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水汽提塔再沸器内漏原因分析及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工艺水汽提塔再沸器内漏原因分析及优化

薛魁 马晓伟 朱郎 万家川 张智慧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新疆 独山子 833699)

摘要:急冷水(包括工艺水)系统是乙烯装置重点防腐管控单元,本文阐述了工艺水汽提塔再沸器泄漏情况,从工艺操作和设备结构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再沸器长期处于超热负荷状态,确定了造成换热器泄漏的根本原因,实施了改造措施,并提出了生产优化建议,可为同类型装置生产经验共享。

关键词:工艺水 再沸器 泄漏 热负荷 腐蚀

引言

裂解炉设计有稀释蒸汽(DS)注入系统,通过降低烃分压来提高裂解炉乙烯、丙烯产品收率。这部分注入到原料中的蒸汽会在下游急冷水系统得到冷凝,其中部分冷凝的急冷水进入工艺水汽提塔(C-3001),经过塔底再沸器(E-3018)及DS注入,汽提出其中的烃类物质后,继续用于发生DS,供裂解炉循环使用。由于急冷水组成复杂,存在易腐蚀介质,在高温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设备腐蚀泄漏现象。2019年E-3018投用至今,已发生过两次泄漏现象,严重威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1 工艺流程说明

E-3018管程介质为裂解柴油(PGO),入口温度为150.4℃,出口温度135.3℃,壳层为工艺水,设计温度113.4℃,压力0.06MPa。E-3018管程设计有旁路线,通过调节旁路阀门,起到控制进入换热器PGO的流量,调节换热器的热负荷,如下图所示:

图1 10-E-3018工艺简图

Fig.1 10-E-3018 Process Diagram

2 换热器情况介绍

E-3018为ASH型浮头式换热器,两程管设计,管束规格φ25*2,数量:3106根,换热面积1258.7㎡。2019年10月,利用装置大检修的机会,更换了一台新的换热器。运行不足一年半即发生了泄漏,由于管束无法抽出,仅对四根泄漏管束进行了封堵。2021年9月14号,换热器再次泄漏,堵管16根。换热器抽芯图片如图2所示:

图2 清洗前管束状况

Fig.2 Condition of tube bundle before cleaning

图3 清洗后管束状况

Fig.3 Condition of tube bundle after cleaning

检查发现,一是浮动支撑圈与浮头管板之间积焦结垢严重,这会导致严重垢下腐蚀[[1]];二是管束主体存在均匀腐蚀,在浮动支撑圈与浮头管板之间的管束存在明显坑蚀(见白圈处)

3 泄漏原因分析

3.1 工艺原因分析

对设计工况3(最大负荷)和实际工艺运行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1 换热器热负荷对比

Table1 Heat load comparison of heat exchanger

管程PGO

流量

入口温度

出口温度

PGO比热

热负荷

最大热负荷注1

单位

t/hr

kw

kw

设计数据

1524.6

150.4

136.4

1.855

11000.0

12650.0

实际数据注2

1474

148.4

126.9

1.855

16329.7


注1:专利商规定的设计最大热负荷=设计热负荷*115%

注2:实际数据以2020年6月5号数据

可以发现,加热用到裂解柴油流量未超过设计流量,但是,由于柴油进出换热器温差达到了22.5℃(设计14℃),E-3018的实际热负荷已是设计值的148.5%,超出设计最大热负荷的29.1%,属于超负荷运行。超热负荷运行,这会造成工艺水侧气液比增大,腐蚀性介质的浓缩倍率提高,形成垢下腐蚀,气速增大也会加剧折流板间的间隙腐蚀。

在对工艺水汽提塔进行热平衡分析中,得出如下对比数据:

表2 工艺水汽提塔热平衡分析

Table2 Heat balance analysis of process water stripper


DS与进水焓值比

PGO与进水焓值比

备注

设计

1.86%

0.87%


实际

1.23%

1.36%

2020/6/5截屏

计算数据表明,在对工艺水汽提塔汽提的热负荷供给中, DS与柴油的热负荷供给比例失衡,DS汽提量过小,换热器热负荷过大,即DS流量过低,再沸器热量供给过大,工艺操作不合理,会造成再沸器超负荷。

3.2 设备结构分析

该换热器采用浮头式换热器,可适应大温差的要求,但是浮头式换热器在壳层的设计方面存在流速滞缓区域,如图4所示:浮动支撑圈将壳层中的管束分为两部分,由于支撑圈上下距离筒体距离均为6mm,所以支撑圈与浮头管板间的区域为流动滞缓区,设计要求该距离最小,避免该区域换热不均匀。E-3018在该区域的的距离约有421mm,并在支撑圈下部开有高20mm的直角缺口,如图5所示。

图4 E-3018设备简图

Fig.4 10-E-3018 equipment diagram

换热器的垢下腐蚀往往发生在壳程挡板及底部等死角处,氧气、水、H2S等物质在垢下产生电化学腐蚀。该滞缓区的存在增加了垢下腐蚀的可能性。

换热器设计换热面积1258.7m2,设计最大热负荷12650kw,单位面积热负荷为10kw/m

2。经计算,换热器实际单位面积热负荷高达13kw/m2,超最大单位面积热负荷的30%。该滞缓区由于增加了30%的热负荷,会加剧此处管束外表面的垢下腐蚀。

对管束的涡流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壁厚损失大于60%的检测管(7根)均位于浮头管板与浮动支撑圈之间的滞流区域;壁厚损失在30%~60%换热管(26根)主要位于滞留区以及折流板与管束的接触区。

综合分析表明,E-3018存在明显的垢下腐蚀(浮头管板与浮动支撑圈间的滞流区)及缝隙腐蚀(工艺水入口区域,管束与折流板间的缝隙等处)。工艺水中的腐蚀介质、PH值、系统溶解氧、工艺水流速、温度、氯离子浓度等因素会造成这两方面的腐蚀[[2]],换热器超负荷运行,加速了换热器的腐蚀泄露。

4 防范措施

通过对换热器的工艺参数、几何结构的分析,结合泄漏点分布规律,我们采取了如下防范措施:

1.增加工艺水汽提塔稀释蒸汽(DS)汽提量,开大换热器柴油线旁路,降低E-3018热负荷,均衡DS与再沸器之间的热量供给平衡。

2.控制塔釜温度在指标范围之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加速缝隙腐蚀的速率。

3.适当增加E-3018壳层水压试验压力(低于设计压力),对严重减薄的管束进行堵管。

4.对浮动支撑圈的几何结构进行改造,上部增加缺口,下部增大缺口,加速滞留区的介质流动,以避免滞流区形成垢下腐蚀。后期,将会考虑在小浮头侧增加牺牲阳极保护措施[[3]]

结语

装置在高负荷工况下,可能存在设备或管道的局部超负荷现象,对于换热设备,即使在流量正常的情况下,依旧可能存在超热负荷的现象,造成设备损坏。所以,追求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仅仅做到加工负荷不超设计还不够,还应对局部的超负荷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尤其是潜在的超热负荷现象进行分析,做到真正的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

 参考文献:


[[1]] 范金福,刘猛,张晓辰等 流速对垢下腐蚀的影响及其腐蚀机理 ,[J].腐蚀与防护,2019.40(11)

[2]胡杰,王松汉 乙烯工艺与原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425-427.

[3] 甄鹏飞 常压蒸馏装置常一线油冷却器腐蚀结垢的原因与对策,[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20,37(5)

作者简介:薛魁,男,1970年5月生,汉族,籍贯,四川射洪县,西南石油大学学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研究方向:乙烯(烯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