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视域下医养融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健康老龄化视域下医养融合路径

马庆杰

临沂职业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早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阐述了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以及跨界融合的必要性,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促进医养结合。从我国当前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工作来看,二者的联系十分紧密,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更加突出了进行医养融合的必要性。但医养融合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工作内容和组织众多,在医养融合过程中需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本文便在分析医养融合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医养融合路径。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医养融合;整合式监管模式

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正在趋于老龄化发展,老龄人口基数增大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在老龄健康保障方面的问题,此种发展形势下医养结合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是,医养结合后的工作重点将由原本的疾病治疗转移至改善老年群体生命质量方面。因此,迫切需要在政府政策和养老服务机制的多重促进作用下,积极探究如何加快医养融合的速度,并充分发挥二者的服务职能以便为老年群体提供健康保障。

1.健康老龄化视域下医养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1.1还未形成健全的需求评估体系

社区服务对象主要涉及低收入、低保、失独、失能和三无老人,对于服务对象的确定通常是先由社区申报,再由民政部门进行审批确认。从社区服务对象的申报条件来看,现有的需求评估体系集中关注老年群体的生理健康和经济状况,具备客观性特征。但实际上,老年群体的健康服务还应涉及心理健康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因缺乏这两项评估,导致需求评估体系不够完善,难以明确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健康老龄化战略的推进。

1.2医养服务的衔接不良

部分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虽然包括针对老年群体的日常照料中心、养老中心和老年康复中心,但各个服务部门缺乏必要的联系,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养服务体系,这对医养结合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不及时,虽然建立了老年健康档案,但没有在整个试点单位中共享。此外,也与缺乏顶层设计相关,由于未能从服务老年群体健康的全局层面入手,做好资源分配与统筹管理,致使出现各方力量不能协同作用的问题。

1.3监督管理缺位

针对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监督方式有向上汇报和监督检查两种,向上汇报是延续了行政控制的监管模式,即每次上门服务均需由老人签字或者按手印加以确认。同时,以季度为单位对社区服务状况进行汇总。监督检查则是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于服务机构的服务状况以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这两种监督方式均是将机构作为主要考核目标,并未将监督对象聚焦于服务,致使很容易出现监管缺位的现象。

2.健康老龄化视域下的医养融合新路径

在前期发展中,国内外已经针对健康老龄化以及医养结合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这里可以将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作为参考,分析医养结合的路径。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可以明确的是,在医养结合过程中,需要将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并且建立起长期照护的保障体系。同时,形成整合式的监管模式,以更好地指导社区服务,打造出一个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格局。

2.1基于老年群体多元化服务需求健全评估体系

针对老年群体的医养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为了更好地为老年群体提供养老服务,充分利用好当地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需要以健康老龄化战略为依托,构建起较为健全的老年群体需求评价体系。具体是指,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以及不同经济条件老年群体的健康服务需求,并由专业的队伍针对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进行专业化评估。主要涉及内容如下:第一,要做好老年群体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需求的全方位考察工作,在明确老年群体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给予特殊的关照与照护,以维持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打造出以健康管理为主的健康服务新模式,同时满足老年群体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服务需求;第二,要基于客观评估结果为老年群体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并且从全局方面入手,保障医疗服务、康复服务以及照料服务的实时转介,增强医养服务的连续性。

2.2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医养服务衔接水平

为能进一步推动医养融合进程,满足当前老年群体的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需要以地方为单位形成长期照护保障体系,为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健全长期照护保障体系,主动解决在医养服务层面存在的问题,以国家重要战略为指导,全面推进长期照护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需首先将失智、失能老年群体作为长期照护的对象,并在今后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长期照护保障范围,使更多老年群体能够得到应有的照护;其次,要积极建设医养服务保障体系,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之下,打造多元社会长期保险产品,在政府和市场的合作效力下,为长期照护保障体系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最后,精细化设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借助一些先进的经验对保险风险进行预判,并分析社会保险公平性,有效探索出长期照护保障体系的持续发展路径。

2.3创新整合式监管模式

从医养结合向医养融合的转变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在医养结合过程中,便已经面临许多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要想进一步加速医养融合进程,则需秉持精细化管理理念,以整合式的监管模式来取代原有的监管模式,通过确立科学的监管标准=做好针对医养融合过程的全过程监管,可以有效避免因责任中心化问题对医药融合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将监管重心由机构监管转变为服务监管。为能实现全面监管的目标,需要首先建立起监督标准,由于我国现行的医养融合模式还处于试点阶段,需要积极解决在医养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以及监督管理的依据。除此之外,要建立起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从老年群体的身体状况、健康水平和生存环境入手生成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确保能够提升老年群体的生命质量,从源头上突破监管责任去中心化的困境与难题,打造出符合当前医养融合发展需求的监督机制。

结语:在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的形势下,还面临老龄健康需求的新挑战,这对于医疗服务工作和养老服务工作来说,均是新时期需要面临的重点问题。我国已经逐步认识到进行跨界融合的重要性,并且明确了医养融合的大方向,希望能够通过强化对老龄群体的健康服务水平来摆脱健康老龄化的发展困境,并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战略。目前,加速医养结合进程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急需相关试点单位进行不断尝试与创新,争取能够找出更多有效的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