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轻负·提质--小学《语文作业本》的深度解析和有效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融合·轻负·提质--小学《语文作业本》的深度解析和有效利用

滕静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实验小学 325699

【摘 要】双减之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其一。因此,作业管理是重中之重。《语文作业本》立足于课本,落实语文要素;注重学生实践,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字词基础训练”“文本梳理训练”“阅读理解训练”“生活拓展训练”四个维度展开课堂实践,充分解读作业编排意图,择取适恰习题,将作业设计“融”与课堂教学,落实以“提质”促进“减负”的双减精神。

【关键词】作业管理;课堂实践;双减精神

《语文作业本》具备“和教材紧密结合”“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倡实践性作业”等特点。下面结合作业本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字词基础训练:把握重点难点,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一)前置练习,诊断学情

语文教学从预习工作开始,预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在作业本中挑选一些简单的题目作为预习作业。如“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读句子,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这一类字词类的基础题和整体感知内容题。

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预习作业不只是停留在初读课文,而是给了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对于老师来说,可以通过检查、统计预学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在课堂上再进行有重点地指导。在这样一种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养成了自主预习的习惯,又为他们在课堂的合作学习埋下了一颗种子。

(二)随堂检测,讲解重点

抄写词语并随堂听写是我们学习并巩固字词的一种基本形式。若一味的进行机械练习,会导致已掌握的词语练习过度,生疏的字词练习不足。教师可以借助认读、识记、理解于一体的“情境运用题”进行当堂检测,筛选学生未掌握的生字新词,给予重点巩固。

作业本中的基础性预习题,在课堂内通过学生自查反馈,及时评价当堂清。在课堂上渗透融入的重难点部分的习题点评,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减轻了课后作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作业质量。

二、文本梳理训练:借助学习支架,提升整体感知能力

(一)巧用支架,概括文本

《语文作业本》是学生梳理文本的支架。教师要读懂支架,用好支架。例如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一课的练习题中,课文阅读提示要求“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语文作业本》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

题目提供描写一粒种子想法的句子,通过流程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内容。通过这个支架,学生习得了梳理故事内容的方法。教学时,教师直接引入该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之前的学习经验,对语文要素进行了前后勾连,较好地发展了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借助支架,有效推进教学过程,才是达到目标、高效学习的关键。

(二)细化支架,习得方法

《语文作业本》中,有的内容梳理题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的。例如: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的两个学习任务分别是“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填入相应的对话框,梳理清故事脉络,是达成第一个学习目标的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借助图表“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达成第二个学习目标。学生在阅读、填写、语言联系的过程中,既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又习得了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在段中圈画关键词句提取信息,然后对应地摘录在流程图中。这正是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指导学生掌握的一种概括能力。初读时梳理文章主要信息,再读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作业本、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来体现海底生物各自的特点。教学步骤清晰,学习任务明确,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三、阅读理解训练: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语言鉴赏能力

(一)重组课内阅读资源,分解要点

对于课内阅读题,教师可提炼隐含其中的品鉴策略,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对于课外阅读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扩展训练,熟悉阅读方法。教师应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例如,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中的课内阅读题4。

我们可以通过解读题目,整合资源,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语文作业本》用导图的方法提供梳理的支架,简洁又清晰,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迁移运用阅读策略,巩固学法

《语文作业本》的课外短文阅读一般设置在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中。在单元整组教学中,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学习方法,在略读课文中运用方法进行阅读,并通过《语文作业本》提供的课外短文再次进行实践练习,有效巩固本单元阅读要素。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我爱花城》的课外阅读题。

在练习的过程中,多方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一道阅读题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季节、花的种类及特点入手。第二、三题是再练如何寻找关键句,并且感受花的特点。由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多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生活拓展训练: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实践运用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作业本》中设计了不少实践探究类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实践路径,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提升实践运用能力。

(一)阅读拓展,丰厚素养

教师可依托阅读拓展题,挖掘其中的“文化孕育点”,通过组织开展集体阅读、展示、交流于一体的主题拓展活动,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展示台。

学生需要完成阅读文章,摘抄词句以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等多个任务。我们依据此练习,可以设计了“分享我的阅读经历”的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课外书我来读;(2)课外书我来讲;(3)课外书我来记。通过活动,学生增强了读书的兴趣,感受了摘抄的好处,扩大了阅读的广度。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运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二)联结生活,积累运用

“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是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语文作业本》的编制充分考虑了这个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小练笔一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生本课堂,不能因为觉得作业环节费时,而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动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在完成小练笔前,给予小组讨论、表达、互学充分的时间,这是一个思维外化的过程,是顺利完成小练笔的有效铺垫。

“双减”政策之下,挖掘语文作业本提升学习效率的多重路径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将《语文作业本》与语文教学进行对接,充分发挥其引导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教学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高质量地运用《语文作业本》进行预学、检测、巩固,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让作业本的利用率最大化,又让课堂学习实效化。学会巧借“作业本”助力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并注入教师自己的思考和智慧,焕发出作业本真正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登顺.架构“学为中心”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构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03):53-57.

[2]王智慧.小作业里的大学问——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07):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