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社会全领域育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家庭学校社会全领域育人

尚慧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山镇中心小学4425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地位不断凸显,协同育人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我国协同育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学校家庭社会职责定位不清晰、家校合作和家师关系有待改善、社会成为协同育人工作的短板、缺乏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完整机制等一系列亟待突破的问题。学校作为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教育的最专业、最重要机构,在我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协同育人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拓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能力,加强统整社会资源参与协同育人的能力,读懂学生以便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等,充分发挥其在协同育人新格局构建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全领域育人

引言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正确理解协同关系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关系必须具有一致性、整合性和实践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关键。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机制制度建设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保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配套政策和制度,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分工,强化专业支撑。

1新时期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家校合作和家师关系有待改善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起家校合作组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家师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家长和教师对于学习和教学管理方面的认知分歧通常被认为是家校矛盾产生的重要源头。当前,部分家长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严重,焦虑情绪弥漫,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增加,容易用挑剔、指责的眼光看待学校。比如,有些家长将换班主任、换教室、安排座位等正常的教育教学安排视为“不公平”待遇,频繁投诉。而学校层面,相比以往面临更大的挑战,开展家校工作的难度增加,但自身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尚不完善,存在家校合作和沟通机制不畅,教师开展协同育人能力不足,缺乏处理家校矛盾、“校闹”现象的预案和有效措施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家长与教师关系紧张,家校合作效果受损,甚至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2.2育人评价上,制度与德育相互背离

制度评价是考察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体系是否完善的最后一道屏障。从哲学视野来看,制度评价需要确立三个标准:合理性标准、合法性标准和现实性标准,分别着眼于制度效率、制度公正以及制度的实现能力。换言之,制度评价就是对制度本身实现其伦理属性和价值属性的评价过程。制度评价与德育评价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两者皆以伦理属性和价值属性为圭臬。德育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理论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制度评价与德育评价具有同步性,两者落脚点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然而,现实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制度评价与德育评价存在着沟壑,评价往往带有一种主观色彩。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制度评价更加关注制度的效率层面,而忽视了制度公正及其实现过程,这一点并不符合德育评价的标准。同样,德育评价只有在制度化的过程中才能保障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度评价的标准有问题,则难以保证德育评价的正常进行。正如制度伦理学指出的:“在问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之前,我们首先要问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制度安排是否符合正义。”制度评价的标准不符合伦理诉求,其制度的设计、执行必然失去价值意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的终点是育人,而非控制人;是培养有道德的人,而非工具人。而学生的道德生活是诞生于制度生活中的。制度评价与德育评价的相互背离,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道德发展受限。

2完善机制制度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保障

2.1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分工

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包括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等,并主动加强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还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包括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班级任务要求和教师考评体系,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建立相应的活动制度;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家长要履行主体责任。家长首先要增强担当意识,充分认识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重要责任;其次要注重家庭建设,创造温馨的环境,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再次要主动协同学校教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育人活动,配合学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教育学生;最后要引导孩子走向社会,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多种方式体验社会,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2.2统筹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实现协同育人主体全员化参与

梳理全员育人各要素,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主体“全发力”。应根据“三全育人”中“全员”的内容含义与构成要素,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挖掘协同育人主体,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发力的局面。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育人中来,形成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学校育人队伍。家庭要切实履行教育责任,家庭成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向上向善的家庭文化,促进孩子成长成才。家长自身也要加强家庭教育知识学习,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能力水平,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社会要有效服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给家庭教育必要的支持,向学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适合的环境。只有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全员育人要素,才能实现育人主体“全发力”。

2.3加强学校统整社会资源参与协同育人的能力

学校应进一步畅通社会资源整合渠道,建立有效的资源对接机制,让社会资源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补充和有力支持。一方面,着力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上级部门建设的资源整合平台,明确各类资源的内容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校情、学生需求组织社会资源有机地融入学校工作中,如定期开展参观体验、调查研究、研学旅行、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广泛挖掘社会力量。学校可以积极主动引导社会力量,将具备条件的人员转变为教育资源参与学校协同育人工作,如邀请优秀校友回学校开展讲座或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等需要。此外,学校也可以积极联系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依据不同基地资源情况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语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协同育人意味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参与。制度育德的理论成果在引导协同育人机制上具有独特优势:以德为先的育人体系需要制度保障;制度育德的内在逻辑彰显人本理念;制度整合的协同育人催生共振效应。从现状看,协同育人模式存在育人目标上制度与德育断裂脱节、育人内容上制度与德育偏离错位以及育人评价上制度与德育相互背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丁丹.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探赜:机理、问题与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0(6):119-123.