忖"度"于心,思"量"于行——谈知行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落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9
/ 2

忖"度"于心,思"量"于行——谈知行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落实

李洁

四川省昭觉中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数学的应用更是广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往往能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但却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知行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方法,以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知行合一;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一、引言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记忆和理解为主,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输入,缺乏实践环节的机会。他们只是被要求记住公式和定理,而不了解这些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这种理论化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也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应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意义和作用[1]

(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容易养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导致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其次,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方面的能力不足。这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考核时,过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察,较少设置与实践能力相关的题目,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实践能力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和实践能力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同时,由于课堂教学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过于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这导致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很难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

三  知行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策略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物的形状、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形状等,来解释和说明几何概念,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当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时,他们会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2]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直观性教学、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趣和热情。直观性教学是一种通过实物、模型、图像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例如,在教授数学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推导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和解答,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设置探究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包括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赵冬星.新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研究[J].新课程,2020(45):51.

[2]张春霞.忖“度”于心,思“量”于行——谈知行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落实[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