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

付桂莲1戴俊2

吉林省东辽县第二高级中学校  吉林 东辽 136601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高级中学校  吉林 辽源 136200

究竟如何定义优质课程,往往是近些年教师们十分关注的教学难题,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现行的新课程

标准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评估课程的质量。

维度一:学习方式上-------自主的程度、协同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自主学习的程度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能主动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对自我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具备评估和监督的学习过程,是既主动又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估,主要看他们学习的自由度、主动性、时间安排以及创新思维的表现。自由度主要是指学生自我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安排自我学习节奏和评价成果的能力;主动性则看他们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还是被动懈怠的学习;时间管理的层面,希望看到学生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及自我学习的时间是否长久;而创新性就是观察学生是否展示出新颖的思维方式。通常而言,自主学习能展现创新能力,然而并非所有自主学习都能体现出这种创新性。

()协同学习的效度

协同学习是指共享学习目标为基础,采用小组或团队协作的方法进行的学习过程。它以组内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法则建立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小组学习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小组的主题选择是否科学,分组方式是否合适,成员间是否存在互动和依赖,还有是否有预设的成果产出。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 4-6 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他们对团队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小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个人成功的基础上的,有一个人不成功,小组就没有成功。互动强调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 一堂负责且精彩的课,应是兼顾预设与生成。

()探究学习的深度

根本上讲,研究型学习注重学习的发掘过程,具备强烈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及多样的实践和开放性等。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探索的情境。探究学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众多、质量是否上乘。一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愈多愈佳,说明教师善于启发;教师无法解答的问题也愈多愈佳,表明学生的探索有深度。

维度二:价值追求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反思,"我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有帮助?何时会有帮助?这种方式和能力能否推动学生的终生发展?作为一个优秀的社会成员,学生需要怎样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传递的知识、教授的方法、提升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了服务学生的终生发展。

()“两个基本点”之一:坚持依标施教

"依标施教"即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一个课标可以编写多套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所依据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课程标准。目前学业考试的命题,我们肯定不会仅参照那一套教科书。因此,对一节课的评估主要集中在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基本需求和真正精神,而并非着眼于这节课是否"彻底理解"了教科书,这并非我们应关注的重点。

()“两个基本点”之二:坚持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人文性即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选择性)、地域化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要求一节课本身应体现综合性,可以是相关知识的综合,也可以是教学目标的综合,也可以是看问题的角

度综合,等等。开放性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应仅框定于某一特定的思想或理论,而是应博采众长,做到灵活运用。教育目标不止要着眼于完成教学任务,更须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文精神等多方面施策。教学内容应开放,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注重跨学科融合。每一堂课虽都有落幕的时刻,但这也正是引发学生对相关主题或问题持续深入学习的契机,并推动他们在课程结束后积极探究学习。

维度三:学习情景上-----联系阅读与主动

()联系阅读

"联系"指的是相互结合、互相形成关联,而"阅读"则是指通过书本资料去理解含义并产生非理性思维的过程。

这两者结合,就形成了"联系阅读",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本资料来理解信息、获取含义并产生非理性思维的行为。判断一堂课是否卓越,我们需要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能依据目标,让相关知识紧密关联并达到贯串的效果,以提升他们的整体能力和全面素质。

()主动问答

"积极互动"是指学生自行、积极地出题并解答。部分研究者认为:"教育的极致目标应当是培育学生正确的提

问以及解答的技能,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激励学生发问",这是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找到答案更为关键"。

()自主讨论

讨论的本质是关于特定话题的意见交流或辩论。自主讨论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选主题,就主题自由地

交流观点或进行辩论,以找出解决方案,或提出新问题的过程。无疑,讨论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批判性思考, 以及团队协作和能力方面,极具深远影响。

()自评互判

自我评估是根据自我为评估主体来进行的评估,其主要任务是全面理解自我并进行反馈调整;而互动评估则是基于学生间的相互鼓励的评估,其关注滋养的是互助学习和共同进步。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估为主要参照标准,将他人的评价看作辅助参考时,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推动。此外,也有学者发现,在高中生的评估能力发展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在于他们高度重视同岁伴侣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维度四:教师作用上------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引人入胜

"引"在此表示"提出主题"和"作出指导"的含义。"入"具有让人达到某种状态或境地的效果。"引"是方式,"入"

则是目标,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所谓引人入胜,就是在教学开始阶段,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设计情境并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让学生沉浸到某一主题学习之中,达到最佳学习状态或境地的教学行为。

()精导妙引

“精导”即精心指导。“妙引”即巧妙引领。精导妙引就是一节课的进行中,教师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

法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对学生各学习环节中做出精心的指导和巧妙的引导。旨在掀起学习高潮,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期达成教学的预想目标。所以,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在于上述两个关键因素能否得到体现。

()结尾无穷

课程结束时,教者的核心职责不只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更关键的是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

问题继续探索的欲望,试图促使他们课后主动去探寻答案。如果说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引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艺术,就是要将教学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社会之面。所以,一节课不仅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且还应有一个回味无穷的结尾。教师的精导妙引,需利用各种艺术化的策略营造具有激励功能、愉悦功能、促学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沉浸式课堂环境, 以此点燃学生学习热忱和积极性,以助实现教学目标,并竭尽全力掀起教学的高潮。人人皆含长处与短处,且各个个体的特质有所区别。一堂课的成败,取决于教师能否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依照自我习惯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