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健脾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消渴健脾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张金飞

北安市中医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消渴健脾汤辅助治疗对胰岛功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消渴健脾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胰岛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渴健脾汤作为一种中草药方剂,可以作为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十分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消渴健脾汤;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影响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Xiaoke Jianpi Decoction on islet fun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insulin glarg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aoke Jianpi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i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1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5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slet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Xiaoke Jianpi Decoction, as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escription,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which is very safe and effective,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 Key words 】 Xiaoke Jianpi Decoction; Type 2 diabetes; Islet function; Oxidative stress reaction; influence

2型糖尿病,也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或产生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有助于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1-2】。然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葡萄糖无法被细胞有效利用,从而在血液中积累。常见症状包括频尿、口渴、异常疲劳、视力模糊以及感染和创伤愈合缓慢。然而,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恶化,并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问题、神经损伤和视力问题。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强调综合调理,从源头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控制病情、延缓病程的目的。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45±2.18)岁。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1~61)岁,平均年龄(50.51±2.16)岁。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国药准字:SJ20200023,生产企业:德国Sanofi-AventisDeutschland GmbH公司,3 mL:300 U)进行治疗,每千克体质量服用0.2 U,每天1次,在睡前进行皮下注射。

1.2.2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消渴健脾汤治疗,药物配方:炒栀子、厚朴各9 g,茵陈蒿、佩兰、白术、车前子各10 g,土茯苓、茯苓、苍术各12 g进行治疗,每天1剂,早晚服用,治疗周期为8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为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有效为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超过20%;无效为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处理,计量数据(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X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分组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4

10(29.41)

9(26.47)

15(44.12)

24(70.59)

观察组

34

2(5.88)

12(35.29)

20(58.82)

32(94.12)

x2

6.476

P

0.01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的胰岛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

分组

例数

IAI

HOMA-β

HbAlc/%

对照组

34

0.73±0.34

5.18±1.69

8.51±1.19

观察组

34

1.28±0.72

7.02±1.35

6.29±1.78

t

-

4.028

4.960

6.046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在中医学中,糖尿病被认为是“消渴病”的一种。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中药等方法,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3】。首先,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对于管理糖尿病至关重要。中药在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具有降糖、调节内分泌和改善症状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黄芪、苦瓜、山药等中草药常被用于补气养阴、降糖等方面。然而,在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反效果。

在中医的传统理论中,消渴健脾汤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中草药方剂,被认为具有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功效。这个方剂主要由黄柏、黄连、厚朴、茯苓、山药等多种草药组成,通过调理脾胃、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改善消化功能,并且有助于减轻多种糖尿病相关的症状【4-5】。消渴健脾汤的服用方法相对简单,常见的做法是将草药煎煮后饮用。虽然它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但是在合理的应用下,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在实验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的胰岛功能,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消渴健脾汤作为一种中草药方剂,可以作为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十分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曹聪.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10(21):3886-3887.

[2]赖晓宁,杜华玉,廖文凤.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1):11-13.

[3]赵鸽,姚民秀.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04):493-496+500.

[4]李海玲,吴怀庭,梁露,肖建雄,梁国雄. 养阴健脾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效果分析[J]. 慢性病学杂志,2017,18(03):347-348+351.

[5]阮婷婷,麦炜彬,朱昱霖,苗建英,陈筱云. 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Meta分析[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1(02):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