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探析

张春明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271100

摘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环境教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到206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双碳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地理学科作为体现地球系统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应该积极融入双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科学认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双碳教育;高中地理;融合策略

引言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和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的公民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中国提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而教育界也积极响应,提出了“双碳”教育的概念。作为一门关注地球系统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地理教育自然应该与“双碳”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综合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双碳教育

“双碳”教育是指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低碳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提出,与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相呼应,即到206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双碳”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低碳生活和环保行动的能力。它强调全球合作、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双碳”教育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低碳生活方式、能源消费与转型、低碳交通、环境保护与恢复等。通过科学性、实践性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倡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参与环保行动。通过“双碳”教育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力。同时,也为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一)关注全球问题

地理学科关注地球系统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双碳”教育正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将二者融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全球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培养低碳意识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融合“双碳”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低碳生活方式、能源转型以及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低碳环保行动的意识。

(三)探索解决方案

地理教学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而“双碳”教育提供了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将二者融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实践与参与

将“双碳”教育与地理教学融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社区参与促进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户外考察等方式,与真实环境相连结,亲身感受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五)培养综合思考能力

融合“双碳”教育使地理教学更加综合和跨学科。学生需要将地理知识与科学、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进行综合运用,分析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策略

(一)整合教材内容

将“双碳”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高中地理教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整合。首先,可以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增加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的内容,并介绍不同能源来源的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成因、全球变暖的趋势,以及能源消耗和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生态系统保护的教学中,可以强调生态系统对气候调节的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对CO2吸收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探索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策略,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双碳”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地理教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入认识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复杂性,扩展他们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二)运用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低碳生活和环保行动,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环境问题,增强环境责任感和行动意识。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减少用水的实践活动,如通过定时使用和修复漏水设施来节约水资源。同时,引导他们学习节约用电、避免浪费等低碳生活方式,例如使用节能电器、关灯节电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意识到个体行为的累积对环境的影响,并形成低碳意识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回收垃圾和植树造林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了解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引导探究学习

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批判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一,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并研究与“双碳”教育相关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学生可以利用文献、数据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方案。第二,鼓励学生提出创新和可行的低碳发展策略。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分析数据和参考案例,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低碳发展方案。例如,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或者通过智能城市技术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第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评估。学生可以在自己身边实践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例如设计并实施能源节约的措施,组织宣传活动促进低碳生活,通过数据收集和评估来检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四)运用地理工具和技术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工具,可以深入分析气候变化、能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学生可以利用GIS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如温度、降水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分布。通过地理分析,学生能够观察到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和变化趋势,并深入探讨其原因和影响。也可以运用遥感技术,获取关于能源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卫星影像和数据。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能源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能源消耗的热点区域等。同时,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来观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如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深入探讨了将“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及具体策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运用实践活动、引导探究学习以及运用地理工具和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能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问题,并培养他们的低碳意识、环境责任感和科学研究能力。这样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也为他们未来参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浩,梁振民,张丽丽等.“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探析[J].环境教育,2023(08):68-70.

[2]邹茹晶,耿英瑞,梁启航等.“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理念与地理教学融合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23(08):58-60+64.

[3]靳学斌,刘传宝.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教育的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1):9-13.

[4]宋方静,孙宏博,段玉山.“双碳”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渗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1):18-22.

[5]陶坤林,王远,陈华阳.高中地理教学中“双碳”教育渗透路径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0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