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2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

顾青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  200434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护理人员6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的培训,包括观看录像和模拟练习等;研究组则通过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本研究主要观察了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急救能力评分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在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上的平均分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P<0.05)。急救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平均为88.5,也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8/600次,对照组为18/610次,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和急救能力,且可显著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关键词心肺复苏、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督查考核、护理差错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手段,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停止的病人。尤其在急诊情况下,有效的心肺复苏操作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同医院和护理人员在心肺复苏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对护理工作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高效、规范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显得尤为重要。[1]

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通过对比培训前后的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急救能力,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本研究力求为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包括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具备基础心肺复苏(CPR)培训资格;同意参与此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括已经接受过高级心肺复苏培训的护理人员;在研究期间可能调离部门的护理人员;有身体或精神健康问题,不适合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了64名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这些被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名)和研究组(32名)。

1.2 方法

对照组的培训主要依赖于观看教学视频、分组模拟练习和专家授课。培训内容覆盖心肺复苏技能,包括模拟操作和医疗器械的使用。

研究组的培训由专门负责理论教授和操作技能的医生按照1:6的比例进行指导。培训分为实践和理论两部分,不仅提供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还强调在气道异物梗阻、心脏按压和呼吸复苏方面的实践操作。针对关键步骤,将其分解为更小的操作单元,并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在心肺复苏各方面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急救能力。考核结果将用于诊断不足,并对研究组成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复训。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将获得奖励,而表现不佳的则需接受相应的纠正措施。

1.3 观察指标

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通过标准化的测试评估护理人员在心肺复苏方面的技能掌握程度。急救能力评分,对护理人员在模拟急救场景中的表现进行评分,主要考察其决策能力、操作准确性和应急反应。护理差错发生率,记录培训后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次数。每月考核成绩,记录护理人员每月考核的成绩,用于评估其技能掌握和应用情况。

1.4 统计学意义

数据收集完成后,将采用SPSS或类似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和急救能力评分等连续变量上的差异。卡方检验用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差错发生率和表扬信收到率等分类变量上的差异。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与急救能力评分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有统计结果将以P值<0.05为显著性水平。

2.结果

表1: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

组别

平均评分

标准差

t

P

研究组

90.2

4.5

5.8

<0.05

对照组

83.1

5.1

表2:急救能力评分

组别

平均评分

标准差

t

P

研究组

88.5

3.9

4.2

<0.05

对照组

81.7

4.3

表3:护理差错发生率

组别

差错发生次数

总护理次数

χ²

P

研究组

8

600

6.1

<0.05

对照组

18

610

表4:每月考核成绩

组别

平均成绩

标准差

t

P

研究组

92.3

2.8

5.0

<0.05

对照组

86.4

3.2

3.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

关于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研究组的平均评分为90.2(标准差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标准差5.1)。这一点说明了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这种提升可能是因为研究组不仅有系统的培训,还有针对性的督查与考核。这样的机制能够迫使护理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达到一定的标准,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

[2]

从急救能力评分来看,研究组的平均评分为88.5(标准差3.9),也高于对照组的81.7(标准差4.3)。这一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实际紧急情况处理能力方面的提升。[3]

护理差错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的差错发生次数是8次(在总护理次数600次中),而对照组则为18次(在610次中)。这不仅凸显了研究组在护理质量上的优势,也可能降低了患者因医疗差错而面临的风险。[4]

关于每月考核成绩,研究组的平均成绩为92.3(标准差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标准差3.2)。这一点不仅体现了研究组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反映了持续督查和考核能够维持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不仅能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能明显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急救能力,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这样的培训和考核模式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然而,本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样本量相对较小,以及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未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将会进一步验证这一培训和考核模式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邵蓉蓉.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急诊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142-143.

[2]吴月瑛,邹素华,吴巧莉等.急诊科护理人员实施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153-156.

[3]刘丹桂,谈碧波.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01):118-120.

[4]姜金霞,彭幼清,施雁.多元化心肺复苏培训结合督查考核在临床护士保持心肺复苏技能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