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介入机械取栓手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应用介入机械取栓手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雷君平

祁东县人民医院  421600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介入机械取栓手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大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选自(2021.01-2023.01)我院收治者,共有76例。随机均分为对比、联合二组,38例/组,治疗手段分别为内科保守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或者单纯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不同治疗的治疗有效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分析治疗有效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第一项联合组高于对比组(P<0.05),第二项组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论:相较于单纯保守治疗或者静脉溶栓治疗而言,为研究患者使用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或者单纯栓塞取栓治疗更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机械取栓;颅内大血管病变;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有效性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指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的情况。病因包括颅内大血管病变、血栓栓塞等。患者多表现为口齿不清、饮水呛咳、肢体无力等症状,如未及时救治,病程不断延长,脑组织持续受损,严重时失去生命[1]。对于该类患者治疗时,以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机械取栓等常用,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且对预后恢复质量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本文对应用介入机械取栓手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21.01至2023.01,选取此时我院收治的颅内大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6例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比组与联合组,各自包含38例。对比组的年龄52至75岁,均数:(63.67±3.25)岁,且男/女为20/18。联合组的年龄53至74岁,均数:(63.41±3.28)岁,且男/女为21/17。比较组间基础信息,P>0.05,显示不存在差异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内科保守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对比组)

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氧疗支持、控制血压与血糖、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等,同时,还需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即选取阿替普酶,以0.9mg/公斤计算用药量,静脉推注十分之一,剩下的一小时内微泵泵入。

1.2.2 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或者单纯机械取栓治疗(联合组)

静脉溶栓治疗,即选取阿替普酶,以0.9mg/公斤计算用药量,静脉推注十分之一,剩下的一小时内微泵泵入。若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无明显改善,立即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具有如下:为患者使用10ml利用卡因进行局麻处理,之后选取改良Seldinger穿刺股动脉,置入8F动脉鞘,经此注入3000U肝素;穿刺后10min内完成颅脑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对病变血管的闭塞情况进行评判,观察侧支循环代偿与操作路径;选取球囊导引管并经股动脉上行直至患处侧动脉停止,之后配合支架将尺寸适宜的微导丝穿过血栓并到达远端;使用适量造影剂确定微导管的位置,并根据患处血管的管径选取适合的支架(推荐:超过3mm的管径选取6mm支架,不超过3mm的管径选取4mm支架),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内的对比剂,并将支架置入;将支架释放,并在造影背景下观察释放状况,在扩张理想后,将支架装置与微导管缓慢拉出体外,同时借助负压抽吸控制血流,支架张开锚定血栓后,采取裸导丝技术,提高抽吸效果,加快血栓取出。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有效性 效果明显:治疗后卒中表现消失,且NIHSS评分下降至少90%;一般:治疗后卒中表现得到缓解,且NIHSS评分下降至少45%但少于90%;无效:治疗后卒中表现变化较少,且NIHSS评分下降少于45%。

1.3.2 不良事件发生率 包含症状性颅内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种,发生率为二者占比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输入到SPSS23.0软件系统中,对计量数据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使用(均数±标准差)、(n%)表示,且依次进行t、X2检验。比较组间数据,P<0.05,显示存在差异性。

  1. 结果

2.1 比较治疗有效性

较对比组而言,联合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性更高(P<0.05),见表1。

1  治疗有效性比较(n%)

组别

例数(n)

效果明显(%)

一般(%)

无效(%)

治疗有效性(%)

联合组

38

14(36.84)

23(60.53)

1(2.63)

37(97.37)

对比组

38

10(26.32)

20(52.63)

8(21.05)

30(78.95)

X2

-

-

-

-

6.1758

P值

-

-

-

-

0.0129

2.2 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

二组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不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2。

2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n)

症状性颅内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生率(%)

联合组

38

2(5.26)

0(0.00)

2(5.26)

对比组

38

5(13.16)

1(2.63)

6(15.79)

X2

-

-

-

2.2353

P值

-

-

-

0.1348

  1. 讨论

颅内大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迅速、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典型症状有面部麻木、下肢无力、头痛、呕吐、昏迷等,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2]。在临床治疗时,内科保守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较为常用,主要进行氧疗支持、降颅压、保护脑组织等处理,以此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发挥治疗效果。另外,还借助静脉滴注方式使用溶栓药物,从而消除血栓,减少血管闭塞,恢复血液流通,达到治疗效果。静脉溶栓后,大血管病变再通率低,介入机械取栓是非常好补充方案。而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或者单纯机械取栓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能够快速疏通闭塞的动脉血管,促进血液流通,弥补缺血区的血液供应,避免进一步损伤,利于相关功能恢复,且血栓不易残留,预后效果较好。另外,此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扩大血管管径,减少血流阻力,利于病情恢复。本研究表明,联合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比组(P<0.05)。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不存在差异性(P>0.05)。

总而言之,为研究患者应用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或者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恢复局部血管通畅,改善缺血区血液灌注,利于病情稳定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梦宇,肖骋.介入治疗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2,36(02):134-137.

[2]殷涛,韩靖,赵腾跃.介入治疗血管内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0,55(07):757-761.
作者简介:姓名:雷君平,男,汉族,生于1983年10月5日,大学

本科学历,职称:副主任医师,方向:神经内科,科室: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