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学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3

素养立意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学的实践研究

姚江萍

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 

[摘要]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均以主题单元编排序列呈现。每组教材围绕单元主题,合理有序地组织聆听和表演内容,精心设计编创与实践活动。围绕课程基本理念,灵活安排单元教学目标,采用导趣导学导练导编的单元序列知识导学模式,让以学生生活经验的导趣,已有音乐知识经验的导学,以文本、插图的导练,以综合性编创实践活动的导编,实现教作品转向育素养,学知识转向练能力的素养立意。

关键词:单元整组  序列知识导学  实践研究

音乐新课程推行近二十年来,走过了轰轰烈烈的课改实践初期和中期,在人们在对新课程理解和偏差的问题中,音乐知识技能教学曾度突显为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中的焦点话题。而从强调音乐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概念的记忆,强调音乐技能的训练,以掌握知识技能为最高教学目标只要联想、想象,不要知识技能的极端之间的教学观念的摇摆,教学中不断地被音乐要素绑架,将音乐学习等同于要素符号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作为声音艺术的独特性,致使教作品转向育素养,学知识转向练能力的素养立意难以实现。

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学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明确必不可少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是形成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三者密不可分,是一个序列性的整体结构。通过螺旋式的梯度练习,必将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提升音乐素养。

音乐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在一个单元组中,各部分内容围绕某一主题编排,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主题内容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这种以单元为基础单位的编排方式克服了长期以来单篇教学所固有的诸多弊端,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是提高音乐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学思维图式建构

进行单元序列知识导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了解单元的学习目标,孕育感受和认识音乐的欲望,激发深度理解音乐的期待,从而为学生主动进入审美境界的自主建构打下基础。

导趣导学导练导编的单元序列知识导学模式,其具体操作为:以学生生活经验导趣,能有效促进文本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过程的沟通,唤起学生对音乐主题单元序列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已有音乐知识经验导学,能让学生根据已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多维地指向学生深度的音乐体验与乐趣。以文本、插图导练,实际上是在学生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定向练习,将音乐情境与音乐要素、音乐知识技能有意识地串联起来,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并在音乐感知、体验、探索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以综合性编创实践活动导编,能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塑造中,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点点萌芽,从量变到质变,使创意表达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进阶。

二、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学实践

音乐的音响材料、创作过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音乐聆听、表演和创作教学,必须含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因此,进行单元序列知识的整组感知,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学习目标,孕育求知欲望。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从而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音乐形象,生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感知体验。

1.导趣——唤起体验,贯穿始终

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一定会有其生活经验的参与,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影响着其音乐学习的状态与成果。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的新学习作好铺垫。

单元序列知识导趣,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教师以唤起个体亲身经历中所涌现出来的经验和体验为基础,来铺垫单元音乐学习内容的底色。如教学人音版第一册第一单元《好朋友》时,聊谈的话题是你的名字叫什么?你有哪些好朋友?,从而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一:名字的读法中引导出两种节奏型——“××”“×××”;生活经验之二:有礼貌地称呼好朋友引导出歌唱活动中声音的控制——轻柔、甜美;生活经验之三:解放军叔叔的队列、拉勾勾的游戏等引导出节拍概念——单位固定时值……

这些鲜活的、生气勃勃的、温暖亲切的经验与体验,真实地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也许还会继续影响个体当下与未来的生活。在单元序列知识的导学过程中,我们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唱的、做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经历每一个知识点时,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文本编写的符号相联系,在与教师的音乐化引导中去学习,去积累,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验,逐渐形成一个单元的知识整组,从而主动形成一个单元的序列积累。

2.导学——已有经验,渗透目标

单元序列知识的导学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的。人音版小学教材中,歌曲的旋律走向、打击乐器的编配使用、图形谱的形象运用都极为生活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联,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多方面的意义,有的展现音乐作品的场景,有的表示如何进行音乐活动,有的显现作品结构等,稍加分析便能直接运用于教学。这些教材中提供的文本材料,从低年级的感性插图居多到中高年级以谱例的理性呈现为主,都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同时渗透了单元的整组学习目标。

单元序列知识导学,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它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素养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以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春意。这是一个关于春天的音乐主题。学生曾在一下、二下、三下年级学过春天 春天来了为主题的单元。从内容的领域来讲,这些年段都在重复学习同一个音乐主题,但若不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比较,很少有学生会去主动联系已有的经验,去追求认知和情感的纵深发展。且看四个年级相同音乐主题的序列知识导学表:

人音版课程标准教材中的单元序列知识导学表

年级

单元序列知识内容

导学目标

一下年级第一单元

1. 模拟杜鹃的叫声;2. 三角铁的敲击方法;

3. 模唱534. 为插图中的画面配上合适的象声词。

1. 在乐曲中听辨并模拟;2. 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3.放松准确地演唱534. 巩固复习节奏“×—”“×”

××

二下年级第一单元

1. 八分休止符;2. 唱歌曲的唱名;3. 看图谱为歌曲伴奏;4. 复习十六分音符

1. 学习八分休止符的拍击方法;2. 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唱唱名;3. 准确地看图谱演奏;4. 听辨四分、八分、十六分节奏。

三下年级第一单元

1. 音乐的速度;2. 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后十六节奏型;3. 音乐主题;4. 为歌曲伴奏。

