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中水质检测工作的对策及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环境检测中水质检测工作的对策及注意事项

杨凡    叶楠   屠文菊

渭南市临渭区环境监测站,71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环境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这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还违背了绿色生态发展的指导原则。为确保环境的稳固,加强水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当前环境检测中水质检测工作及相关注意事项,为水质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检测;水质检测;对策;注意事项

近年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逐步强调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之间紧密的相互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推动了水质检测技术和方法的逐渐完善和发展。由于水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检测涉及物理性、化学性和微生物等多方面的指标。

1.提高环境检测中水质检测工作的对策

1.1合理测定水样,明确测定标准。

为了确保水质检测工作的有效实施,首要步骤是明晰选择水样并确定测定标准。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以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1.1合理选定测定水样

确保测定水样的选择合理性是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首要关切。若在水质检测地点的选择上具有代表性,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将会提高,从而实现综合检测的目标。相反情况下,不恰当的水样选择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可靠性,从而受到直接干扰的影响。为确保结果准确合理,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全面勘察测定范围、确定水样采集的中心区域,根据特征对应记录取样的信息,以及在化工生产水样产生高峰期集中定点取样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避免多次反复取样,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减少干扰条件,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1.2明确测定标准

水质检测的核心目标在于剖析水样中的元素,以评估水源的洁净度和成分构成。为保障检测工作的系统有序开展,检验人员需明确各种水样检测的需求,随后以相应的准则进行评估和剖析。例如,对江河湖水的水质检测而言,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温度、色度、氮磷钾含量等参数,以保持水体的固有属性来进行评估。而在化工生产单位进行废水检测时,检验人员应专注于水样的温度、浊度、气味、pH值、硝酸根含量等因素。鉴于水质检测样本的多样性,准则必须规定明确,以确保水质检测成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2科学使用物理指标的检测方法

水质测定的物理指标是指在测定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因素,测定后的参数对水样的质量和平衡没有影响。这些指标通常包括温度、色味、浊度、电导率等。在诸多检测参数中,紫外吸收值(UVA254)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是关键参数,可用来反映有机物含量和生物因素。物理指标的检测相对较简单,也容易操作。典型的常规检测方法包括使用色度仪测量颜色,利用浊度仪测定浊度,通过电导率仪测量电导率,使用电子分析天平测定溶解性总固体和悬浮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水样在254nm波长下的吸收度,以及运用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测量ORP值。

1.3构建科学的检测方式和检查环境

根据实际水质检测情况,需要具体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因为不同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检测结果。为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必须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素养固然重要,然而,环境条件更加至关重要。根据水质的特点选择检测方式,有时需要依赖特殊环境作为前提。例如,在检测水中微生物时,必须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在选择适当的水质检测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各种方法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1.4对检测仪器进行清洁整理

在进行污水检测实验时,因不同水质需要使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因此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洁净程度显得尤为关键。倘若实验中的仪器设备清洁不彻底,将会直接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甚至使得所得的检测结果失去了其参考和可靠性。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仪器的储存和维护,则必须以专业工具和清洁设备为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容器内残留物的存在。污水检测主要依赖于化学反应过程,即运用污水中的成分进行特定的化学变化,以便了解其中的污染物质。然而,如果检测设备和仪器受到了外界杂质的影响,很可能会扰乱化学反应的进行。因此,确保检测仪器的清洁和良好状态不容忽视。为了提高污水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务必要认真保管检测仪器及相关资料。在污水检测中,设备和仪器是直接参与的元素,而检测过程则有多样性的特点。故在确保检测步骤严密正确的基础上,唯有保持每个环节的仪器干净整洁,才能够确保获得更为准确和精确的检测结果。

2.水质检测工作的注意事项

2.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采样水样时应确保采样点的代表性,以避免受到外部污染的影响。采样容器必须保持干净无杂质,采样过程中需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采样完成后,应迅速进行密封并将样品冷藏保存,以防止水样发生变化。

2.2使用标准方法

进行水质检测时,需采用规范的方法和仪器设备,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3质控措施

在水质检测中,质控是确保结果可靠性的关键。需建立合理的质控体系,包括设立空白样品、平行样品和加标回收等,用于验证实验过程和仪器的准确性。

2.4定期监测

水质检测不应仅限于单次操作,而应定期展开监测工作。定期的监测能够及时察觉水质问题的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

结语:

总而言之,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水质对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作为保护水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水质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未来,应不断推进水质检测技术的发展,共同致力于创造一个更清洁、更健康的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汪倩. 提高水质检测水平促进水质管理工作[J]. 商品与质量,2022(31):79-81.

[2]王腾. 提高水质检测水平促进水质管理工作[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6):1119-1120.

[3]张帆. 水质检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探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