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小桃树,永远的牵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那棵小桃树,永远的牵挂

谢治平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 551700

《我的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一棵小桃树的顽强生长,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作者笔下的小桃树瘦弱而顽强,但却寄予着深刻的含义,作者明写小桃树,实际上暗写自己,作者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美好未来,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2020年6月,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上,我执教了贾平凹的这篇《我的小桃树》,感觉有一些特点,故把我上课的教学设计呈现如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一幅桃花的图片,开展“飞花令‘桃’”,即要求学生抢答有关“桃”的诗句,相当于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教师谈话:自古以来,桃花、桃树、桃木就是春天和美好的代名词。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棵小桃树”却是个弱者。它有着怎样的命运和情操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贾平凹先生的《一棵小桃树》。顺势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小桃树

1.课文从哪些方面对小桃树进行细致描写的?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说说小桃树的特点。

(1)形态

(2)颜色

(3)动作、神情:

2.找出文中描写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语句,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3.用波浪线线画出小桃树经历的磨难,在原文当中找到并概括。

明确: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他第一次开花就遭到风雨的摧残。

4.找出作者对小桃树的感情发生变化的语句,说说作者对小桃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品读小桃树

1.品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小桃树姿态的句子。

学生找到这几个句子:

(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2.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小桃树的 “没出息”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委屈;瘦瘦的,黄黄的;立即;紧抱;“一碰”的“一”;拱;竟

教师引导点拨,间插以朗读,分析;这些描写小桃树“没出息”的文字,反复出现,需要仔细体会。

3.课文中还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请找出其它体现小桃树“没出息”的句子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

“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4.作者仅仅是在写小桃树吗?找一找,这篇散文里,一共出现了多少次“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作者为什么对它念念不忘呢?作者为什么要着力写这课小桃树呢?

小组讨论,教师归纳原因:

(1)“我的小桃树”寄托着“我”的梦想和理想。

(2)“我的小桃树”寄托着“我”对奶奶的哀思。

(3)“我的小桃树”像“我”人生的指示灯。

(4)“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叙述小桃树的“身世,就是暗写“我”自己的经历。

因此,写树,就是在写人啊!写“我”,写“我的奶奶”啊。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这是这篇文章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教师补充下面的“背景链接”:

贾平凹出生农村,家境贫寒,他的读书生涯是在一个破庙里开始的。初中二年级时,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他的父亲被关进牛棚,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内心充满了恐慌。成年后,贾平凹步入社会也遭受到了挫折。正如作者所言,他就像小桃树一样,自卑、瘦弱、渺小、饱受风雨的摧残。

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比较:

(1)两者的成长环境恶劣:小桃树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多少阳光,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我”则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测“我”最初在城里的成长环境不尽如人意。

(2)两者的成长经历类似,充满磨难:小桃树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憾,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而“我”也同样遭受生活坎坷:“我”满怀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却“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经受着人生挫折。

(3)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生命力,而强地生长着。而“我”脾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幕老了”。

(三)感悟小桃树

这篇散文写这一棵很寻常的小桃树,表达的却是很不寻常的、很深层、很复杂的情感,这就是散文的魅力。所以,通过眼前的寻常景物来抒发内心不寻常的情感,这篇文章就做到了。我们一起来读文章的第一句:

“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始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

“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

贾平凹先生常常想写一篇文章给他的小桃树,可是终究没有写就“一个字来”。那如果贾平凹先生只能写一个字来表达对小桃树的感情,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你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字,也可以自己想出来的。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相机引导,结合文中语句,分析原因,点拨技法,教师顺势板书:谢、坚、勇、美、励、梦等字。

写小桃树,也是作者在怀念、感恩敬爱的奶奶。她不仅培植了小桃树,也用爱养育了“我”,帮助“我”恢复了信心,走出了风雨。

所以文章是想告诉我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与磨难,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勇敢面对,坚持走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或是冷眼旁观。但是没关系,我们要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谢身边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要相信,有梦就会孕育出希望。正如残疾人力克胡哲一样。

三、教学总结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文章有两条线索,小桃树的经历是作为明线贵穿全文的,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本人的经历。两条线索交织,使小桃树和“我”建立了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托物言志显得自然、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