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幼儿园食育推进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幼儿园食育推进路径研究

徐建琴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西江幼儿园312025

摘要:幼儿园食育指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教育。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幼儿了解有关食物的知识、初步掌握简单的食物制作技能、学习良好的用餐礼仪和多元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具身认知;幼儿园;食育推进路径;研究

引言

幼儿园食育主题课程,即围绕幼儿当下饮食中的实际问题或与饮食相关的某一具体内容而构建的,符合3—6岁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一系列课程活动。旨在帮助幼儿提升饮食认知、改善饮食习惯、养成受益终身的健康饮食生活方式,同时也杜绝食物浪费、保障食品安全、传承饮食文化,让孩子知道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幼儿园开展食育的重要价值

1.1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

食育不仅能够开阔幼儿的学习视野,引导幼儿学习与食品相关的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我国一些幼儿园已经将本地饮食文化教育和惜食教育融入食育中。例如,关于节约粮食的谚语或民歌成了食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引导幼儿珍惜食物,正确看待各种食物的价值,还能够充分发挥家乡情怀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向幼儿解释:我们所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和科学家们耗费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土地上种植和培育的,不同的食物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以此引导幼儿在进食时能够通过不同食物联想到不同地区的风俗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从而促进他们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1.2强化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前教育不同,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幼儿接受小学教育、日常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师以午饭和上下午课间的加餐时间为常态化食育活动的主体,从而约束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幼儿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并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勺子等工具,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并让幼儿认识到食物对身体成长的重要性,约束幼儿诸如浪费食物、挑食等不良习惯。在午餐时间,幼儿教师需要走进班级,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并指导其改正该习惯。

2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幼儿园食育推进路径

2.1开设食育工坊,给幼儿提供探索的环境

在户外阳光充足的地方,园所给每班幼儿设置了足够大的种植区,孩子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如松土、播种、浇水、架藤等。幼儿直接参与了各类农作物生长的过程,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受到了最为生动的生命教育。“我们种什么呢?”在开辟了各班的种植区后,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当下季节适合种什么,让他们带着问题和家人一起讨论,最终班级统计分析决定种植获票最高的农作物种类。从选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哪些农作物适合在什么季节播种,更学会了收集和统计意见,学会了遵守集体规则。播种时,孩子们拎着小铲子,一下一下刨开土地种下种子,一起种下了自己的期待。从松土开始,孩子们就在表格里进行记录,同时将种子从破土发芽到每天的变化,都用画笔表征记录下来。尤其是经过几天假期,孩子们回到园里第一时间就跑去种植区看看农作物的变化。通过观察认知,幼儿了解了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种植周期和营养价值,这些都让他们获得了生动的感受和体验。

2.2构建真实教学情境促进幼儿真切体验获得

游戏化活动实践——“认识萝卜”在食育课程游戏化活动开展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白萝卜、胡萝卜等,同时还为幼儿准备了泡沫盆、水和萝卜种子。在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萝卜生长的纪录片,要求幼儿观察每一个时间节点中萝卜生长的样貌。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师提出一个谜底为“胡萝卜”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多数幼儿能够给出答案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探讨不同种类萝卜的口感和味道。接下来,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萝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让幼儿亲自动手将萝卜种子埋入土中并浇水。然后,教师设置悬念,让幼儿猜萝卜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发芽。当一段时间过去后,幼儿会发现萝卜种子没有发芽。教师向幼儿解释:萝卜种子从农民手中种下,再变成萝卜来到我们的餐桌上,至少需要60天左右,所以大家不应该挑食,要节约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最后,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制作班级板报,以“认识萝卜”为主题。同时,教师发放植物观察记录表给每位幼儿,要求他们观察萝卜在不同生长周期内的形态变化。

2.3加强家园社合作共育

除了在幼儿园、家庭进行饮食教育,社区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场所。第一,幼儿园要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密切与家庭、社区合作,让幼儿无时无刻感受到饮食教育,比如社区开展食育专家讲座,为家长和幼儿分享健康饮食方式和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围绕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健康知识进行科普宣讲,从而加强人们的健康观念,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第二,社园合作共同开展亲子食育工作坊活动,并由专业食育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营造食育氛围;第三,社园合作开发有关食育课程的书籍或健康手册,并利用互联网开展食育网站,搭建国内幼儿食育交流平台,做好线下和线上食育活动的宣传工作,家园社区共同合作,共助幼儿健康成长。第四,社区可以发起食育街道兴趣小组,建立食育活动中心,帮助孩子认识到食育与饮食习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

2.4以话美食为聚焦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传统节日,设计食育实践活动。每个节日均对应了相应的食物。在传统文化节日中的食物,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食物,也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内容。幼儿教师可基于传统文化节日,组织开展相应的美食制作活动,从物质、行为和精神层面,层层开展食育活动,引导幼儿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和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认知。以端午节为例,我园在端午节假期前夕,为幼儿提供材料,组织幼儿制作粽子。首先,幼儿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具播放端午节和其他节日的习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众多习俗中选择属于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燃艾叶等。幼儿教师在呈现习俗时,要为幼儿播放习俗对应的动画视频,从而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制作粽子的多种材料,幼儿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能亲身体会食物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将实践活动上升到精神影响层面。在食育活动的最后环节,幼儿教师让每个学生在粽子叶上标注自己的记号,将幼儿制作好的粽子蒸熟,作为幼儿的午餐之一。幼儿教师将食育互动延续至午餐时间,强调幼儿的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

结语

食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学习健康饮食知识和建立饮食文化意识的教育过程。我们充分利用节气、节日、家庭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元的食育活动,有效地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掌握食物知识,初步形成制作食物的能力,学习文明用餐礼仪,了解多元的饮食文化。后续,我们将在已有基础上,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问题出发,进一步加强对食育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资源的开发,为幼儿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梁小灵.关于幼儿饮食习惯培养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20):58.

[2]仲海燕.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03):16-17.

[3]沈亚东.小班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研究[J].教育,201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