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管理育人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管理育人模式探究

王洪朋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管理与后勤教研室830000

摘要:“管理育人模式”促进整体育人体系的运转稳定,作为保障其良好发展的基础,属于三全育人体系中十个重要模式之一。随着新时代的进步,管理育人不再是所谓的管理服务概念,更不能与由管理职能引发的简单思考相提并论,而是结合中国的真实国情,充分综合党、法、德、共、技等治理为一体,构建高校特色管理模式。党治统筹引领并协调,法治有法可依定秩序,德治以德服人养德行,技治科学技术增效能,共治基础制度共同管理。同时高校还要重视管理者的择用、规章制度的严谨、管理系统或设施的智能化等因素,逐步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治理格局,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管理育人 三全育人 模式

引言:高校的教学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三全育人理念以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行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应运而生。国家针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强化和改进以“三全育人”为原则,其包含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的管理育人,可以有效推动其他体系质量和效能较好的运转,并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和基础模式,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在关联与内涵

  1. 全员层面

全员参与是全员育人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所谓全员是指不止是教师,还有高校的行政人员、实验室科研人员、辅导员等其他工作人员,所有高校教职工都要担负起育人的义务和责任。而育人的内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教导,在与学生的教学联络中,还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栽培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全员积极参与凝集成育人合力,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共同助力。

  1. 全程层面

高校学生的在校生活除课堂学习之外,还有社团形式、实践组织、实习实训活动等多个方面。无论是学生成长的哪个过程,高校全体教职工均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式等,及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目标。全程育人即是通过导师制、个体辅导、集中交流等方式使高校教职工与学生自入校开始便紧密联系,不断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自身潜力并努力发展。

  1. 全方位层面

高校培养学生不止关注其学术及专业能力,还要重视道德素养、人文修养、创新意识等实现全方位育人。在此内涵下,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责任感。高校教职人员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兴趣发展、个性爱好、社会适应力等层面的全面培养,创造多样化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二、高校管理育人模式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必要性

1、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科学统一

管理育人是借助师生及环境制度等教学资源,利用教育教学、行政、科研等管理活动着手,以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育人模式。现如今高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育人是极为关键的重要任务之一。落实到真正的管理工作中,高校务必要将育人作为工作核心,使育人思想充分渗透到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脉络中。实施管理育人机制过程中,严格围绕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培养目的三方面的问题展开思考,明确学生为核心,教育为本质的育人与育才之和谐统一。

2、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

放眼当下,高校培养人才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守正创新的观念,还要兼具积极正确的三观和端正的思想道德品行,以此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而“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管理育人机制是集结学生、家庭、教师、学校建立“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机制;教师贯穿教学始终及时指引的全程育人机制;课堂、校园、社会组织多种途径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在多角度构建的良好教育氛围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情操得以提升,有效培养其综合素质,为学生即将踏上理想的就业岗位,更好的满足社会要求,实现自身价值贡献力量。

三、高校管理育人模式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策略

1、创设和谐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直接影响,整洁的校园氛围、温馨的宿舍环境、和谐的人文关系都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元素。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等建设,重视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是“三全育人”工作开展的基础一环。以重要节日为契机,组织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实现文化育人。例如,五四青年节入团宣言再学习,国庆节的“爱祖国”系列活动,打造三月为学雷锋的志愿服务活动月等活动开展,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识育人

理论教学仍是高校育人模式的通用途径,师生共同参与贯穿整个大学。为充分贯彻“三全育人”理念,高校教师要重视实践融合理论的教学方式,促进知识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例如,技能理工科目配合相应的实践实操教学;思政课延伸到校外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历史教学围绕博物馆的亲身体验;针对企业情形做出研究报告的经济学等教学方式,真正利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对学识的内化夯实吸收,有效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和应用的综合能力。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当前各高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管理与完善第二课堂,如校园主题活动、校企对接、爱心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实现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历年的三下乡社会志愿活动都开展的如火如荼,学生不仅从中锻炼自身能力,还能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实现思政育人效果。部分高校将类似实践活动归于第二课堂,并设置学分管理制,由此创设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学生参与融合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积极性。

4、组织创造挑战竞赛,实现赛制育人

通常,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是采用比赛的形式来实现,例如挑战杯的实践育人赛制,对于育人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方式之一。信息时代,高校可以开展的比赛主题丰富多彩,除挑战杯外,还有创新创业大赛、针对科目类的各种综合竞赛、外语的演讲比赛、自动化专业的各项设计大赛、“互联网+”主题竞赛等多种比赛形式,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期间给予学生资料查询引导、指点设计思路、动手实验展开论证等帮助,使学生在比赛准备阶段,不断丰富相关资源,挑战自我,提升双创能力。

5、深入联合校企教育,实现社会育人

校企的有效合作,使学生亲身参与企业实习,从而增强后期的就业竞争力。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越发显著,校企合作使企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方向,高校为此着重培养适应企业文化和岗位的优质人才,助力高校实现社会育人的管理模式。

结语:新时代的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不可与管理服务和职能相提并论,而是要在中国特色时代思想和实际国情的综合考量下,搭建全方面、多角度的管理育人系统,实现从管理到最终治理成共同管治格局的各个环节中,实现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文芝,艾斯卡尔·买买提,张晓东,等.“三全育人”视域下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3):34-36,41.

[2]金学波,王小艺,张慧妍,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40):177-180.

[3]李佳瑞,张可新,李鹤,等.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风建设的育人模式研究:基于“三全教育”理念[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4):117-119.

[4]丛发滋,刘新海,张金泉. 按切入,活化“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应用——鲁东大学生科院“三全育人”理念践行及其启示[J]. 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2006(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