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来源考及致误问题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3

我国玉米来源考及致误问题初探

罗夏梓平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我国各地因气候条件、风俗习惯不同,玉米出现形态的变化和文献记载名称的差异而被今人误读、误判较多。综合来看形态变化、异名误读是导致玉米是否产自本土还是域外传入以及传入路径、时间争议的焦点。

关健词:玉米;来源;致误问题

一、我国玉米来源考

我国玉米来源有两种观点:一是“本土说”,该观点多依据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异名、气候或出土文物作判断,且时间均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二是“美洲说”,持该观点者居多,认为玉米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才从美洲辗转传入我国,[1]且在1560年前最早由西方陆路商道传入我国西北。[2]

(一)玉米来源“本土说”

王家祐、史岩认为,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扶桑”是玉米,且在公元5世纪中叶南北朝时期就已种植。此外,还提出我国可能早在“禅让”时就开始种植玉米的观点。[3]胡昌钰对前述观点提出质疑,并结合古籍资料记载“扶桑”的形象,查阅考古史料文献,对植物科学分类法等全方位分析论证后认为“扶桑”是树木,并非禾本植物的玉米。[4]

张鸣珂依据河南新乡市博物馆的一件以玉米芯做内范烧制的陶鸟作为依据,认为玉米早在汉代就有。[5]咸金山对前述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该文物疑点多,不足为信。[6]向安强则支持张鸣珂的推论,并以相关文献和前人研究的结论作旁证,得出中国西南地区的“小包谷”“糯玉米”应是当地原产作物,或许中国是玉米原产地之一的观点。[7]李晓岑对向安强所列举的论据逐一辨析,并驳斥了向安强的观点。[8]

陈宗龙提出栽培玉米的地理起源中心的三种假说。排第三的是“亚洲起源中心说”。支持该说的学者认为,沿喜马拉雅山系地区,玉米可与固有植物区系的薏苡属植物或高梁或某些蜀黍族植物杂交。如玉米与薏苡(作母本)或高梁(作父本)人工杂交,已获得或多或少可繁殖的后代实验。在喜马拉雅山麓的不丹、尼泊尔、印度锡金邦至今还保留有株矮、雌穗多、雄穗下垂,子粒基部紧被稃片等原始性状的爆裂玉米品种,与近代美洲玉米在形态上有些差别。[9]6-7该品种及前述提及的我国西南地区的“小包谷”和“糯玉米”为当地原产作物的观点,可能是“亚洲起源中心说”的依据。然而印度学者库马和萨莰从取自喜马拉雅南麓不同海拔的66个玉米样本的染色体纽进行分析后认为,染色体纽的多样性较为丰富,有26个之多,其中含12个高纽种,4个低纽种。通过染色体纽分析,喜马拉雅南麓东北区玉米系谱有墨西哥和秘鲁两个玉米种族来源地,此后引入的多为加勒比种质。[9]18-19故此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品系的玉米都有不同基因背景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传入亚洲和我国的时间上可能有先后。即使在亚洲或我国存在玉米形态上具有原始性状的变化,也可能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性状变异所导致,并不能改变玉米种族来源的遗传基因,也就没有本土之说。在亚洲喜马拉雅山系区域从未发现有任何经得起推敲、确凿的考古证据,因而学界对此假说提出了质疑。[9]7

(二)玉米来源“美洲说”

陈宗龙提出的栽培玉米地理起源中心的另外两种假说是“墨西哥起源中心说”和“安第斯起源中心说”。[9]2-7支持前者的学者认为,玉米和大刍草从远古时期就混生在一起,具有相互杂交的自然条件,从而促成野生玉米演化成栽培型玉米而被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栽培利用。20世纪上半叶,在对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特华坎谷地、密乔坎州与阔热若州的巴尔巴萨河谷以及邻近地区进行的考古发掘,相继在12处古代人类遗址发掘出土20000多件玉米穗轴、花粉、子粒、果穗、苞叶等化石及残留物。1948年,在特华坎谷蝙蝠洞发掘出土的玉米穗轴化石样本,经C14测定距今5600年。随后又在普埃布拉州科斯卡特林时期洞穴底层发掘出炭化玉米穗轴,经碳 C14 测定距今有7000年左右。在墨西哥城区修建“拉丁美洲纪念塔”开挖地基时还曾发现距今6000年前的玉米花粉化石和混有玉米残留物的石化排泄物。[9]2-4支持后者的学者认为,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地区的印第安人有种植爆裂玉米的历史。考古学家在这一带从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600年的8、9个古墓和贝丘等人类遗址中先后发掘出土包括玉米、甘薯、马铃薯等10种大量农作物遗迹,说明这里的印第安人早已种植玉米了。[9]6玉米在远古时期就以神的化身深深根植于美洲印第安原始宗教文化之中。玉米祭在印第安人每年6个重要农作物宗教祭典中是最浓重的。[9]2-4上述考古物证为在美洲的两种假说提供了有力佐证。玉米起源于中、南美洲的考古及人文地理证据,被学界及玉米育种专家所认可。[9]7