1. 听辨感知各乐段速度的变化;2. 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3. 记忆音乐主题;4.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下年级第一单元

1. 模仿画出四个乐句的旋律线;2. 区分乐曲各段落的情绪;3. 切分音知识;4. 为歌曲伴奏。

1. 自己设计图形画出歌曲前四局的曲调并比较异同;2. 听辨主题音乐出现的部位及乐段的情绪;3. 掌握并表现切分音;4. 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为按节奏谱例伴奏。

从四个单元的导学内容可以看出,相同的人文主题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充盈着他们音乐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回顾相同的主题,螺旋式积累音乐知识和技能,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为新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年级的升高,音乐学习的目标和方式方法都在改变。尤其在各项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随着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梯度渐进,呈现前后衔接、逐层递进、完整有序的内在联系。

随着孩子自主意识的觉醒,学习自主能力的增强,教师要通过各种音乐学习的手段,利用好单元序列知识的导学,让学生根据单元整组导学的指向,在反复中积累,在重复中深化。由此环环相扣,逐时积累,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便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鉴赏期盼。

3.导练——全面感知,深度期待

导练,让学生在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通过文本与插图从总体上接触后,按每个课时的重点目标,依序选择知识内容进行练习,全面感知教学的内容。许多老师会想,这一个课时感知了,把好滋味都先尝了,那后面的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我们认为,只要把握好导练的度,依序深入导练的内容,可以对后面的教学提升更为广泛深入的感受与理解。

比如在教学人音版二年级下第五单元爱劳动的中,以歌曲《采山》为重点训练目标,将文本与整组单元的知识训练点设计为系列情境练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案例中由于回声引子、山中声响伴唱等内容已安排在发声练习教学环节,并融入走进大山召唤——在山中聆听模仿山中声响 音乐游戏情境活动中贯穿落实、一一解决。因而在学生掌握歌曲演唱进入最后的情境演绎、拓展表现环节时,笔者自弹自说,在钢琴伴奏背景音乐中用几句描绘大山美丽景色的生动语言创设了采山情境的,顺理成章地将学生演唱的卡农形式的山谷回声引子和歌曲演唱表现(加山中声响的伴唱)连接,学生轻松、自信、自然地的完整呈现演绎表现了歌曲,成功的用自己最本真的嗓音和甜美的歌声生动表现、塑造了孩子们来到大山在山中愉快采山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导练,与整组单元内容接触,不仅接触了反映音乐语言的文本和插图,还接触了音响。音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以一个独立的音乐作品为载体,无论是听、唱、视、奏还是感、想、评、演等教学活动,大多是围绕一个单元主题或一个作品展开而展开的。因此教师在细读文本以领会挖掘其意蕴、体会其思想的过程中,除了应关注最能体现音乐风格特点的地方、关注最能表现音乐意境的手段、关注最让学生动情的乐句或片段、关注最能引起学生创造兴趣的章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置身于不同的视角,细读出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科的本体特征,细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并在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下,清晰列序,有效设计教学内容。从而做到坚守课堂的理性,跳出文本的情绪,提升文本的高度,感悟文本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感知的导练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度期待。

4.导编——搜集资料,全面铺垫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创意实践环节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活动,它如蒲公英的种子一般,散落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中,需要教师以发现的眼光,适时、灵活地捕捉与利用,通过搜集资料,然后整体架构,将材料互相联接,牢牢地将核心素养的根系深扎进课程标准这片土壤中。

依托单元整组感知,除了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外,更重要的是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让大家心中有底,胸有成竹,明白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想怎么做,可以怎么做,我该怎么做,扩大音乐学习的平台,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例在学习了二上年级的《草原上》这一课后,我们进行了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性渗透,同时将本单元的序列知识进行拓展性导学,设定了三个维度的目标,其一是熟悉器乐曲《挤奶舞》的旋律,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乐曲,并从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其二是通过聆听,继续接触段落和句子,从而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其三是 在音乐活动中巩固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围绕上述目标,把搜集到的内容要素通过听、唱、奏、动、创、演的艺术实践活动,构建了从感知体验到——联想联觉——认知理解——表现运用——创造表达的学习循环圈,从而促进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经历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孩子们经历的这一过程也就实现了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初步建立。

导编,也即课堂中的音乐创编实践,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能在课堂中真实地发生,有效地落地,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意品格,而且能够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全面贯通,引领课程深度变革,达成艺术课程标准实施的新样态。

三、后续实践的思考

“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在实验中它留给了我们诸多值得深思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需要更进一步整体提高教师素质

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的主要思想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教师随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计划。

2.需要更重视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儿童因年龄、生活范围、认知能力都很有限,需借助外力从课内走向课外――家庭、家长是首选的课外学习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沟通信息,共同帮助孩子走上自主获取知识的坦途,提升学习音乐学习的能力。

3需要更进一步处理好知识技能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无论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对于能力发展的理解,都有一定跨度,很容易顾此失彼。音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应当进一步地使之上升到理性层面,在素养立意的前提下必须反复不断地研究课堂,研究音乐,研究学生。

大道至简。简简单单教音乐,不是件容易的事。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需要更多的技术性策略支持,予以新的突破,从而进一步实现单元整组序列知识导学的内涵和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