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四史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四史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

赵光辉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摘要:“四史”教育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教研内容,“四史”完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践内容,同时也包含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历程。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四史”教育能够全面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家国观念。而且高质量的“四史”教育也能同时满足唯物史观、史料证实、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这四方向的核心素养培养需求,正因如此高中历史教师应深入分析“四史”教育的具体内容,基于当前教学实情从不同方向探索“四史”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四史”教育;教学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看,历史学科是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核心学科,不仅教学内容与上述四方向教学需求高度匹配,而且内容形式以及内容特征也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向保持一致。“四史”内容覆盖全面,是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掘“四史”的育人价值,坚定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职责,深入探究“四史”教育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策略,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项历史认知,更要提升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四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妥善开展“四史”教育能够综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因此深入探究“四史”教育与高中历史的整合教学策略是极为必要的。

一、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四史”教育形式

以更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开展高中历史“四史”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小组探究式教学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可更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教材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四史”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1]。以《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为学生设定相应的任务列表,包括分析抗日战争史实、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典型战例、探究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史以及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的原则。明确设置学习任务,可以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而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开展的自学探究活动相较于教师灌输讲解可更好的加深学生的历史认知,这样的教学形式也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四史”相关知识。

二、整合红色资源,助力“四史”教育

在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借助先进教具妥善整合红色资源,以课程内容为基础,明确此部分课程的“四史”教育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类与“四史”教育相关的红色资源妥善嵌入课堂教学之中,要注意筛选生动形象、具有高度历史还原性和艺术美感的红色资源,发掘红色资源对“四史”教育的重要价值[2]。以《人民解放战争》一课为例,为加深学生对三大战役的认知深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具,为学生播放大决战三部曲相关电影资源,以贴近史实的红色电影资源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的具体历史进程。相较于课本中的文字内容,生动形象的影视资源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应的历史内容。

三、聚焦先进人物,强化“四史”感染力

榜样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聚焦先进人物,全面强化学生对四史相关内容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3]。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为例,在讲到伟大的建设成就这一部分时,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引入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在那样的年代,钱学森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回到祖国,建设祖国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从提出回国要求,到美国政府阻拦,再到艰难回到祖国,钱学森展现出了作为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的爱。而回到祖国后,他又在最艰苦的条件下承担起了我国国防力量建设的重任,突破各种困难和阻碍,为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讲述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故事,能够增强课程的感染力,这对于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四、深挖教材内容,妥善融合“四史”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四史”教育,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只有妥善把握教材内容与“四史”教育的融合点方能更好的实现既定教学目标。从教材内容角度看中外历史纲要全面覆盖“四史”教育相关内容,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妥善融合“四史”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国际形势角度入手在分析国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深入讲解党的领导人以怎样的思维帮助中国抓住宝贵的历史机遇,使中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实现自身的建设发展目标。可以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述邓小平的历史判断以及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加深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认识,整合国际形势和中国历史相关内容,充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角[4]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四史”教育基础

教师专业水平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因素,在推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根据高中历史教学需求以及“四史”教育目标开展专项会员活动,充分加深历史教师对“四史”的认识以及开展四史教育的必要性,强调高中历史学科在推动“四史”教育方面肩负的责任。可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办专题讲座,以更为专业的思政及历史教育视角向高中历史教师透彻讲解“四史”教育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保证历史教师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最后,要注意强调教学创新的重要性,明确现代化教育理念并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在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落实高中历史课堂“四史”教育工作是高中历史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深入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方能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本文从不同方向提出了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质量的“四史”教育教学策略,希望相关内容能够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教育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斌平.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历史教学,培育高中学生核心素养 [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2):49-49.

[2] 王祎霞. "四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2(20):81-83.

[3] 刘明昊,丁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四史"教育——以统编高中教材《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为例[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12):9-14.

[4] 陈辉,杨友红. 基于“四史”育人的《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的编写与实施[J]. 历史教学问题,2021(1):119-125.

本文为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铸魂视域下高中历史核心问题链设计策略应用研究",课题编号:GDJY-2021-A-b199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