现学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于1494年将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收集到的不同品系的玉米带回欧洲种植。16世纪早期,玉米又从欧洲伴随商贸和奴隶交易被带到欧、亚、非交汇的中东贸易集散地。随后,玉米即踏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早期殖民者或阿拉伯商人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

[9]13-14

二、玉米传入我国的路径与时间

    目前,学界普遍倾向于我国玉米属舶来品,形成了玉米由单一路径和多条路径传入我国之争。主要有六种提法:第一,西北陆路传入与时间。曹树基认为“玉米由西班牙传入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2]程杰主张此说,[10]并依据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11]对玉米形态、生长期有明确具体描述来认定是我国玉米最早、最详的记载。在传入时间上,曹树基认为玉米应在1560年以前传入我国;程杰则把嘉靖(1523-1529年)期间,天方、撒马尔罕的使团频繁来华定为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第二,东南海路传入与时间。罗尔纲和万家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在《玉蜀黍传入中国》[12]和《中国种玉米小史》[13]中提出我国玉米是从东南海路先传入福建,再传入安徽。在传入时间上,罗尔纲认为在1567-1572年前后。万家鼎认为约在1500年前后。第三,西南陆路传入与时间。劳费尔提出玉米最早由欧洲传到印缅甸等地,再从印缅传入我国的西南各地。[14]游修龄以《滇南本草》中有“玉麦”记载和印度手持“玉米果穗”的石雕佛像为据认为玉米在1492年之前传入我国。[15]第四,西北、西南陆路传入与时间。梁家勉认为玉米最早可能从相邻的印缅传入云南,之后传到黄河流域,也可能从中亚顺北方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北,再经平凉引入中原。而玉米传入的时间应在1560年以前。[16]485第五,西南陆路及东南海路传入与时间。何炳棣依据当时中缅边境民间贸易往来频繁及西方传教士于1575年访问福建时谈及过玉蜀黍税收一事,提出西南陆路及东南海路都有玉米传入我国的观点,传入时间约在16世纪中叶。[17]第六,西北、西南陆路及东南海路传入与时间。陈树平依据有关文献对玉米种植的记载提出玉米可能从西北、西南陆路及东南海路分别传入我国的新观点。在传入时间上认为,东南海路在1531年传入广西,16世纪中叶传入福建,1579年传入广东;西北陆路在1560年前传入甘肃地区,1573年前再传入浙江等地区;西南陆路在1563年前传入云南。[1]

三、玉米研究的致误问题初探

从前述我国玉米来源及传入路径、时间的梳理来看,学界研究未达成共识。基于此,笔者就玉米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作进一步分析。

(一)玉米来源“本土说”的误判

玉米在全球的传播因受环境、气候、土壤、遗传基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性状变异,才有遗传分化使得形态各异、子粒特征突出的各种类群。库列索夫将这种栽培玉米划分为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蜡质型、爆裂型、甜质型、甜粉型、有稃型等8大类群。[9]33

在云南,因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的影响,形成较大温差,易诱发玉米的性状变异。云南西双版纳所种的“四路糯”具有一系列的原始性状,有人认为此类玉米产自本土。如李璠认为“西南地区的小包谷,包括有糯粒型、爆粒型和有稃型三大类,分为‘巴地黄’‘七皮叶’‘四行糯’等。其中还有多穗类型,种类不一,在广西山区分布的糯玉蜀黍种类也很多,国外学者也公认糯玉米起源于中国”。[18]69-70实际上,玉米多穗现象主要是因营养过剩和个别品种的遗传特性两个方面引起的。尤其品种的遗传特性引起的多穗现象,不论是种植在肥沃或贫瘠的土壤中都会引发多穗,特别含有热带玉米抗病基因的某些品种更易引发多穗的变异现象。[19]李根蟠认为“玉米传入我国后,在云南、广西等地形成一种糯质的玉米,有‘中国腊质种’之称,因此瓦维洛夫称中国为玉米起源的二级中心”。[20]即云南出现的糯玉米,是在玉米传入我国后经遗传变异才形成的次生产物,这是玉米性状不稳定导致的,而非本土产。

此外,坚持“小包谷”为本土产观点的李璠在对西南考察时认为丽江的“七皮叶”,川西的“雪玉米”,西双版纳的“四行糯”及思茅坝区的“低头玉蜀黍”等特殊玉米类型是在寒冷或炎热地带等特殊温度区域被发现的。[18]71这说明玉米是随着不同气候温度发生突变引起遗传变异的结果。总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小包谷,不管是糯粒型(蜡质型)、爆裂型、有稃型、还包括多穗类型的玉米都属遗传变异所形成的,且在8种遗传类型之列。从世界各地玉米变异实情来看,我国西南此类玉米仍在美洲玉米变种范围之类。

