床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其可通过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组织中的二氢睾酮水平而抑制前列腺增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临床症状,但在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应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将设计对照试验,进一步剖析以上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将2023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30)年龄下限43岁,上限74岁,平均为(58.59±5.2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为(4.05±1.02)个月;观察组(n=30)年龄下限46岁,上限71岁,平均为(58.56±4.2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为(4.07±1.01)个月。以上资料两组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确诊者均符合《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伴有下尿路梗阻等症状;②无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等;③均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采用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存在禁忌症或对非那雄胺片存在过敏反应;②患有严重器质性损伤、癌症、凝血机制差等;③同时参与其他研究,或不合作、不能配合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将患者调整为截石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经尿道置入双极等离子电极(奥林巴斯;产品标准:YZB/GER5972_2013)的电切镜,观察前列腺及周围组织器官;于精阜部位依次剥离中叶、侧叶,并切除增生的腺体,电凝止血,用冲洗器吸出碎块组织送检;留置导尿管,用0.9%氯化钠冲洗膀胱,遵医嘱预防性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1.2.2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同于对照组)+非那雄胺:术前7d给予非那雄胺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50;5mg)口服,每次5mg,每日1次;手术结束后,继续给予非那雄胺片口服,每次5mg,每日1次,坚持用药14d。

1.3观察指标

①前列腺症状:治疗前和治疗14d后,分别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中文版本(IPSS-Ch)[2]进行评价,其主要由尿不尽(0-5分)、尿频(0-5分)、尿流断续(0-5分)、尿急(0-5分)、尿线无力(0-5分)、排尿费力(0-5分)、夜尿次数(0-5分)、排尿症状相关生活质量(0-6分)8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所得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②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性功能障碍、尿失禁、术后出血等。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以Excel整理、归纳,应用SPSS软件处理(版本为23.0),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前列腺症状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IPSS-Ch评分中的尿不尽、尿频、尿流断续、尿急、尿线无力、排尿费力、夜尿次数、排尿症状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治疗14d后,两组组间的上述评分对比,观察组均较低(P<0.05)。详见表1:

1两组前列腺症状比较x-±s

组别

n

尿不尽

尿频

尿流断续

尿急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3.27±1.02

2.52±0.76

3.58±1.10

2.69±0.82

2.98±0.74

2.19±0.57

2.83±0.62

2.04±0.53

观察组

30

3.29±1.05

2.03±0.64

3.56±1.13

2.12±0.71

2.95±0.76

1.81±0.48

2.86±0.60

1.70±0.42

t

0.075

2.701

0.069

2.878

0.155

2.793

0.190

2.754

p

0.941

0.009

0.945

0.006

0.877

0.007

0.850

0.008

1两组前列腺症状比较x-±s

组别

n

尿线无力

排尿费力

夜尿次数

排尿症状相关生活质量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2.78±0.65

2.09±0.46

2.64±0.71

1.92±0.54

2.57±0.62

1.89±0.58

4.25±1.30

3.46±1.07

观察组

30

2.75±0.61

1.78±0.32

2.67±0.73

1.51±0.48

2.59±0.64

1.54±0.39

4.23±1.32

2.74±0.85

t

0.184

3.030

0.161

3.108

0.123

2.743

0.059

2.886

p

0.854

0.004

0.872

0.003

0.903

0.008

0.953

0.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详见表2:

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n

性功能障碍

尿失禁

术后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30

1(3.33)

1(3.33)

1(3.33)

3(10.00)

观察组

30

1(3.33)

1(3.33)

0(0.00)

2(6.67)

X2

0.000

p

1.0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d后,两组组间的IPSS-Ch评分对比,观察组较低(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分析原因为:前列腺的生长发育依赖二氢睾酮,而非那雄胺为特异性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外周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进而抑制前列腺增生,有助于延缓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情进展,改善有关症状;此外,术前服用非那雄胺有益于为手术治疗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术后继续服用非那雄胺可降低前列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前列腺中血管生成数量及前列腺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继而积极防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姜树源等[3]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

综上所述,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非那雄胺的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男科分会.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0, 26(4):369-376.

[2]李一夫,李晓琳,张岩,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汉化与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 17(4):305-307.

[3]姜树源,王旭亮,黄志鹏.手术联合非那雄胺治疗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 23(3):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