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育时代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新美育时代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初探

林玫瑰

福建省泉州市 晋江市陈埭镇海美中心小学362200

摘要:新美育时代下的核心素养旨在引导学生拥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美术教师要意识到美术课程教学不仅是美术知识的传授,还应关注学生美学素养的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深度探究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路径。从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思考与探究,提出相应策略,包括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等,以助力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美育时代;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

引言

新美育时代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多维概念,它包括了思维、情感、品德和行为等多个方面。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品味美感,培养学生情感,规范学生行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成长、发展和进步。

1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图像识读是指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透过作品中的图像、符号,辨识、诠释作品的色彩、构图、材质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让学生明白图像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分析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的价值。美术表现是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所使用的绘画手法和艺术风格,如传统、现代、常规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表达出创作者的情感。通常学生可以通过作品的美术表现,了解到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和作品的含义。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审美判断是指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在鉴赏作品的色彩、构图等方面时,能够感受到美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创意实践是指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其在绘画中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文化理解则是指从文化的视角来欣赏美术作品,通过运用传统美术和当代美术文化的知识,来认识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蕴。只有重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艺术感知与体验

小学美术教育中缺乏艺术感知与艺术体验,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在很多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强调技巧和理论,缺少真正的艺术体验。这种教育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缺乏艺术感知和体验能力,审美与创造能力不足。由于缺乏艺术感知与艺术体验,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有限,难以感知作品中细微的变化和意象的凝聚,较难理解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学生的感知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只是单从课本、图片、教师口中获知对于艺术作品的感受,而没有自己的诉求与感受。此外,现代社会注重实用性、功利性,小学美术教育常被视为侧重成绩的培养,而忽视了艺术的本质和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缺少艺术体验和情感共鸣,不利于审美思维的培育。

2.2文化理解能力不强

在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不仅包含着深邃的思想,而且承载着优秀的文化。通过创作、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能够涵养思想、传承文化,能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因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不强,所以他们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不能够准确、生动、有趣地表现优秀传统文化。

3新美育时代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策略

3.1以生活情境“激趣诱思”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情感对学习具有发动和促进的作用,愉悦的心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而情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富有情绪色彩,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构建一种情趣化的场景,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实践体验。

3.2采取差异化美术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差异化美术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差异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差异化美术教学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例如,对于注重视觉感受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媒体和图像示范等视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差异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素质能力

美术表现相对于图像说读,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表现不仅要求学生可以欣赏一件艺术作品,体会美之所在,更要求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生成美,并且要通过双手将美创作、表现出来,让其他人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对美的构思。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创作,让学生在不断创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美术表现素养。小学生在学习美术和创作美术作品的初期,脑海中可能还没有自己的创作概念、方向和意识,也不具备美术创作的表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配合美术欣赏教学,让学生在欣赏、感受名家艺术作品之后自己进行临摹创作,然后再跳出临摹的框架,根据名作的艺术风格进行自主创作。

3.4丰富内容,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理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涵。为了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知、领略更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丰富绘画内容、评价内容以及作业内容。

3.5媒体助力,创意实践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活力,电脑绘画已成为一种新的美术表现形式,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声光电的有机融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直观的场景,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助推学生的审美创造。

结语

总之,小学生新美育时代时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应立足学科特点,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基于儿童认知视角设计利于学生思考和发展的美术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展示学生的个性化,逐渐形成学科认知,为学生早期的启蒙以及对其抽象思维的锻炼刻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林秋利.新美育时代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20,(44):85-86.

[2]郑笑.新美育时代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初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129-130.

[3]谢玉洁.新美育时代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