(二)异名误读造成玉米传入时间的错误

早期方志中记载的作物名称及性状描述简略或空白,易被今人误读、误判的情况较多。其中明代有关方志、史料中出现的“玉麦”并非“玉米”。这是异名误读导致判断美洲玉米传入中国时间错误的根源。如1476年成书的《滇南本草》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21]12此虽有清晰的性状描述,其性状也明确指向玉米,但此由滇人兰茂(1397-1476)所撰的药物名著,从成书后至清朝的100多年间,累经后人传抄增补,覆盖兰茂著述甚多,现存《滇南本草》已失原貌。

[8]其它版本《滇南本草》中有“玉蜀黍”和“玉米”之称的性状描述,这说明是不同时代传抄增减内容的结果。因此,“玉麦”的表述及其性状描述为后人所增添。程杰认为,所谓玉麦应为穬麦之属而非玉米。[10]

再如万国鼎《五谷史话》依据嘉靖10年《广西通志》卷21中记载:“麦,有大小二种”。包裕麦黄歌:“大麦黄,小麦黄,家家男妇登麦场……”。将“包裕麦”误判为玉米,认为玉米最早传入中国是在广西。[1]实则“麦黄歌”是“包裕”这个人创作。[2]

(三)云南玉麦被误读之由来

云南“玉麦”之名,在明嘉靖42年《大理府志》中首见:“来麰之属五:大麦、小麦、玉麦、燕麦、秃麦”。[22]这是云南方志中记载“玉麦”的源头。其中卷首作序人赵汝濂介绍,《大理府志》在嘉靖20年由知府蔡绍科(浙江黄岩人)创始。嘉靖31年由知府毕鸾成书梓行。毕鸾是陕西凤翔人,在北方多地任过职,在主修《大理府志》时,将北方的麦类知识移用到《大理府志》中,[10]从此云南方志中就有了“玉麦”一词。正如曹树基所讲在明代长江以南有“玉麦”记载仅见于云南[2]之原因。在北方有“玉麦”记载的省份较多,主要见于河南、甘肃、宁夏、湖北等一些地区,其中以河南出现最早。[10]如嘉靖19年河南《许州志》载:“大麦、小麦、裕麦(穬麦)荞麦”。[23]裕麦即玉麦,同音异字,这是我国方志中最早的玉麦信息。[10]天启5年《滇志》卷3载:“(云南府)荞有苦有甜,稗有山有糯,麦有大、小、燕、玉、西番”。[24]该志“玉麦”和“西番麦”并载一目了然,说明“玉麦”与“西番麦”是不同的两种作物。这里“西番麦”指玉米,也是云南玉米记载之始。康熙35年以前,云南方志中记载的玉米都只称番麦或西番麦”。“因明人认为玉米来自‘西番’,名‘西番麦’‘西天麦’”。[10]玉麦在北方称“穬麦”,在云南称“麰麦”。均指一种麦粒稍大,皮色偏白的一种“小麦”并非“玉米”。

参考文献

[1]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情况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80(3):187-204.

[2]曹树基.玉米和番薯传入我国路线新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62-66.

[3]王家佑.史岩.玉米的种植与美洲的发现新探[J].社会科学研究,1982(3):72-78.

[4]胡昌钰.“扶桑”与玉米考辨[J].农业考古,1983.7:100-102.

[5]张鸣珂.我国玉米的种植是明代从外国引进的吗?[J].农业考古,1983.07:103-105.

[6]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J].古今农业,1988.04:99-110.

[7]向安强.中国玉米的早期栽培与引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3):239-248.

[8]李晓岑.关于玉米是否为中国本土原产作物的问题[J].中国农史,2000(4):102-107.

[9]陈宗龙.云南玉米科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10]程杰.明朝玉米传入与传播考[J].科技史,2021(1):101-126.

[11]赵时春.(嘉靖)平凉府志·卷4[M].明嘉靖39年刻本.

[12]罗尔纲.玉蜀黍传入中国[J].历史研究,1956(3):70.

[13]万国鼎.中国种玉米小史[J].作物学报,1962(2):173-178.

[14]蒋彦士译.中国几种农作物之来历[N].农报4卷20期,1937.

[15]游修龄.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及其起源问题[J].古今农业,1989(2):1-10.

[16]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17]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世界农业,1979.05:21-31.

[18]李璠.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9]唐月琴.司应彦.玉米几种生长发育异常现象浅析[J].种子科技,2009.06:38-39.

[20]李根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J].农业考古,1984(1):275-279.

[21](明)兰茂.滇南本草·卷2[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1980.

[22]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卷2[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明嘉靖42年本.

[23]张良知.嘉靖许州志(卷3)[M].明嘉靖十九年刻本.

[24]刘文徵.(天启)滇志·卷3[M].续修四库全书,影抄本.

基金项目:四川旅游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清末民国时期玉米、马铃薯与云南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民族学研究(2023SCTUSK69)

作者简介:罗夏梓平,土家族,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